【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水利用河道拦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拦污
,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水利用河道拦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眼下,我国河道污染严重,遇到大雨或汛期,漂浮物、水生植物便大量从上游流向下游,严重影响下游水环境,进而会影响下游民众的饮用水安全。对于这些漂浮物和水生植物,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在河道上装设垃圾拦截排或拦截网,垃圾被拦截之后,用船只或其他类似设备捞取,捞取作业时间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0003]对于河道拦污的问题,目前的主流方式还是上述的方案,而更进一步的则是通过在河道两岸横跨设置一些设备来进行拦截,同时还可以将拦截下来的污染物从水中去除,但是这种横跨设备的方案也仅仅适用于河道较窄的水域,并且其使用到各种相关的设备来进行驱动,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并且安装使用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局限性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水利用河道拦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水利用河道拦污装置,包括拦截浮条(1)、水流冲击孔(2)、排污机构和集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冲击孔(2)开设在拦截浮条(1)的侧面上,所述排污机构设置在水流冲击孔(2)的内腔,所述集污机构设置在拦截浮条(1)的底部,所述拦截浮条(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连接栓(13),所述连接栓(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拦截绳(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水利用河道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机构包括安装环(3)、支撑杆(4)、轴承环(5)、冲击旋转柱(6)、冲击扇叶(7)和排污螺旋片(8),所述支撑杆(4)的一侧与安装环(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环(5)的外壁与支撑杆(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冲击旋转柱(6)贯穿式安装在轴承环(5)的内圈中,所述冲击扇叶(7)设置在冲击旋转柱(6)外圈的顶部,所述排污螺旋片(8)设置在冲击旋转柱(6)的外圈上,且位于安装环(3)的下方。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琳琳,孙晓旭,李天鹏,陈占柱,聂春岭,
申请(专利权)人:武琳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