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括反射微孔层和UV吸收层的复合冷却膜
技术介绍
[0001]诸如例如车辆和建筑物、变压器等实体通常配备有主动冷却系统以便移除由太阳辐射照射在实体上所获得的热能,以移除由实体本身内部产生的热能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2]广泛概括地说,本文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被动冷却基底(该基底可附接到诸如车辆或建筑物的实体和/或其一部分)的被动辐射复合冷却膜。广泛概括地说,复合冷却膜包括反射微孔层,该反射微孔层包括包含有机聚合物的连续相;有机聚合物材料的紫外线吸收层,该紫外线吸收层从反射微孔层向外设置;和有机聚合物材料的抗污层。该抗污层从反射微孔层向外设置并且包括面向外的暴露抗污表面。复合冷却膜在8微米至13微米的波长范围内可表现出至少0.85的平均吸收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复合冷却膜在4微米至20微米的波长范围内可表现出此类吸收率。
[0003]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这些方面和其他方面将显而易见。然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将此广泛的
技术实现思路
理解为是对可受权利要求书保护的主题的限制,不论此类主题是在最初提交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呈现还是在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复合冷却膜,所述复合冷却膜包括:反射微孔层,所述反射微孔层包括包含有机聚合物的连续相并且在400纳米至2500纳米的波长范围内表现出至少85%的平均电磁辐射反射率,有机聚合物材料的紫外线吸收层,所述紫外线吸收层从所述反射微孔层向外设置;知有机聚合物材料的抗污层,所述抗污层从所述反射微孔层向外设置并且包括面向外的暴露抗污表面;其中所述复合冷却膜在8微米至13微米的波长范围内具有至少0.85的平均吸收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冷却膜,其中所述反射微孔层是微空隙非氟化聚合物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冷却膜,其中所述反射微孔层是微空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冷却膜,其中所述反射微孔层是微空隙氟化聚合物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冷却膜,其中所述复合冷却膜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反射微孔层向内设置的压敏粘合剂层。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冷却膜,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层经由压敏粘合剂层粘结到所述反射微孔层。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冷却膜,其中所述抗污层通过压敏粘合剂层粘结到所述紫外线吸收层。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冷却膜,其中有机聚合物材料的所述至少一个紫外线吸收层是压敏粘合剂层,所述压敏粘合剂层载有至少一种UV阻断添加剂并且设置在所述反射微孔层与所述抗污层之间,以便将所述反射微孔层和所述抗污层以粘接方式粘结到彼此。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冷却膜,其中有机聚合物材料的所述抗污层是氟化有机聚合物材料。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冷却膜,其中有机聚合物材料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层是与有机聚合物材料的所述抗污层相同的层。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冷却膜,其中有机聚合物材料的所述紫外线吸收、抗污层是载有至少一种UV阻断添加剂的有机聚合物硬涂层。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冷却膜,其中所述复合冷却膜包括从所述反射微孔层向外设置的多层结构;并且,其中所述多层结构的最外层提供所述复合冷却膜的所述抗污层并且所述多层结构的另一层提供所述复合冷却膜的所述UV吸收层,所述另一层从所述抗污层向内定位。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冷却膜,其中所述多层结构是共挤出结构,其中所述多层结构的提供所述复合冷却膜的所述抗污层的所述层包括氟化聚合物材料;并且,其中所述多层结构的提供所述复合冷却膜的所述UV吸收层的所述另一层包括载有至少一种UV阻断添加剂的非氟化聚合物材料。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冷却膜,其中所述抗污层的所述面向外的暴露抗污表面是包括微结构和/或纳米结构的纹理化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冷却膜,其中所述抗污层的所述面向外的暴露抗污表面沿着轴线延伸,并且其中包含所述轴线的平面限定所述抗污层的横截面并与所述表面相交以限定在两个维度上描述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