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按摩刺、气囊弹簧;所述底座呈矩形板状,且底座的左侧上部设有支撑柱,并且支撑柱与底座通过手柄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按摩刺正视呈锥形状,且按摩刺设置在康复按摩轮的轴表面上,并且按摩刺与康复按摩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踩踏板设置在气囊弹簧的上表面位置,且踩踏板与气囊弹簧通过防松螺栓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的改进,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改善脚部和腿关节舒缓筋骨和改善触感神经功能、做提拉和抬腿训练功能、多种伸展运动活动脚腿部关节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足。足。
A rehabilitative body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材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院中,很多病人因为各种原因患上疾病或者身体受外力破坏造成机体功能障碍,行动不便,有些病人比如腿部或者脚部骨折患者因需要长期卧床休养造成身体机能下降,下床困难,会出现肌肉萎缩、肌无力、腿脚部筋骨僵硬、无法灵活做多种运动,给身体带来不便,影响身体康复进度。
[0003]常规的康复性器械,功能较为单一,如果需要多种康复功能则需换多个康复器材,既浪费时间,无法解决多种身体机能问题,也让本就行动不便的患者带来困扰,因此亟需一种操作简单,且集多种功能康复训练于一体的康复护理装置。
[000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靠背、坐垫、支架、支撑座、康复按摩轮、按摩珠、按摩刺、连接轴、凹槽、固定柱、气囊弹簧、踩踏板、限位条、扶杆、固定环、吊绳、踩踏环、魔术贴绑带、防滑垫;所述底座呈矩形板状,且底座的左侧上部设有支撑柱,并且支撑柱与底座通过手柄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座呈L形,且支撑座设置在支撑柱的上部,并且支撑座与支撑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靠背设置在支撑座的上部右侧,且靠背与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坐垫呈矩形,且坐垫设置在支撑座的下部,并且坐垫与支撑座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架设置在支撑柱的右侧以及支撑座的底部,且支架分布与支撑柱以及支撑座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康复按摩轮左侧视图呈矩形状,且康复按摩轮的轴曲面外部设有按摩珠,并且按摩珠与康复按摩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按摩刺正视呈锥形状,且按摩刺设置在康复按摩轮的轴表面上,并且按摩刺与康复按摩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轴设置在康复按摩轮左侧视图的左侧和右侧,且连接轴贯穿康复按摩轮;所述凹槽开设在底座的上表面位置;所述固定柱设置在连接轴的下部,且固定柱与连接轴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气囊弹簧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右侧,且气囊弹簧与底座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踩踏板呈矩形状,且踩踏板设置在气囊弹簧的上表面位置,且踩踏板与气囊弹簧通过防松螺栓固定;所述限位条设置在踩踏板上部的左端和右端,且限位条与踩踏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扶杆设置在底座的上部中间位
置,且扶杆与底座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环呈半圆形,且固定环设置在扶杆的上部中间位置,并且固定环与扶杆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吊绳设置在固定环下部,且吊绳与固定环通过穿入打结方式固定相连接;所述踩踏环呈弧形带状结构,且踩踏环设置在吊绳的下方,并且踩踏环与吊绳通过卡子卡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魔术贴绑带设置在踩踏板的上表面左侧位置,且魔术贴绑带与踩踏板通过内嵌方式相连接;所述防滑垫呈矩形片状,且防滑垫设置在底座的底部表面上,并且防滑垫与底座通过胶粘方式相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所述支撑柱呈矩形管状结构。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所述康复按摩轮、按摩珠、按摩刺和连接轴的组合式结构构成脚部和腿关节的康复护理结构。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所述气囊弹簧在踩踏板受外力作用下压缩松开时回弹,且这种气囊弹簧和踩踏板的组合式结构构成脚腿部关节活动结构。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所述踩踏板共设有两处。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所述康复按摩轮设有两个,且所述的两个康复按摩轮呈一字式分布在坐垫的右侧。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所述凹槽位于康复按摩轮的下部。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所述扶杆上部设有把手,且所述的把手呈U形管状。
[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6]1、本技术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通过设置康复按摩轮、按摩珠、按摩刺和连接轴的组合式结构构成脚部和腿关节的康复护理结构,使用时将脚部放在康复按摩轮上来回摩擦,有效舒缓脚步筋骨和腿部关节,帮助患者改善筋骨僵硬和触感神经。
[0017]2、本技术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通过设置气囊弹簧在踩踏板受外力作用下压缩松开时回弹,且这种气囊弹簧和踩踏板的组合式结构构成脚腿部关节活动结构,帮助腿部受伤患者做脚部提拉和抬腿训练,改善肌无力,操作简单,省力、使用方便。
[0018]3、本技术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通过设置踩踏环套在脚上,可做前伸、后拉、左右摆动、旋转式伸展动作,活动脚部和腿部关节,助于康复训练,训练时人体坐在坐垫上,减轻站立时身体对腿部和脚部的压迫,助于身体康复。
[0019]4、本技术通过对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的改进,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按摩轮可使脚部和腿关节舒缓筋骨、改善触感神经、气囊瘫痪和踩踏板可做提拉和抬腿训练、踩踏环和吊绳可做多种伸展运动活动脚腿部关节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
中: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康复按摩轮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康复按摩轮正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扶杆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踩踏板正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底座1、支撑柱2、靠背3、坐垫4、支架5、支撑座6、康复按摩轮7、按摩珠8、按摩刺9、连接轴10、凹槽11、固定柱12、气囊弹簧13、踩踏板14、限位条15、扶杆16、固定环17、吊绳18、踩踏环19、魔术贴绑带20、防滑垫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性机体功能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柱(2)、靠背(3)、坐垫(4)、支架(5)、支撑座(6)、康复按摩轮(7)、按摩珠(8)、按摩刺(9)、连接轴(10)、凹槽(11)、固定柱(12)、气囊弹簧(13)、踩踏板(14)、限位条(15)、扶杆(16)、固定环(17)、吊绳(18)、踩踏环(19)、魔术贴绑带(20)、防滑垫(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呈矩形板状,且底座(1)的左侧上部设有支撑柱(2),并且支撑柱(2)与底座(1)通过手柄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座(6)呈L形,且支撑座(6)设置在支撑柱(2)的上部,并且支撑座(6)与支撑柱(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靠背(3)设置在支撑座(6)的上部右侧,且靠背(3)与支撑座(6)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坐垫(4)呈矩形,且坐垫(4)设置在支撑座(6)的下部,并且坐垫(4)与支撑座(6)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架(5)设置在支撑柱(2)的右侧以及支撑座(6)的底部,且支架(5)分布与支撑柱(2)以及支撑座(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康复按摩轮(7)左侧视图呈矩形状,且康复按摩轮(7)的轴曲面外部设有按摩珠(8),并且按摩珠(8)与康复按摩轮(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按摩刺(9)正视呈锥形状,且按摩刺(9)设置在康复按摩轮(7)的轴表面上,并且按摩刺(9)与康复按摩轮(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轴(10)设置在康复按摩轮(7)左侧视图的左侧和右侧,且连接轴(10)贯穿康复按摩轮(7);所述凹槽(11)开设在底座(1)的上表面位置;所述固定柱(12)设置在连接轴(10)的下部,且固定柱(12)与连接轴(10)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气囊弹簧(13)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的右侧,且气囊弹簧(13)与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踩踏板(14)呈矩形状,且踩踏板(14)设置在气囊弹簧(13)的上表面位置,且踩踏板(14)与气囊弹簧(13)通过防松螺栓固定;所述限位条(15)设置在踩踏板(14)上部的左端和右端,且限位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瑛,向珊,
申请(专利权)人:韦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