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由端部的辐射加热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1850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0 23:39
一种用于加热烘炉(200)的辐射元件(1),该辐射元件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自由端部的辐射加热元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产品,更特别地是金属产品进行热处理的辐射加热元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将辐射加热元件附接在用于对产品,更特别地是金属产品进行热处理的烘炉中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用于对呈带材形式的金属产品进行热处理的烘炉通常包括一系列辐射加热管,这些辐射加热管以一个在另一个上方和/或彼此相邻的方式而被布置成竖直和/或水平的列。通常,待处理的产品被竖直地和/或水平地运送到这些辐射加热管的前方和/或这些辐射加热管之间,热量以辐射的方式从这些辐射加热管发射出来。
[0003]每个辐射加热管包括热源,该热源例如可以呈下述燃烧器的形式:该燃烧器具有用于可燃产品的至少一个入口、用于氧化剂的至少一个入口以及用于燃烧产品的至少一个出口,从而无论是否有热回收系统,燃烧器通过被供给可燃产品和氧化剂会在辐射元件内产生火焰,然后热量从该火焰辐射向待处理的金属产品。
[0004]用于在金属产品的整个宽度和深度上对该金属产品进行加热的辐射加热管通常是细长元件,该细长元件由两个端部界定并且由该细长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辐射元件(1),所述辐射元件用于被布置在烘炉(200)的竖直的第一壁(71)上并且包括:

第一端部(7),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辐射元件(1)的第一侧(501);

第二端部(8),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辐射元件(1)的第二侧(502),所述第二侧(502)与所述第一侧(501)相对;

辐射结构(2),所述辐射结构用于在所述烘炉(200)的内部发热并且位于所述第一端部(7)与所述第二端部(8)之间;

管道(5),所述管道用于所述辐射结构(2)的内部的能量供给,所述管道(5)位于所述辐射元件(1)的所述第一侧(501);

第一附接支腿(20),所述第一附接支腿用于将所述辐射结构(2)机械地联接到位于所述第一壁(71)上的支撑部(3),所述第一支腿(20)位于所述辐射元件(1)的所述第一侧(501);以及

第一联接装置(25),所述第一联接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支腿(20)机械地联接到所述支撑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8)是自由的;并且所述第一联接装置(25)包括:

第一部分(25a),所述第一部分被布置成相对于所述支撑部(3)静止,以及

第二部分(25b),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支腿(20)静止,所述第一部分(25a)和所述第二部分(25b)通过第一界面(25c)被机械地联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部分(25a)与所述第二部分(25b)之间能够进行相对移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元件(1),所述辐射元件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一界面(25c)的温度低于所述烘炉(200)的内部的温度。3.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辐射元件(1),所述辐射元件包括隔热器(73),所述隔热器被布置为在一方面的所述辐射结构(2)和/或所述烘炉(200)的内部与另一方面的所述第一界面(25c)之间形成隔热部。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20)被设置成通过所述第一联接装置(25)支撑在所述支撑部(3)上或者在所述支撑部上受到牵拉。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装置(25)使得所述第一支腿(20)与所述支撑部(3)之间能够进行平行于所述第一壁(71)的相对移位。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25c)使得能够进行滑动和/或滚动,优选地使得所述第二部分(25b)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25a)进行滑动和/或滚动。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20)以延伸所述辐射结构(2)的方式和/或形成所述辐射结构(2)的至少部分的包封部的方式包括第一支腿壁(202A;202B),所述第一支腿壁位于所述辐射结构(2)与所述第一联接装置(25)之间。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装置
(25)的所述第二部分(25b)包括竖直的第一支腿端部板(209)。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元件包括用于将所述辐射结构(2)机械地联接到所述支撑部(3)的第二附接支腿(10),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支腿(10)机械地联接到所述支撑部(3)的第二联接装置(15);所述第二支腿(10)被定位成围绕所述管道(5)或者被定位在所述管道(5)的与所述第一支腿(20)不同的一侧;所述第二联接装置(15)包括:

第一部分(15a),所述第一部分被布置成相对于所述支撑部(3)静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龙
申请(专利权)人:德勒沃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