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收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176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0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收纳室(180);循环流路(400),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后部,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收纳室(180)连通,使得循环空气流动;以及流路流入部(300),用于将循环空气引入所述循环流路(400),所述流路流入部(300)位于所述收纳室(180)和所述循环流路(400)之间,并且与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连通。环流路(400)的入口端连通。环流路(400)的入口端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功能收纳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倾斜流路流入部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具体涉及用于将空气引入循环流路的流路流入部形成为倾斜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在用于存放衣物、鞋子和杯子等各种物品的储物柜内部添加额外的机械装置来去除污染物或恶臭物并且改善褶皱(又名“衣物管理”、“衣物处理”或“衣物清洁”)的各种技术正得到开发。其中之一是使用可以吸收沾在衣物等的污染物或恶臭物的高温加湿空气。
[0003]本专利技术人的韩国公开专利第10

2018

0124746号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该多功能收纳系统可同时执行空气净化功能和去除衣物等的污染物或恶臭物的衣物管理功能。
[0004]该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收纳室和位于收纳室下方的机械室。机械室包括加湿部和除湿部。当外部空气流入机械室时,外部空气被由除湿部产生的热量加热并被加湿部加热而产生高温加湿空气(亦称“自然加湿空气”),由此产生的高温加湿空气流入收纳室内侧,从而去除搁置衣物等的污染物和恶臭物。当去除操作完成时,除湿部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收纳室(180);循环流路(400),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后部,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收纳室(180)连通,使得循环空气流动;以及流路流入部(300),用于将循环空气引入所述循环流路(400),所述流路流入部(300)位于所述收纳室(180)和所述循环流路(400)之间,并且与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连通,其中,所述循环流路(400)形成为向上延伸,所述流路流入部(300)为形成在所述收纳室(180)的背面与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前表面之间的空间,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至少一部分为朝向上方逐渐缩小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流路流入部(300)形成为具有与所述收纳室(180)的背面和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前表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并且上部的水平截面积形成为小于下部的水平截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循环流路(400)包括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连通的多个风扇(420),所述多个风扇(420)包括:第一风扇(421),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下部连通;以及第二风扇(422),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吸入流入到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循环空气以将其供应到所述循环流路(4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收纳室(180)的背面包括:倾斜部(180a),包括面向所述第二风扇(422)的部分,并且形成为朝向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前表面倾斜,所述流路流入部(300)形成为由于所述倾斜部(180a)而在朝向上方的方向上具有减小的水平截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倾斜部(180a)的朝向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倾斜角取决于所述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各自的功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循环流路(400)包括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连通的多个风扇(420),所述多个风扇(420)设置在彼此不同的高度,并且设置在相互对角的方向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倾斜部(180a)形成为朝向所述循环流路(400)的正面倾斜,并且沿对角方向倾斜以对应于沿彼此对角的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还包括:加湿部(200),所述加湿部(200)的一端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收纳室(180)的下部连通,
所述加湿部(200)使流路形成为循环空气依次流过所述收纳室(180)、所述加湿部(200)以及所述流路流入部(300),通过所述加湿部(200)形成的加湿空气流入到所述流路流入部(30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循环流路(400)包括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连通的多个风扇(420),所述多个风扇(420)由第一至第N风扇构成,所述第一至第N风扇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将空气排放到所述收纳室(180)内部空间中的第一至第N位置,所述第一至第N风扇的功率分别独立地被控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多个风扇(420)形成为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上向上方排放空气,并且第一至第N风扇中的每一个设置在相对于平面的不同位置处。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还包括:引导流路隔板(440),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上延伸形成,用于划分所述循环流路(400),以便通过所述多个风扇(420)中的每一个流入的循环空气被分离并流动,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上的延伸长度根据所述多个风扇(420)的功率和位置决定。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多个风扇(420)包括: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上设置在彼此不同的高度的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所述第一风扇(421)和所述第二风扇(422)中的每一个分别与在循环流路(400)上由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划分的部分连通,并且分别向所述收纳室(180)内部空间中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排放空气。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在除尘模式下,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所述第一风扇(421)和所述第二风扇(422)的功率因被彼此不同地设定而可变,并且重复地将所述第一风扇(421)和所述第二风扇(422)中的任何一个的功率先设置为高于另一个后再设置为低于另一个。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在去污模式下,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设置为所述第一风扇(421)和所述第二风扇(422)中的任何一个的功率高于另一个。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在除皱模式下,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所述第一风扇(421)和所述第二风扇(422)的功率设置为彼此相同。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包括:可变隔板(441),形成为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的一部分,并且以旋转轴(442)为中心可相对于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旋转,通过所述可变隔板(441)相对于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的旋转,关闭所述循环流路(400)的所述划分的部分中的任何一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在去污模式下,所述可变隔板(441)关闭所述循环流路(400)的所述被划分的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位于被所述可变隔板(441)关闭的所述被划分的部分的相反部分的风扇(420)的功率上升,在去污模式下,所述可变隔板(441)交替地关闭所述循环流路(400)的所述被划分的部分中的任何一个,由此,位于被所述可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荣柱姜相宇李炫熙
申请(专利权)人:科唯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