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巩膜穿刺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1622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0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巩膜穿刺套管,包括穿刺管,以及套设在所述穿刺管外部的套体;所述穿刺管包括插入段和外露段,所述套体套设在所述外露段的外部;所述外露段上设有第一荧光结构,和/或,所述套体上设有第二荧光结构。该巩膜穿刺套管结构简单,方便术中器械置换,能够保证手术过程顺利进行。够保证手术过程顺利进行。够保证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A scleral puncture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巩膜穿刺套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巩膜穿刺套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已逐渐成为未来玻璃体切除术的发展趋势,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后节手术的主流术式。
[0003]在进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时,常常需要更换眼内手术器械。但由于手术过程中术者在全网膜镜的镜头视野内是观察不到穿刺套管的,因此每次更换器械时,术者都需要离开显微目镜,通过肉眼直视将器械置入套管,然后,再回到显微镜下继续进行手术操作。而玻切手术过程中,手术室通常为暗室状态,在通过肉眼直视将器械置入套管时,一般使用显微镜照明作为光源,而显微镜照明的亮度高,术者(特别是中年以上)很难及时适应这种光线的亮度变化,无法精准地将器械一次性置入套管。尤其是25G/27G玻璃体切割手术,由于25G以上的玻切头刚性差,巩膜穿刺套管直径小(<0.5mm),因此其器械置换的难度更高。
[0004]综上,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术中器械置换,能够保证手术过程顺利进行的巩膜穿刺套管,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巩膜穿刺套管,该巩膜穿刺套管结构简单,方便术中器械置换,能够保证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巩膜穿刺套管,包括穿刺管,以及套设在所述穿刺管外部的套体;所述穿刺管包括插入段和外露段,所述套体套设在所述外露段的外部;所述外露段上设有第一荧光结构,和/或,所述套体上设有第二荧光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荧光结构为第一荧光层,所述第一荧光层设置在所述外露段的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套体为透光性套体。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荧光结构为第二荧光层,所述第二荧光层设置在所述套体的表面。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荧光结构为荧光粒子,所述荧光粒子分布在所述套体的内部,且所述套体为透明材质。
[0012]优选的,所述套体为自发光套体。
[0013]优选的,所述外露段的顶部为斜口。
[0014]优选的,所述套体为环状体。
[0015]优选的,所述套体还包括锥形体,所述锥形体设置在所述环状体的上部,且所述锥形体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斜口形状相匹配的斜开口。
[0016]优选的,所述斜开口处设有用于密封所述穿刺管的单向瓣膜开口。
[0017]优选的,所述套体由硅胶制成。
[0018]本技术提供的巩膜穿刺套管,包括穿刺管以及套设在穿刺管外部的套体;其中,穿刺管包括插入段和外露段,使用时,将插入段插入眼球内,外露段暴露在眼球之外,如此,手术需要用到的手术器械(例如玻璃体切割头探针、导光纤维、眼内激光器、笛形针、玻璃体剪刀、视网膜镊、视网膜前膜剥离器等)能够通过穿刺管进出眼球,同时可根据需要随时更换。除此之外,由于套体套设在外露段的外部,因此套体可以外露于眼球外并可以限制穿刺管进一步伸入到眼球内,防止穿刺管在手术过程中发生滑动或者脱落,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穿刺管直到手术结束才拔出,眼球上的切口可以自行闭合。由于眼部手术通常为暗室状态,手术器械的操作空间小,精度要求高,因此,术者很难精准地在穿刺管内实现手术器械的置换。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在外露段上设有第一荧光结构,和/或,在套体上设有第二荧光结构。通过荧光结构使巩膜穿刺套管外露于眼球的部分能够实现自发光,在术者进行手术操作时,提供光源,帮助术者对穿刺管的位置及进入口进行准确判断,以减少手术过程对患者的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所述巩膜穿刺套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所述巩膜穿刺套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

穿刺管,11

插入段,12

外露段,121

斜口,2

套体,21

环状体,22

锥形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请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巩膜穿刺套管,包括穿刺管1,以及套设在穿刺管1外部的套体2;穿刺管1包括插入段11和外露段12,套体2套设在外露段12的外部;外露段12上设有第一荧光结构,和/或,套体2上设有第二荧光结构。
[0026]本技术提供的巩膜穿刺套管,包括穿刺管1以及套设在穿刺管1外部的套体2;其中,穿刺管1包括插入段11和外露段12,使用时,将插入段11插入眼球内,外露段12暴露在眼球之外,如此,手术需要用到的手术器械(例如玻璃体切割头探针、导光纤维、眼内激光
器、笛形针、玻璃体剪刀、视网膜镊、视网膜前膜剥离器等)能够通过穿刺管1进出眼球,同时可根据需要随时更换。除此之外,由于套体2套设在外露段12的外部,因此套体2可以外露于眼球外并可以限制穿刺管1进一步伸入到眼球内,防止穿刺管1在手术过程中发生滑动或者脱落,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穿刺管1直到手术结束才拔出,眼球上的切口可以自行闭合。由于眼部手术通常为暗室状态,手术器械的操作空间小,精度要求高,因此,术者很难精准地在穿刺管1内实现手术器械的置换。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在外露段12上设有第一荧光结构,和/或,在套体2上设有第二荧光结构。通过荧光结构使巩膜穿刺套管外露于眼球的部分能够实现自发光,在术者进行手术操作时,提供光源,帮助术者对穿刺管1的位置及进入口进行准确判断,以减少手术过程对患者的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
[0027]具体的,穿刺管1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也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将插入段11与外露段12连接在一起。
[0028]优选的,第一荧光结构为第一荧光层,第一荧光层设置在外露段12的表面。
[0029]优选的,套体2为透光性套体。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巩膜穿刺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管,以及套设在所述穿刺管外部的套体;所述穿刺管包括插入段和外露段,所述套体套设在所述外露段的外部;所述外露段上设有第一荧光结构,和/或,所述套体上设有第二荧光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巩膜穿刺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荧光结构为第一荧光层,所述第一荧光层设置在所述外露段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巩膜穿刺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为透光性套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巩膜穿刺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荧光结构为第二荧光层,所述第二荧光层设置在所述套体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巩膜穿刺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荧光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威丁雨溪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爱尔卓越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