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冷加工性优异的高硬度
‑
高耐蚀性用途的马氏体系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加工用的部件,涉及软化特性优异且可强冷加工的高硬度
‑
高耐蚀部件用的马氏体系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高硬度
‑
高耐蚀马氏体系不锈钢的需求高涨,多用于汽车部件及螺纹连结部件等(专利文献1~4)。在这些高硬度
‑
高耐蚀马氏体系不锈钢部件、特别是大型的汽车部件等中,通过冷锻等冷加工成形为复杂形状。因此,在冷加工前进行软化退火而使钢软质化,然后进行冷加工,在冷加工后进行淬火,从而成为高硬度
‑
高耐蚀马氏体系不锈钢。在淬火后的马氏体系不锈钢中,钢中的C含量越高,越能够得到高硬度的钢。同样,已知即使在软化退火后的不锈钢中,也是钢中的C含量越高越提高硬度。在那样的状况下,在软化退火后的不锈钢中,期望通过依赖C量(质量%)而处于(60C+170)以下的Hv硬度、优选(60C+160)以下的Hv硬度的软化状态。
[0003]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马氏体系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所具有的化学成分以质量%计含有:C:0.15~0.70%Si:2.0%以下、Mn:1.5%以下、S:低于0.01%、P:0.05%以下、Ni:1.5%以下、Cr:10.5~16.0%、Mo:0.9~3.0%、N:0.01~0.14%、Al:0.008~1.0%、O:0.001~0.008%,剩余部分包括Fe及杂质;C+N/2:0.16~0.70%,且1.0μm以上的碳氮化物在1600μm2中为10个以上,氧化物的平均直径大小为1~5μm,且为用式(a)表示的Hv硬度;Hv≤60C+170
ꢀꢀꢀꢀꢀꢀꢀꢀꢀꢀꢀ
(a)C:以质量%计的C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氏体系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替代所述Fe的一部分,以质量%计进一步含有以下元素中的1种以上:Cu:1.5%以下、W:1.5%以下、Co:1.5%以下、B:0.01%以下、Sn:0.3%以下、Sb:0.3%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氏体系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替代所述Fe的一部分,以质量%计进一步含有以下元素中的1种以上:Nb:0.1%以下、Ti: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野光司,东城雅之,札轩富美夫,田中规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铁不锈钢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