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暖气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148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暖气片,它包括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散热单元,所述的散热单元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及位于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散热模组,所述的散热模组包括至少两组沿散热单元宽度方向分布的散热管组,每组散热管组包括多个沿散热单元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散热水管,每个散热水管的上端与进水管连通,每个散热水管的下端与出水管连通,且所述的散热水管为用软质柔性材料制成的散热水管。该新型暖气片散热效果好,散热速度快,重量轻、运输或携带方便,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

A new type of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暖气片


[0001]本技术涉及暖通设备
,具体讲是一种新型暖气片。

技术介绍

[0002]暖气片一般安装在墙壁上或放置在地面上使用,也称取暖器、散热器,是一种取暖为主的取暖设备,主要在冬天使用,具有给室内保暖的作用。现有技术的暖气片包括水暖暖气片和电暖暖气片,水暖暖气片是以热水为媒介利用散热模组散热取暖,而电暖暖气片则是以电热发热体如电加热管、PTC发热体通电发热经散热模组散热取暖。以水暖暖气片为例,其结构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散热单元,所述的散热单元包括多个沿散热单元长度方向分布的散热模组,每个散热模组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设置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并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通的散热水管,进水管具有与热水连通的进水端,出水管具有与水箱相连通的出水端。现有技术的散热单元其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一般设有一组沿水管或出水管长度方向分布的散热水管,因此其普遍散热效果较差,散热速度慢,而且进水管、出水管和散热水管一般为金属一体铸造或焊接组成,因此其重量较重,运输或安装都比较费力,而且生产成本也比较高。而且当有一个散热水管因磨损或碰撞而破裂时,整个散热模组就要整体更换,导致维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散热速度快,重量轻、运输或携带方便,生产成本低的新型暖气片。
[000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新型暖气片:它包括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散热单元,所述的散热单元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及位于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散热模组,所述的散热模组包括至少两组沿散热单元宽度方向分布的散热管组,每组散热管组包括多个沿散热单元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散热水管,每个散热水管的上端与进水管连通,每个散热水管的下端与出水管连通,且所述的散热水管为用软质柔性材料制成的散热水管。
[0005]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的底部设有多个与散热水管一一对应且与进水管内部连通的上接头,且出水管的顶部设有多个与散热水管一一对应且与出水管内部连通的下接头,所述散热水管的上端与上接头连通,散热水管的下端与下接头连通。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接头均向下凸出设置在进水管的底部下方,下接头均向上凸出设置在出水管的顶部上方;所述散热水管的上端与上接头可拆式连接,散热水管的下端与下接头可拆式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散热水管的上端套设在上接头上,且散热水管的上端内壁与上接头的外壁紧配合;散热水管的下端套设在下接头上,且散热水管的下端内壁与下接头的外壁紧配合。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接头均向下凸出设置在进水管的底部下方,下接头均向上凸
出设置在出水管的顶部上方;所述散热水管的上端与上接头固定连接,散热水管的下端与下接头固定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散热水管为用PB或PEX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散热水管。
[0010]作为优选,所述散热水管的外径尺寸范围设置为6~20毫米。
[0011]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包括两个进水管: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第一端设有进水端,第一进水管的第二端与第二进水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进水管的第二端设置为封闭端;所述出水管包括两个出水管: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第一端设置为封闭端,第一出水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出水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出水管的第二端设有出水端。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散热模组包括三组沿散热单元宽度方向分布的散热管组。
[0013]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一种新型暖气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4]1、该新型暖气片的散热单元包括至少两组散热管组,每组散热管组包括多个沿散热单元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散热水管,这样与现有技术的暖气片相比,在散热单元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散热水管的数量增加,且相邻散热水管之间具有间隔,这样散热面积增大,而且散热水管之间的空气流通速度大,使散热效率更高;因此该新型暖气片散热效果好,散热速度快。再者,散热水管为用软质柔性材料制成的散热水管,这样散热水管的重量较轻,从而使整个暖气片的重量较现有技术的纯钢制或铝制的暖气片的重量减轻,这样方便用户携带,或出厂运输以及用户安装,而且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0015]2、散热水管的上端与进水管的上接头连通,散热水管的下端与出水管的下接头连通,其中,散热水管的上端与进水管的上接头以及散热水管的下端与出水管的下接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可拆式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为可拆式连接一般是将散热水管的上下两端紧套在上接头和下接头上,当任何一个散热水管破损时,可单独将该散热水管取下更换,操作非常简单、方便,降低了产品的维修成本;为固定连接一般是将散热水管的上下两端与上接头和下接头焊接,当任何一个散热水管破损时,可单独将该散热水管割断取下,用新的散热水管焊接上去即可,而无需更换整个散热模组,因此不仅安装方便、操作也比较简单。
[0016]3、散热水管为用PB(聚丁烯)或PEX(交联聚乙烯)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散热水管,PB或PEX材料的散热水管具有很高的耐温性,持久性和化学稳定性,而且耐压、不生锈、不腐蚀、不结垢、寿命长,因此可提高暖气片的散热性能及使用寿命。
[0017]4、散热水管的外径尺寸范围设置为6~20毫米,优选为8毫米,这样在散热单元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散热水管布置的密度更大,从而使散热面积更大、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暖气片的散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暖气片的散热单元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暖气片的散热水管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暖气片的散热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如图所示:
[0023]1、散热单元,100、第一进水管,101、第二进水管,102、第一出水管,103、第二出水管,104、进水端,105、出水端,106、上接头,107、下接头,2、散热模组,3、散热水管,4、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有技术的水暖暖气片是以热水为媒介利用散热模组散热取暖,其一般安装在墙壁上使用,其结构一般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散热单元,外壳一般是金属材质,外壳的底部或背面具有进风口,外壳的顶部具有出风口,方便空气流通散热。本申请的一种新型暖气片正是在该现有技术的暖气片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新型暖气片,它包括外壳(图中未示出)及安装在外壳内的散热单元1,所述的散热单元1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及位于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散热模组2,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包括两个进水管:第一进水管100和第二进水管101,所述第一进水管100的第一端设有进水端104,第一进水管100的第二端与第二进水管10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暖气片,它包括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散热单元,所述的散热单元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及位于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模组包括至少两组沿散热单元宽度方向分布的散热管组,每组散热管组包括多个沿散热单元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散热水管,每个散热水管的上端与进水管连通,每个散热水管的下端与出水管连通,且所述的散热水管为用软质柔性材料制成的散热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底部设有多个与散热水管一一对应且与进水管内部连通的上接头,且出水管的顶部设有多个与散热水管一一对应且与出水管内部连通的下接头,所述散热水管的上端与上接头连通,散热水管的下端与下接头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头均向下凸出设置在进水管的底部下方,下接头均向上凸出设置在出水管的顶部上方;所述散热水管的上端与上接头可拆式连接,散热水管的下端与下接头可拆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水管的上端套设在上接头上,且散热水管的上端内壁与上接头的外壁紧配合;散热水管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弗德舒适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