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围外板整形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侧围外板整形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侧围外板在侧整形时其前端和翼子板搭接的区域受到产品限制,容易出现零件与斜楔模具的回退干涉问题。
[0003]现有技术的侧围外板侧整形主要是通过加大侧围外板的A柱前端区域的第一道翻边面的拔模角度,保证整体式回退机构回退时侧围外板的A柱前端区域与模具零件不发生干涉,此方案受翼子板搭接设计要求,存在整体式机构无法解决新造型的侧围外板的A柱区域的回退干涉问题,若无法解决干涉问题,则只能通过增加工序实现侧围外板的A柱区域的侧整形,将侧围A柱的侧整形区域分到下一工序进行整形,造成成本的增加,且二次整形容易造成整形重合区易起皱,影响零件表面质量以及后工序焊装和挡风玻璃安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围外板整形机构,该侧围外板整形机构在主斜楔下滑车上设置凹槽,通过将副斜楔下滑车设置于凹槽内,利用副斜楔下滑车和主斜楔下滑车分别在两个角度上的回退,避免了侧围外板的回退干涉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围外板整形机构,用于侧围外板(5)的侧整形,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滑车组件(1);以及下滑车组件(2),所述下滑车组件(2)与所述上滑车组件(1)抵接,以对所述侧围外板(5)进行侧整形;其中,所述下滑车组件(2)包括主斜楔下滑车(21)和副斜楔下滑车(22),所述主斜楔下滑车(21)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副斜楔下滑车(22)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沿所述凹槽滑动,以避开所述侧围外板(5)的侧围运动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外板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斜楔下滑车(22)包括副斜楔下滑块(221)和驱动件(222),所述副斜楔下滑块(221)滑动连接于所述凹槽,所述驱动件(222)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主斜楔下滑车(21),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副斜楔下滑块(2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外板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斜楔下滑块(221)的滑块运动路径垂直于所述侧围运动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外板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斜楔下滑车(22)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的被动斜楔连接块(223)和主动斜楔连接块(224),所述被动斜楔连接块(223)连接于所述副斜楔下滑块(221),所述主动斜楔连接块(224)连接于所述驱动件(222)的输出端,所述被动斜楔连接块(223)和所述主动斜楔连接块(224)抵接,以改变所述驱动件(222)的驱动件(222)运动路径驱动所述副斜楔下滑块(2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围外板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斜楔连接块(224)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学,乔晓勇,覃策,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