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119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筛分机构,所述筛分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给料机构,所述筛分机构的左侧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筛分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送料通道,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内设置螺旋送料通道,肥料颗粒落在上层通道上,沿螺旋送料通道下行,并配合振动器带动安装轴和螺旋送料通道振动,肥料颗粒被筛选,小颗粒进入下层通道,大颗粒留在上层通道,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

Nano carbon energy full nutrition bionic fertilizer pr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肥料制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是新一代植物营养创新肥料,它以纳米碳、黄腐酸、寡糖素等小分子水溶性有机物为基础,采用特种工艺螯合多种矿物质元素研制成功这种全营养水溶性仿生肥,仿生肥中的纳米碳能快速调节土壤的碳氮比,加之寡糖素的作用,使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能富集快速繁殖,从而活化土壤形成团粒疏松透气,保水保肥,特殊的生活性物质,能将“氮、磷、钾等多种矿物质营养”和“腐殖质、碳氢化合物、水、气等肥力要素”聚合成强大的植物营养库,高水溶有机营养为作物提供平衡的全面营养,独特的“土壤团粒因子”,能持续改良土壤,在地表形成大量的“蚁穴”和土壤“团粒”,土层明显疏松,蚯蚓增多,从而起到免耕作用。
[0003]申请人在申请本专利技术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化肥生产线,其申请号为“201720035578.X”,该专利的整个生产线的结构联系紧密,肥料经过下料、破碎、膨化、造粒、一次分筛、二次分筛、定量打包以及回收利用等过程,大大提高了肥料的生产质量,整个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肥料的生产下效率,但是其在筛分需要分两次进行筛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筛分机构,所述筛分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给料机构,所述筛分机构的左侧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筛分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送料通道,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片。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的顶部设置有落料管,且落料管的顶部与螺旋送料通道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箱,且除尘箱通过管道与壳体连通,所述除尘箱和壳体之间设置有真空泵,所述除尘箱的顶部设置有花洒。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螺旋送料通道包括上层通道,所述上层通道的底部设置有下层通道,且上层通道和下层通道均为筛网制成,所述上层通道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挡板。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给料机构包括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设置有塞子。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储料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偏心轮,且偏心轮设置在塞子的正下方。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环,且套环的内部与塞子滑动连接。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接料口,且接料口的形状为倒锥形,所述螺旋送料通道延伸至接料口的内部。
[00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螺旋送料通道,肥料颗粒落在上层通道上,沿螺旋送料通道下行,并配合振动器带动安装轴和螺旋送料通道振动,肥料颗粒被筛选,小颗粒进入下层通道,大颗粒留在上层通道,工作效率高。
[0022]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通过加热片将壳体内的温度提高,是肥料颗粒被干燥,使得肥料颗粒上的粉尘更容易被析出,真空泵将壳体内的粉尘吸入除尘箱内,粉尘并被花洒喷出的水雾沾湿,可以保护工作环境不被粉尘污染。
[0023]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通过在隔板的内部设置塞子,电动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可以使塞子做上下的往复运动,进而可以使给料机构进行多次少量的向筛分机构送料,避免大量的肥料进入筛分机构,可以保证筛分的质量。
[0024]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通过在壳体的底部设置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通过落料管连接下层通道,方便筛分后的肥料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的立体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的主视图;
[002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的螺旋送料通道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的给料机构示意图;
[0029]图例说明:
[0030]1、支架;2、筛分机构;3、接料口;4、除尘机构;5、给料机构;6、壳体;7、安装轴;8、螺旋送料通道;9、振动器;10、加热片;11、第一出料口;12、第二出料口;13、落料管;14、真空泵;15、花洒;16、除尘箱;17、上层通道;18、下层通道;19、侧挡板;20、储料箱;21、隔板;22、塞子;23、套环;24、电动机;25、偏心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筛分机构2,筛分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给料机构5,筛分机构2的左侧设置有除尘机构4,筛分机构2包括壳体6,壳体6的顶部设置有接料口3,且接料口3的形状为倒锥形,接料口3处于给料机构5的正下方,壳体6的内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筛分机构(2),所述筛分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给料机构(5),所述筛分机构(2)的左侧设置有除尘机构(4),所述筛分机构(2)包括壳体(6),所述壳体(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振动器(9),所述振动器(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轴(7),所述安装轴(7)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送料通道(8),所述壳体(6)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片(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11),所述第一出料口(1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出料口(12),所述第二出料口(12)的顶部设置有落料管(13),且落料管(13)的顶部与螺旋送料通道(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4)包括除尘箱(16),且除尘箱(16)通过管道与壳体(6)连通,所述除尘箱(16)和壳体(6)之间设置有真空泵(14),所述除尘箱(16)的顶部设置有花洒(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能全营养仿生肥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弥张远德陈雨婷侯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艾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