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集液器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109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集液器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和分集液器模块,室内换热器具有多个进液口以及多个出液口,分集液器模块具有相互隔开的分液腔和集液腔、与分液腔连通的进液总口以及多个进液支口、与集液腔连通的出液总口以及多个出液支口,分液腔内设有多个间隔开设置的折流板;其中,进液支口与室内换热器的进液口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一一对应连通,出液支口分别与室内换热器的出液口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一一对应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集液器模块,可以使得换热介质较为均匀地分配至室内换热器的各个换热支路中,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率和换热效果。率和换热效果。

Diversity collector module,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集液器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分集液器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风机盘管作为大型中央空调的末端设备,由于其结构紧凑、安装方式多样,被广泛的应用于宾馆、写字楼、医院等场所。风机盘管主要包括送风部件、换热部件和接水部件。其中换热部件作为风机盘管的核心部件,其主要是通过分水器和集水器将中央空调传输来的冷/热水分配给室内换热器,然后由室内换热器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
[0003]分集水器组件主要包括分水器和集水器两个部分。在风机盘管系统中,分水器主要是将送水主干管的水分配至室内换热器,而集水器主要是将室内换热器各分支路的水汇聚,并重新输入到回水主干管。相关技术中的分集水器组件,在将水分配至换热器中的各个分支路中的过程中,换热器的各个分支路中流量均匀性较差,降低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集液器模块,该分集液器模块同时具有分液和集液的功能,并且通过在分液腔内设置多个间隔开的折流板,可以使得换热介质较为均匀地分配至室内换热器的各个换热支路中,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
[0005]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分集液器模块的空调室内机。
[0006]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机组。
[000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分集液器模块,用于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分集液器模块,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多个进液口以及多个出液口,所述分集液器模块具有相互隔开的分液腔和集液腔、与所述分液腔连通的进液总口以及多个进液支口、与所述集液腔连通的出液总口以及多个出液支口,所述分液腔内设有多个间隔开设置的折流板;其中,所述进液支口与所述进液口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出液支口分别与出液口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一一对应连通。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集液器模块,通过在分液腔内设置多个间隔开的折流板,可以使得换热介质较为均匀地分配至室内换热器的各个支路中,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折流板与所述分液腔的内壁之间限定出多个子分液腔,每个所述折流板与所述分液腔内的内壁相连,且每个所述折流板与所述分液腔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子分液腔的连通口。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分液腔形成为长条形,多个所述进液支口沿所述分液腔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折流板沿所述分液腔的延伸方向间隔排
布。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液腔沿上下方向延伸,在由所述折流板与所述分液腔的内壁的连接处至所述连通口的方向上,至少一部分所述折流板向下倾斜延伸或至少一部分所述折流板向上倾斜延伸。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连通口在所述分液腔的延伸方向上错开设置。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每个所述子分液腔的侧壁上均形成有所述进液支口。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折流板与所述进液总口相对设置。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液总口与所述进液支口位于所述分液腔的相对两侧,所述出液总口与所述出液支口位于所述集液腔的相对两侧,所述进液总口与所述出液总口位于同一侧,所述进液支口与所述出液支口位于同一侧。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液腔形成为长条形,多个所述进液支口沿所述分液腔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和/或,所述集液腔形成为长条形,多个所述出液支口沿所述集液腔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进液总口位于所述分液腔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和/或,所述出液总口位于所述集液腔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集液器模块包括:分液单元,所述分液单元具有所述分液腔、所述进液总口以及多个所述进液支口;集液单元,所述集液单元具有所述集液腔、所述出液总口以及多个所述出液支口;固定支架,所述分液单元和所述集液单元均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分液单元包括:分液件、进液总管和多个进液支管,所述分液件内限定出所述分液腔,所述分液件上形成有所述进液总口以及多个所述进液支口,所述进液总管连接于所述进液总口,多个所述进液支管分别连接于多个所述进液支口且一一对应;所述集液单元包括:集液件、出液总管和多个出液支管,所述集液件内限定出所述集液腔,所述集液件上形成有所述出液总口以及多个所述出液支口,所述出液总管连接于所述出液总口,多个所述出液支管分别连接于多个所述出液支口且一一对应。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分液件和所述集液件均形成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柱状,所述分液单元和所述集液单元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0021]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分集液器模块。
[002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上述的分集液器模块,可以使得换热介质较为均匀地分配至室内换热器的各个换热支路中,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制冷/制热效率。
[0023]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机组,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
[002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机组,通过设置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可以使得换热
介质较为均匀地分配至室内换热器的各个换热支路中,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制冷/制热效率。
[002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7]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分集液器模块的立体图;
[0028]图2是图1中的分集液器模块的主视图;
[0029]图3是图1中的分集液器模块的侧视图;
[0030]图4是图1中的分集液器模块的俯视图;
[0031]图5是图1中的分集液器模块的爆炸图;
[0032]图6是图1中的分集液器模块的剖视图;
[0033]图7是图1中的分集液器模块安装于空调室内机的机壳的立体图;
[0034]图8是图7中A处的放大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000、空调室内机;
[0037]100、分集液器模块;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集液器模块,用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分集液器模块,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多个进液口以及多个出液口,所述分集液器模块具有相互隔开的分液腔和集液腔、与所述分液腔连通的进液总口以及多个进液支口、与所述集液腔连通的出液总口以及多个出液支口,所述分液腔内设有多个间隔开设置的折流板;其中,所述进液支口与所述进液口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出液支口分别与出液口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一一对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液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折流板与所述分液腔的内壁之间限定出多个子分液腔,每个所述折流板与所述分液腔内的内壁相连,且每个所述折流板与所述分液腔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子分液腔的连通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集液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腔形成为长条形,多个所述进液支口沿所述分液腔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折流板沿所述分液腔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集液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腔沿上下方向延伸,在由所述折流板与所述分液腔的内壁的连接处至所述连通口的方向上,至少一部分所述折流板向下倾斜延伸或至少一部分所述折流板向上倾斜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集液器模块,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连通口在所述分液腔的延伸方向上错开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集液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分液腔的侧壁上均形成有所述进液支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液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折流板与所述进液总口相对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液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总口与所述进液支口位于所述分液腔的相对两侧,所述出液总口与所述出液支口位于所述集液腔的相对两侧,所述进液总口与所述出液总口位于同一侧,所述进液支口与所述出液支口位于同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毕姬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