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道路进水井与路缘石联合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1045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道路进水井与路缘石联合施工装置,属于道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承重底板,所述承重底板的底板靠近四角边缘处均旋转连接有承重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吊装设备不便入场时,可通过扶手推动承重滑轮使得装配式进水井主体能够进入通料孔的内部,将两侧的承重带穿过管道开孔后将两端套入吊装钩的内部,使得两侧的移动带能够通过吊装钩拉起装配式进水井主体,控制器控制两侧驱动电机转动,使得转动筒外壁的移动带能够通过承接轴升降承重带底部的装配式进水井主体,装配式进水井主体可放置在承重架的顶部进行承重,便于将其移动至埋设坑道处,开启承重架后即可将装配式进水井主体缓缓通过移动带降入坑道内壁进行安装。内壁进行安装。内壁进行安装。

A combined construction device of prefabricated road intake shaft and cur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道路进水井与路缘石联合施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道路进水井与路缘石联合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道路工程是指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同其他任何门类的土木工程一样,道路工程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特性,路缘石是设在路面与其他构造物之间的标石。在城市道路的分隔带与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一般都需设路缘石,在公路的中央分隔带边缘、行车道右侧边缘或路肩外侧边缘常需设路缘石。
[0003]现有的装配式道路进水井和路缘石在进行安装时通常需要使用吊装设备进行吊装,而在吊装车辆不便入场的位置时装配式道路进水井和路缘石不便安装,影响道路施工的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道路进水井与路缘石联合施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道路进水井和路缘石在吊装设备不便进入不便安装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道路进水井与路缘石联合施工装置,包括承重底板,所述承重底板的底板靠近四角边缘处均旋转连接有承重滑轮,所述承重底板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料孔,所述承重底板的顶部靠近通料孔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承重架,所述承重架的顶部放置有装配式进水井主体,所述承重底板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内壁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承接轴,所述装配式进水井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水孔,且两侧通水孔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承重带,两侧所述承重带的顶部贯穿连接有吊装钩,两侧所述吊装钩的外壁顶部均套设有移动带,两侧所述移动带远离吊装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正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承接齿轮,所述承接齿轮的外壁啮合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内壁靠近底部边缘处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龙门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扶手。
[0008]进一步,所述龙门架的右侧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0009]进一步,所述承接轴的外壁靠近中间位置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移动带相适配的限位筒。
[0010]进一步,所述转动筒外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分隔板,且转动筒通过分隔板分为两部分。
[0011]进一步,所述滑动架的内壁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承重架相适配的滑动槽,且滑动槽
的内壁与承重架滑动连接,所述承重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拉环。
[0012]进一步,两侧所述吊装钩的相对一侧旋转连接有封堵杆。
[0013]进一步,两侧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电机支架,且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龙门架固定连接。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道路进水井与路缘石联合施工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15]在吊装设备不便入场时,可通过扶手推动承重滑轮使得装配式进水井主体能够进入通料孔的内部,将两侧的承重带穿过管道开孔后将两端套入吊装钩的内部,使得两侧的移动带能够通过吊装钩拉起装配式进水井主体,控制器控制两侧驱动电机转动,使得驱动电机能够通过驱动齿轮、传送带转动承接齿轮,使得转动筒外壁的移动带能够通过承接轴升降承重带底部的装配式进水井主体,先将装配式进水井主体拉起后将承重架插入滑动架的内部,使装配式进水井主体能够放置在承重架的顶部进行承重,便于将其移动至埋设坑道处,开启承重架后即可将装配式进水井主体缓缓通过移动带降入坑道内壁进行安装。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道路进水井与路缘石联合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道路进水井与路缘石联合施工装置的正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道路进水井与路缘石联合施工装置中承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道路进水井与路缘石联合施工装置中吊装钩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承重底板;2、承重滑轮;3、通料孔;4、滑动架;5、承重架;6、装配式进水井主体;7、龙门架;8、承接轴;9、承重带;10、吊装钩;11、移动带;12、转动筒;13、承接齿轮;14、传送带;15、驱动齿轮;16、驱动电机;17、扶手;18、控制器;19、限位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
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如图1

4所示,一种装配式道路进水井与路缘石联合施工装置,包括承重底板1,承重底板1的底板靠近四角边缘处均旋转连接有承重滑轮2,承重底板1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料孔3,承重底板1的顶部靠近通料孔3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滑动架4,滑动架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承重架5,承重架5的顶部放置有装配式进水井主体6,承重底板1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龙门架7,龙门架7的内壁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承接轴8,装配式进水井主体6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水孔,且两侧通水孔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承重带9,两侧承重带9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道路进水井与路缘石联合施工装置,包括承重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底板(1)的底板靠近四角边缘处均旋转连接有承重滑轮(2),所述承重底板(1)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料孔(3),所述承重底板(1)的顶部靠近通料孔(3)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滑动架(4),所述滑动架(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承重架(5),所述承重架(5)的顶部放置有装配式进水井主体(6),所述承重底板(1)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龙门架(7),所述龙门架(7)的内壁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承接轴(8),所述装配式进水井主体(6)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水孔,且两侧通水孔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承重带(9),两侧所述承重带(9)的顶部贯穿连接有吊装钩(10),两侧所述吊装钩(10)的外壁顶部均套设有移动带(11),两侧所述移动带(11)远离吊装钩(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筒(12),所述转动筒(12)的正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承接齿轮(13),所述承接齿轮(13)的外壁啮合连接有传送带(14),所述传送带(14)的内壁靠近底部边缘处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15),所述驱动齿轮(15)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道路进水井与路缘石联合施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丹张家兴向涛王汉臣唐杰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水路城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