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负压化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104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电池负压化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设备在对电池加工时,需要对整个化成车间进行加热,导致化成工序能耗高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负压化成设备包括固定装置、第一针板组件、第二针板组件、加热装置以及抽气装置,第一针板组件、第二针板组件以及固定装置能够围成容纳电池的密闭腔室,加热装置用于对密闭腔室内的电池进行加热,抽气装置能够使密闭腔室内形成负压。通过这样的设置,即通过将电池放置于密闭腔室内,并在加热装置的作用下对电池进行加热,一方面,避免了对整个化成车间进行加热,大大降低了化成工序的能耗;另一方面,避免了设备处于高温环境内,从而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故障率。故障率。

Battery negative pressure form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负压化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加工
,具体提供一种电池负压化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的加工通常采用高温负压化成工艺,以圆柱动力锂离子电池为例,传统的实现方式为通过给生产厂房环境加热,再将负压化成设备机械机构部分及部分控制系统放置于高温的厂房环境内来实现对电池加热,导致电池加工过程中的化成工序能耗非常高。
[0003]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电池负压化成设备在对电池加工时,需要对整个化成车间进行加热,导致化成工序能耗高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负压化成设备,该电池负压化成设备包括固定装置、第一针板组件、第二针板组件、加热装置以及抽气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放置电池,所述第一针板组件和所述第二针板组件均安装在所述固定装置上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针板组件和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中的至少一个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移动,所述第一针板组件、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以及所述固定装置能够围成容纳电池的密闭腔室,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针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上,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密闭腔室内的电池进行加热,所述抽气装置能够与所述密闭腔室连通以便于将所述密闭腔室内的空气抽出从而使所述密闭腔室内形成负压。通过这样的设置,即,通过第一针板组件、第二针板组件以及固定装置围成容纳电池的密闭腔室,并在加热装置的作用下直接对密闭腔室内的电池进行加热,一方面,避免了对整个化成车间进行加热,大大降低了化成工序的能耗;另一方面,避免了设备处于高温环境内,从而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
[0006]在上述电池负压化成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平台以及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上的托盘,所述托盘用于放置电池,所述第一针板组件和所述第二针板组件均安装在所述固定平台上且所述第一针板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针板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针板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平台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针板组件、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以及所述固定平台围成所述密闭腔室,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托盘位于所述密闭腔室内。通过这样的设置,即,将托盘放置在固定平台上,第一针板组件、第二针板组件以及固定平台围成密闭腔室,相比于通过托盘的外框与第一针板、第二针板之间形成密闭腔室,能够降低对托盘的强度和精度的要求,从而能够降低设备的加工成本。
[0007]在上述电池负压化成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平台包括支撑平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定位平台,所述定位平台位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方且与所述支撑平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托盘放置在所述定位平台上,所述第一针板组件和所述第二针板组件均安装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位于所述定位平台的下方且能够相对于所
述支撑平台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针板组件、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以及所述支撑平台能够围成所述密闭腔室,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定位平台位于所述密闭腔室内。通过这样的设置,即定位平台与支撑平台之间具有间隙,当将托盘在定位平台上放置或取下时,便于通过定位平台与支撑平台之间的间隙对托盘进行叉取,从而便于托盘的上料和下料,提高电池的加工效率。
[0008]在上述电池负压化成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位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下方,且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上的探针能够穿过所述支撑平台并与所述托盘内的电池接触。
[0009]在上述电池负压化成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平台上设置有粗定位装置,所述粗定位装置用于在放置托盘时,对所述托盘进行粗定位。通过这样的设置,当将托盘放置在定位平台上时,便于通过粗定位装置对托盘进行粗定位,从而便于将托盘放置在定位平台上的适宜的位置。
[0010]在上述电池负压化成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粗定位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构件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定位构件,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相对面均设置有第一倾斜面,两个所述第一倾斜面的顶部间隙大于所述托盘的第一尺寸,两个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底部间隙等于所述托盘的第一尺寸,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构件的相对面均设置有第二倾斜面,两个所述第二倾斜面的顶部间隙大于所述托盘的第二尺寸,两个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底部间隙等于所述托盘的第二尺寸,其中,所述第一尺寸为所述托盘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二尺寸为所述托盘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通过第一定位构件和第二定位构件上设置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对托盘的放置进行粗定位,从而便于将托盘放置在定位平台上的适宜的位置。
[0011]在上述电池负压化成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平台上设置有精定位组件,所述托盘上设置有定位结构,当所述托盘放置到所述定位平台上时,所述精定位组件与所述定位结构相配合能够对所述托盘进行精确定位,以使所述托盘内的电池对准所述第一针板组件和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上的探针。通过这样的设置,当托盘放置到定位平台上时,便于通过定位平台上设置的精定位组件和托盘上设置的定位结构相配合实现对托盘的精定位,从而便于使托盘内的电池与第一针板组件和第二针板组件上的探针对准,提高电池加工时托盘的放置效率,进而提高电池的加工效率。
[0012]在上述电池负压化成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针板组件包括第一板状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板状本体上的第一环形外罩,所述第二针板组件包括第二板状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板状本体上的第二环形外罩,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环形外罩密封抵靠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环形外罩密封抵靠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板状本体、所述第一环形外罩、所述第二板状本体、所述第二环形外罩以及所述支撑平台围成所述密闭腔室。通过这样的设置,即通过设置的第一板状本体和第二板状本体,便于为探针的安装提供空间,并通过将第一环形外罩和第二环形外罩分别密封抵靠在支撑平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便于形成容纳电池的密闭腔室,从而便于对电池进行加工。
[0013]在上述电池负压化成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安装在所述第一针板组件上的加热构件,所述加热构件与所述第一针板组件的探针一一对应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在与探针一一对应的加热构件的作用下,对每个电池进行加热,从而提
高了电池化成时的受热均匀性,进而提高电池的质量。
[0014]在上述电池负压化成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构件包括多个弧形加热板,多个所述弧形加热板围绕所述探针间隔分布。通过设置在探针周向的多个弧形加热板,便于对电池进行无接触式辐射加热,进一步提高对电池加热时的受热均匀性,提高电池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电池负压化成设备在非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电池负压化成设备在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针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负压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第一针板组件、第二针板组件、加热装置以及抽气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放置电池,所述第一针板组件和所述第二针板组件均安装在所述固定装置上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针板组件和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中的至少一个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移动,所述第一针板组件、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以及所述固定装置能够围成容纳电池的密闭腔室,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针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上,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密闭腔室内的电池进行加热,所述抽气装置能够与所述密闭腔室连通以便于将所述密闭腔室内的空气抽出从而使所述密闭腔室内形成负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负压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平台以及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上的托盘,所述托盘用于放置电池,所述第一针板组件和所述第二针板组件均安装在所述固定平台上且所述第一针板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针板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针板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平台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针板组件、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以及所述固定平台围成所述密闭腔室,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托盘位于所述密闭腔室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负压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包括支撑平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定位平台,所述定位平台位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方且与所述支撑平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托盘放置在所述定位平台上,所述第一针板组件和所述第二针板组件均安装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位于所述定位平台的下方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平台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针板组件、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以及所述支撑平台能够围成所述密闭腔室,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定位平台位于所述密闭腔室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负压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位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下方,且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针板组件上的探针能够穿过所述支撑平台并与所述托盘内的电池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负压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士哲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