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副结构、铲斗装置及工程机械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摩擦副结构、铲斗装置及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0002]挖掘机铲斗与斗杆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斗杆端面与铲斗端面接触,铲斗在工作旋转过程中,相对转动的铲斗与斗杆的接触表面形成一对摩擦副结构。在长时间工作后,接触端面磨损间隙加大,导致铲斗在工作时产生晃动等问题,使铲斗不能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通常在铲斗端面与斗杆端面之间设置垫片或耐磨盖板,以避免铲斗和斗杆的磨损。然而,在垫片或耐磨盖板磨损后,需要将铲斗、斗杆和销轴拆开以更换新件来填补产生的间隙,费时费力,影响工程机械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垫片或耐磨盖板磨损后,需要将铲斗、斗杆和销轴拆开以更换新件来填补产生的间隙,费时费力,影响工程机械的使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摩擦副结构、铲斗装置及工程机械。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擦副结构,包括:连接轴;第一连接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上;第二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轴(10);第一连接件(2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轴(10)上;第二连接件(3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轴(10)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0)相对间隔设置;耐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0)之间,所述耐磨结构内部设置有密封空间(60),所述耐磨结构上设置有介质注入结构(70),所述介质注入结构(70)与所述密封空间(60)连通设置,所述密封空间(60)的容积可变,所述耐磨结构可移动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结构包括:第一耐磨件(40),设置于所述连接轴(10)上,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0)之间,所述第一耐磨件(4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0)相接设置;第二耐磨件(5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轴(10)上,所述第二耐磨件(50)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耐磨件(40)相接,所述第二耐磨件(50)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相接;其中,所述第一耐磨件(40)和所述第二耐磨件(50)围合形成所述密封空间(60),所述介质注入结构(70)设置于所述第一耐磨件(40)和/或所述第二耐磨件(5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件(40)的外周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延伸部(41),所述第一耐磨件(40)朝向所述第二耐磨件(50)的一面延伸形成有第二延伸部(42),所述第二耐磨件(50)朝向所述第一耐磨件(40)的一面设置有凹部(51),所述第一延伸部(41)和所述第二延伸部(42)均延伸至所述凹部(51)的内部,且与所述凹部(51)的内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