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高压电路检测实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99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学用高压电路检测实训板,主要包括实训板壳体、保护电路、升压电路和实训练习电路。在检测实验中,一旦因为误操作造成操作者“触电事故”,从而导致直流+12V电路回路电流上升,使得第四电阻上电压上升,晶闸管导通,使蜂鸣器发出“哔

A high voltage circuit detection training board for tea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用高压电路检测实训板


[0001]本技术涉及教学教具
,尤其涉及一种教学用高压电路检测实训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逐步庞大,职业院校也纷纷开设了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专业,由于电动汽车的工作电压高达350

800V,远高于传统汽车12V供电和日常家用220V供电,在学校教学以及之后的工作实践中,维护电动汽车时的安全尤为重要,在当前职业学校的汽车专业教学中缺乏安全的高压电路检测实训设备。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教学用高压电路检测实训板。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教学用高压电路检测实训板,主要包括实训板壳体、以及安装在实训板壳体上的保护电路、升压电路和实训练习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直流输入电源,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的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实训练习电路的输入端与升压电路的交流输出端连接。所述实训练习电路上设有若干练习检测点。
[0006]具体的,所述保护电路主要包括三极管、蜂鸣器、晶闸管、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集电极与升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基极通过第三电阻与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晶闸管的阳极通过蜂鸣器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阴极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连接,门极与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0007]具体的,所述实训练习电路主要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一交流输出端依次串联连接第二电阻、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开关后与第二交流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一交流输出端还依次串联连接第一开关、第一电阻和第一发光二极管后与第二交流输出端连接。
[0008]具体的,所述练习检测点主要包括第一练习检测点至第七练习检测点。所述第一练习检测点和第二练习检测点设置在升压电路的两交流输出端上。所述第三练习检测点和第四练习检测点设置在第二电阻的两端上。所述第五练习检测点设置在第二开关与升压电路的第二交流输出端连接的一端上。所述第六练习检测点和第七练习检测点设置在第一电阻的两端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升压电路采用直流12V转220V升压模块。直流输入电源采用直流12V电压电压。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保护电路、升压电路和实训练习电路的内部元件之间、以及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连接均采用导线插接形式实现。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有所述练习检测点均采用接线端子形式。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保护电路、升压电路和实训练习电路的内部元件均通过热熔胶固定在实训板壳体上。
[0013]优选的,所述三极管采用PNP型三极管。所述晶闸管采用单向晶闸管。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采用TIP42C型三极管。所述晶闸管采用BT169D型晶闸管。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阻值均为100KΩ。所述第三电阻阻值为4.3KΩ,第四电阻阻值为1.8Ω。
[0015]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使用时,要求操作者依据实训板上电路图,采用导线插接形式完成升压电路的左侧部分电电路,主要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对应练习检测点接线端子
①‑⑦
电路的接线,并完成考核练习规定的测点接线端子处的电压数据检测。在检测实验中,一旦因为误操作造成操作者“触电事故”,由第四电阻、蜂鸣器、晶闸管组成的保护报警电路就会因“触电事故”导致的直流+12V电路回路电流上升,导致第四电阻上的电压上升,导致晶闸管被触发导通,进而使蜂鸣器发出“哔
…”
的“触电事故”报警声;同时,由于“触电事故”导致第四电阻上的电压上升,会导致流经三极管基极和第三电阻的基极电流减小,从而使流入升压电路的输入直流电流迅速减小,进而使得升压电路的输出电压迅速下降,使操作者在感受到触电感后,因“触电”电流迅速减小而不至于伤害身体,并可以自行摆脱触电点。由于晶闸管具有一旦触发导通不会自动断开的特点,蜂鸣器会持续发出“哔
…”
的“触电报警声音”,直至现场实训管理教师断开直流输入电源才会停止。本技术还具有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技术所提供的教学用高压电路检测实训板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中体验高压“触电”的感受,提高用电的安全意识,同时触电报警声也会警示其他学生,并为管理现场实训管理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考核提供依据。
[0018](2)本技术所提供的教学用高压电路检测实训板通过引入保护及报警电路模块和升压模块,以满足职业学校的汽车专业同学在电动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中强调安全内容部分的教学需求。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教学用高压电路检测实训板的原理示意图。
[0020]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
[0021]R1至R4

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K1

第一开关,K2

第二开关,D1

第一发光二极管,D2

第二发光二极管,T

三极管,VT

晶闸管,FMQ

蜂鸣器,1至7

第一练习检测点至第七练习检测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教学用高压电路检测实训板,主要包括实训板壳体、以及安装在实训板壳体上的保护电路、升压电路和实训练习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直流输入电源,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的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实训练习电路的输入端与升压电路的交流输出端连接。所述实训练习电路上设有若干练习检测点。
[0025]具体的,所述保护电路主要包括三极管V、蜂鸣器FMQ、晶闸管VT、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所述三极管V的发射极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集电极与升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与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R4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晶闸管VT的阳极通过蜂鸣器FMQ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阴极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连接,门极与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0026]具体的,所述实训练习电路主要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一开关K1、以及第二开关K2。所述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高压电路检测实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实训板壳体、以及安装在实训板壳体上的保护电路、升压电路和实训练习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直流输入电源,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的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实训练习电路的输入端与升压电路的交流输出端连接;所述实训练习电路上设有若干练习检测点;所述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蜂鸣器、晶闸管、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集电极与升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基极通过第三电阻与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晶闸管的阳极通过蜂鸣器与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阴极与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连接,门极与升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高压电路检测实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训练习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一交流输出端依次串联连接第二电阻、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开关后与第二交流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一交流输出端还依次串联连接第一开关、第一电阻和第一发光二极管后与第二交流输出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用高压电路检测实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练习检测点包括第一练习检测点至第七练习检测点;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林房毅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