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极片的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0896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极片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电池极片的制备系统。该制备系统包括放卷装置、喷淋装置、收卷装置以及走料装置;其中,放卷装置用于打开电池极片的极卷并向下游送出;喷淋装置能够朝向电池极片表面喷淋原位固化前驱体溶液;收卷装置能够将附着有原位固化前驱体溶液的电池极片卷绕收起;电池极片经过喷淋装置进入走料装置内,电池极片在走料装置内的行走路径设置成使其表面附着的原位固化前驱体溶液能够在该路径内被吸附。通过给电池极片喷淋原位固化前驱体溶液并使其在走料装置内行走以延长溶液吸附时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提高原位固化极片的制作效率,还能提高原位固化前驱体溶液在电池极片上的吸附质量和分布均匀度。质量和分布均匀度。质量和分布均匀度。

Preparation system of battery pole 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极片的制备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极片制造的
,具体提供一种电池极片的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进步,车辆对电池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固态电池面临大规模量产的诸多现实难题短期无法突破,而新能源汽车对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诉求又较为迫切,作为折中方案,半固态锂电池成为短期内一个较优的选择。为了提高半固态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就要尽可能地减少电解液的用量,原位固化前驱体(凝胶态电解质)作为安全的电解质在半固态电池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在现有的电池极片制作方法中,电池极片被浸入原位固化前驱体溶液中,之后被直接送入烘干箱或风箱,使原位固化前驱体溶液快速干燥并固化在电池极片的表面,该方法导致涂敷均匀性较差,电池极片与原位固化前驱体结合质量差,且生产效率低,很难提高电池的安全性以及进行大规模量产。
[000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电池极片的制作方法导致原位固化前驱体溶液的表面分布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极片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系统包括:放卷装置,其用于打开所述电池极片的极卷并将所述电池极片向下游送出;喷淋装置,其能够朝向所述电池极片的表面喷淋原位固化前驱体溶液;收卷装置,其能够将附着有所述原位固化前驱体溶液的所述电池极片卷绕收起;以及走料装置,所述电池极片经过所述喷淋装置之后进入所述走料装置内,所述电池极片在所述走料装置内的行走路径设置成使得所述电池极片表面附着的原位固化前驱体溶液能够在所述行走路径内被吸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喷淋机构和第二喷淋机构,所述第一喷淋机构朝向所述电池极片的第一表面喷淋原位固化前驱体溶液,所述第二喷淋机构朝向所述电池极片的第二表面喷淋原位固化前驱体溶液,所述第一喷淋机构和所述第二喷淋机构间隔设置,所述走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喷淋机构与所述第二喷淋机构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料装置包括第一层过料辊和位于所述第一层过料辊上方的第二层过料辊,其中,当所述电池极片经过所述第一层过料辊时,所述第一层过料辊与所述电池极片的所述第二表面接触,当所述电池极片经过所述第二层过料辊时,所述第二层过料辊与所述电池极片的所述第一表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极片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过料辊和所述第二层过料辊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层过料辊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士哲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