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81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固定连接有散热管道和储水箱,所述散热通道顶部内固定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通过螺栓固定于散热管道顶部,安装块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于散热管道内,散热管道内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有电机。该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通过设置电机驱动扇叶带动散热管道内气体流动,通过安装口可用于便捷拆装防护网,从而对散热管道内部具有防尘作用,通过散热翅片及运输泵的配合使用,有效提高散热管道内部的冷却效率,该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结构合理,功能性强,兼具防尘与冷却功能,实用性高。实用性高。实用性高。

An external exhaust type heat dissipation pipe for housing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


[0001]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
,具体为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房屋建筑物的楼层及有效容积的增加,房屋建筑物内部的空间的通风换气成为困扰高层建筑物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不能有效的解决换气问题,一方面易造成建筑物内空气浑浊,严重危害内部人员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建筑物内部热量散发效率低下,导致建筑物内部温升严重,从而导致内部用于制冷的能耗大大增加,因此房屋建筑专用散热风道装置必不可少。
[0003]现有的外排式散热管道在使用时,不具备防尘措施,易造成散热管道堵塞,且排出的热气在散热管道内冷却较慢,效率不高,有鉴于此,现设计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外排式散热管道在使用时,不具备防尘措施,易造成散热管道堵塞,且排出的热气在散热管道内冷却较慢,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固定连接有散热管道和储水箱,所述散热通道顶部内固定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通过螺栓固定于散热管道顶部,安装块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于散热管道内,散热管道内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散热管道表面内固定穿设有散热翅片,位于上方的一组散热翅片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位于下方的一组散热翅片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储水箱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有运输泵,运输泵的输入端接通于储水箱内,运输泵的输出端与进水管相连接,排水管连接于储水箱顶部内,散热管道底部固定连接有冷凝排管,散热管道远离墙体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排管,顶排管上端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防护罩。
[0006]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侧面呈“T”型结构,安装块下端与安装口的形状相匹配。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网直径长度、安装口长度、散热管道内径长度相匹配。
[0008]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为中空结构,散热翅片呈规则环形阵列共设有四组,每两组相靠近的散热翅片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通管。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呈锥形结构。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通过设置电机驱动扇叶带动散热管道内气体流动,通过安装口可用于便捷拆装防护网,从而对散热管道内部具有防尘作用,通过散热翅片及运输泵的配合使用,有效提高散热管道
内部的冷却效率,该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结构合理,功能性强,兼具防尘与冷却功能,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正面结构剖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的安装口处侧面结构剖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的散热翅片处侧面结构剖视图。
[0015]图中:1、墙体,2、散热管道,3、储水箱,4、安装口,5、安装块,6、防护网,7、固定架,8、电机,9、扇叶,10、散热翅片,11、连通管,12、排水管,13、进水管,14、运输泵,15、冷凝排管,16、顶排管,17、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包括墙体1,墙体1上固定连接有散热管道2和储水箱3,其中,散热管道2远离墙体1一端为封闭结构,储水箱3上设有相应的进出水口,散热通道2顶部内固定开设有安装口4,安装口4内连接有安装块5,安装块5侧面呈“T”型结构,安装块5下端与安装口4的形状相匹配,安装块5对安装口4具有密封作用,安装块5通过螺栓固定于散热管道2顶部,安装块5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6于散热管道2内,防护网6直径长度、安装口4长度、散热管道2内径长度相匹配,通过安装口4便于将防护网6装配到散热管道2内部,同时便于对防护网6进行拆卸维护,散热管道2内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7,固定架7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有电机8,电机8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9,散热管道2表面内固定穿设有散热翅片10,散热翅片10为中空结构,散热翅片10呈规则环形阵列共设有四组,每两组相靠近的散热翅片10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通管11,连通管11共设有四组,连通管11为弧形结构,通过连通管11实现四组散热翅片10内腔的流通,位于上方的一组散热翅片10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2,位于下方的一组散热翅片10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3,储水箱3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有运输泵14,运输泵14的输入端接通于储水箱3内,运输泵14的输出端与进水管13相连接,排水管12连接于储水箱3顶部内,散热管道2底部固定连接有冷凝排管15,散热管道2远离墙体1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排管16,顶排管16上端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7,防护罩17呈锥形结构,防护罩17对顶排管13开口处具有防护作用。
[001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时,先将防护网6从安装口4插入到散热管道2内,并将安装块5通过螺栓固定在散热管道2顶部,电机8驱动扇叶9转动,通过运输泵14与进水管13将储水箱3内的冷却水运输到四组散热翅片10与四组连通管11
内,并通过排水管12将冷却水运输到储水箱3内,实现散热翅片10内腔冷却水的循环,散热管道2内输入的热风通过防护网6进行过滤,通过与散热翅片10的接触进行冷却,最后通过顶排管16排出,通过冷凝排管15可排出散热管道2内的冷凝液,以上为本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工作过程。
[001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外排式散热管道,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上固定连接有散热管道(2)和储水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道(2)顶部内固定开设有安装口(4),安装口(4)内连接有安装块(5),安装块(5)通过螺栓固定于散热管道(2)顶部,安装块(5)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6)于散热管道(2)内,散热管道(2)内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7),固定架(7)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有电机(8),电机(8)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9),散热管道(2)表面内固定穿设有散热翅片(10),位于上方的一组散热翅片(10)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2),位于下方的一组散热翅片(10)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3),储水箱(3)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有运输泵(14),运输泵(14)的输入端接通于储水箱(3)内,运输泵(14)的输出端与进水管(13)相连接,排水管(12)连接于储水箱(3)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俊俊杨敬莹王亚芳凡慧荣王子炎朱梦瑶高程稷王于飞李蕾张奇李慧敏白冰苏二丽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东城建筑工程配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