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换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换开关。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转换开关中,其第一电源触头和第二电源触头之间缺乏有效可靠的隔离结构,在切换操作时,容易发生串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转换开关,其隔离护罩有效提高了第一电源触头和第二电源触头之间的绝缘间隙和爬电距离。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转换开关,其包括壳体和接触系统,壳体包括至少一个接触腔,接触腔内设有接触系统,接触系统包括转动设置的动触头组件以及分别与动触头组件配合的第一电源触头和第二电源触头;所述转换开关还包括隔离护罩,隔离护罩设置在接触腔内,且位于第一电源触头和第二电源触头之间。
[0006]优选的,所述隔离护罩包括位于第一电源触头和第二电源触头之间且用于分隔第一电源触头和第二电源触头的护罩隔板;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支持单元以及设置在支持单元上的动触刀,支持单元为圆柱形结构,护罩隔板一端与支持单元的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换开关,其包括壳体和接触系统,壳体包括至少一个接触腔,接触腔内设有接触系统,接触系统包括转动设置的动触头组件以及分别与动触头组件配合的第一电源触头(1)和第二电源触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开关还包括隔离护罩(10),隔离护罩(10)设置在接触腔内,且位于第一电源触头(1)和第二电源触头(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护罩(10)包括位于第一电源触头(1)和第二电源触头(2)之间且用于分隔第一电源触头(1)和第二电源触头(2)的护罩隔板;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支持单元(6)以及设置在支持单元(6)上的动触刀(3),支持单元(6)为圆柱形结构,护罩隔板一端与支持单元(6)的周向侧面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隔板包括折弯相连的水平隔板(10
‑
0)和圆弧隔板(10
‑
1),圆弧隔板(10
‑
1)与支持单元(6)的周向侧面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护罩(10)与接触腔的侧壁限位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护罩(10)还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安装侧板(10
‑
2)以及分别设置在两块安装侧板(10
‑
2)上的两条限位筋(10
‑
3),安装侧板(10
‑
2)一端与护罩隔板折弯相连;所述接触腔的一对侧壁均设有壳体限位槽(5
‑
1),限位筋(10
‑
3)插置在壳体限位槽(5
‑
1)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对扣合在一起的基座(5)和上盖(7),第一电源触头(1)和第二电源触头(2)分别设置在基座(5)和上盖(7)上;所述接触腔包括分别设置在基座(5)和上盖(7)上的基座半腔(5
‑
0)和上盖半腔,隔离护罩(10)插置在基座半腔(5
‑
0)内。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体,吕晴杰,郭德鑫,李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