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山顶仿古建筑中钢结构梁嵌合木饰面的设计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硬山顶仿古建筑中钢结构梁嵌合木饰面的设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古建筑从屋顶的构造方式上可分为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几大类,其中硬山顶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常见最普通的形式。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传统的中式古代建筑几乎都是木构架结构,其木材消耗量大,且多为直径较粗的原木,明显不符合目前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而且建筑工序多而复杂,施工效率低,防火性能也较差,综合成本高昂。近年大力推广的钢结构建筑由于结构强度高、抗震性能好、节能、可实现工厂化和标准化生产、现场拼装、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面积使用率高等各种优点,成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0003]将钢结构作为古建筑的主要骨架,并在钢结构上设置木饰面,使得建筑结构即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也具有仿古的木饰面装饰效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山顶仿古建筑中钢结构梁嵌合木饰面的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骨架(1),其相对两端皆设置有向两侧延伸的展开端(2),两个所述展开端(2)与所述钢骨架(1)之间形成两个凹槽(3);两组卡接固定机构(4),其分别卡接在两个所述展开端(2)上,所述卡接固定机构(4)包括多个卡件(41)和多根第一木方(42),多个所述卡件(41)卡接在同一所述展开端(2)上,多根所述第一木方(42)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卡件(41)上,多根所述第一木方(42)之间呈相互平行布置;两组内撑固定机构(5),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凹槽(3)内,所述内撑固定机构(5)抵住两个所述展开端(2),且所述内撑固定机构(5)与两组所述卡接固定机构(4)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山顶仿古建筑中钢结构梁嵌合木饰面的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固定机构(5)包括内撑件(51)、至少两个固定件(52)和多根第二木方(53),所述固定件(52)的相对两端抵住两个所述展开端(2)的边缘,所述内撑件(51)穿过所述固定件(52),且所述内撑件(51)的相对两端分别抵住两个所述展开端(2),所述内撑件(51)与所述固定件(52)一一对应,多根所述第二木方(53)固定连接在至少两个所述固定件(52)上,多根所述第二木方(53)之间呈相互平行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守军,申屠平飞,姜加伟,徐杰,昌治勇,钱永斌,翁其恂,盛燕,周婷,王华聪,叶佳,吴建建,贝舟安,田丹,钱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