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文物修复复原的船用铆钉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35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文物修复复原的船用铆钉组件,涉及文物修复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适配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螺接操作时,首先通过将六角把手插入转轴的端部,然后转动六角把手带动转轴转动,使得滑套向右滑动,通过连接杆推动螺纹板沿滑槽向外滑动至滑槽的最外部进而拉动拉绳使得定位块滑动至滑动槽内,此时螺纹板将与第一连接件啮合,然后便可将第二连接件套在第一连接件的端部,转动第二连接件或第一连接件使得第一连接件与螺纹板相连接,使得该组价能够满足文物的不同要求进行修复,扩大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方便人员使用,提高了文物的修复效率。文物的修复效率。文物的修复效率。

A marine rivet assembly for repairing and restoring metal rel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文物修复复原的船用铆钉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钢质古船文物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文物修复复原的船用铆钉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牛庄灯船”建造于百余年之前,是一艘钢质船,博物馆馆藏。该船年久失修,大部分结构全部采用铆接连接,博物馆在该船修复过程中,为了“恢复原貌、修旧如旧”、尽量多保存原船的钢板和铆钉展示面貌,采取“真(隐藏)焊假铆”和“真铆”相结合的文物修复技术。
[0003]文物修复,运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手段直接在文物上进行物理的和化学的修复措施,以保存和认识文物的艺术和历史原貌,减缓或终止文物病害,保证文物安全并能使其长期保存,是文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修复应十分注重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修复技术,并对其不科学、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进或摒弃。文物修复还必须引入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材料,需要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文物进行检测,以确定它的材质、结构、工艺性质。
[0004]博物馆修复“牛庄灯船”时,由于该百年古船的钢板已锈,再经过除锈工艺后,钢板变薄,加之古船钢板已经过百年之久,钢板硬度韧性下降非常厉害,已经无法满足真铆工艺的强度和韧性要求。如果强行采用真铆工艺,铆接时大量的敲打冲击、钻铆钉孔,古船的老钢板基本上都会被敲碎,违反了文物修复的规范。所以博物馆修复时在古船老钢板与新钢板的连接处采用“真(隐藏)焊假铆”工艺。新钢板与新钢板的连接处采用“真铆”工艺,从而尽最大限度的复原展现古代的铆钉工艺,让观众可以看到原始面貌。
[0005]传统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始终是文物修复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金属文物修复复原的船用铆钉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做到了修旧如新,还原了历史和文物修复,这也正是“牛庄灯船”复原修复与现代船体修理最显著的差别。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古代钢船文物修复时局部钢质船体已无法使用原始的铆接冲击工艺,影响文物修旧如旧规定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金属文物修复复原的船用铆钉组件。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博物馆在百年“牛庄灯船”复原修复时,设计并使用了本技术,最终获得优良效果。
[0008]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金属文物修复复原的船用铆钉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适配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
[0010]所述固定环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内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
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螺纹板,所述螺纹板的端部滑动连接有滑槽,所述螺纹板的靠近所述滑槽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组件。
[0011]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与所述螺纹板的靠近所述滑槽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拉绳,所述拉绳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槽。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螺纹板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侧壁通过螺纹相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固定环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所述滑槽沿所述固定环的中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拉绳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槽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侧壁。
[0015]优选地,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所述定位块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中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
[0016]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本技术在进行卡接操作时,首先通过将六角把手插入转轴的端部,然后转动六角把手带动转轴转动,使得滑套向右滑动,通过连接杆推动螺纹板沿滑槽向外滑动至滑槽的中部,进而拉动拉绳使得定位块滑动至滑动槽内,然后便可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套设在一起,这时反向转动六角把手带动转轴反向转动,使得滑套复位,进而使得定位块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进入定位槽内,实现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卡接操作,方便对文物的易损部位进行卡接修复,保证了文物的完整性。
[0018]2、本技术在进行螺接操作时,首先通过将六角把手插入转轴的端部,然后转动六角把手带动转轴转动,使得滑套向右滑动,通过连接杆推动螺纹板沿滑槽向外滑动至滑槽的最外部进而拉动拉绳使得定位块滑动至滑动槽内,此时螺纹板将与第一连接件啮合,然后便可将第二连接件套在第一连接件的端部,转动第二连接件或第一连接件使得第一连接件与螺纹板相连接,便实现了螺接操作,使得该组价能够满足文物的不同要求进行修复,扩大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方便人员使用,提高了文物的修复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金属文物修复复原的船用铆钉组件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金属文物修复复原的船用铆钉组件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金属文物修复复原的船用铆钉组件的主要结构正面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金属文物修复复原的船用铆钉组件的主要结构侧面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金属文物修复复原的船用铆钉组件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固定环;4、转轴;5、滑套;6、连接杆;7、螺纹板;8、滑槽;9、拉绳;10、定位块;11、定位弹簧;12、定位槽;13、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参照图1

5,一种金属文物修复复原的船用铆钉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以及与第一连接件1相适配的第二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3;
[0027]固定环3靠近第一连接件1的端部内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外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滑套5,滑套5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端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螺纹板7,螺纹板7的端部滑动连接有滑槽8,螺纹板7的靠近滑槽8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组件;
[0028]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实现了螺接操作,使得该组价能够满足文物的不同要求进行修复,扩大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方便人员使用,提高了文物的修复效率。
[0029]其中,定位组件包括与螺纹板7的靠近滑槽8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拉绳9,拉绳9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0,定位块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弹簧11,定位弹簧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槽13;
[0030]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现对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的卡接操作,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文物修复复原的船用铆钉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相适配的第二连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端部内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外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滑套(5),所述滑套(5)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端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螺纹板(7),所述螺纹板(7)的端部滑动连接有滑槽(8),所述螺纹板(7)的靠近所述滑槽(8)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文物修复复原的船用铆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与所述螺纹板(7)的靠近所述滑槽(8)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拉绳(9),所述拉绳(9)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0),所述定位块(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弹簧(11),所述定位弹簧(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槽(1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苏王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