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氧氮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028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4:50
一种便携式氧氮分离装置,包括设于机架的吸附塔、空气压缩机、气体分配阀、储氧罐、冷却风扇和电路板;外壳体罩设于机架外部,两者间界定形成有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空气压缩机设于下部腔室中;上部腔室包括上前部腔室和上后部腔室,下部腔室包括下前部腔室和下后部腔室;上前部腔室和上后部腔室之间形成第一气流通道,上后部腔室与下后部腔室形成第二气流通道,上后部腔室与下前部腔室形成第三气流通道,冷却风扇位于第三气流通道中;外壳体设有分别与上部腔室连通的进风口和与下前部腔室连通的排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流通道的设计,利用紧凑的内部空间直接界定出制氧、排氮的流道,更可有效提升散热效果,保证装置可靠、稳定的长时间工作。稳定的长时间工作。稳定的长时间工作。

A portable oxygen and nitrogen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氧氮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氧氮分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氧氮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氧氮分离装置是一种分离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装置,分为制氮机和制氧机,其中制氧机是一种可提供人呼吸使用的高浓度氧气的设备,其一般是由压缩机装置、吸附塔部件、换向装置、存储装置、电路控制装置组成,运用PSA变压吸附原理,由换向装置分配气体流向,经吸附塔部件收集成品气至存储装置,从而实现连续出氧。
[0003]目前,市场上的制氧机大多体积大,重量大,并且由于功率消耗高,导致内部发热量较大,在长时间工作后,有概率会因内部积热问题导致工作不稳定,影响制氧效果,严重的则会导致装置的故障和损坏。
[0004]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氧氮分离装置。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便携式氧氮分离装置,包括机架和外壳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吸附塔、空气压缩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氧氮分离装置,包括机架和外壳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吸附塔、空气压缩机、气体分配阀、储氧罐、冷却风扇和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罩设于所述机架外部,两者间界定形成有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所述空气压缩机设于下部腔室中;其中,所述上部腔室包括上前部腔室和上后部腔室,所述下部腔室包括下前部腔室和下后部腔室;所述上前部腔室和所述上后部腔室之间形成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上后部腔室与所述下后部腔室形成有第二气流通道,所述上后部腔室与所述下前部腔室形成有第三气流通道,所述冷却风扇位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中;所述外壳体设有分别与所述上部腔室连通的进风口和与所述下前部腔室连通的排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氧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设于所述下前部腔室中,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位于所述下后部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氧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氧罐设置于所述上前部腔室,且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上后部腔室的气体流路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氧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氧罐与所述机架之间形成有连通上前部腔室和上后部腔室的所述第一气流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氧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包括形成于所述储氧罐周侧与所述机架之间的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氧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氧罐朝向进风口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气流导向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导流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氧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设有左右两个进风区,所述储氧罐对应左右两进风区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坚强杨腊虎张丽琴魏滟吴明明蔡林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