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及其制造方法、修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02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内窥镜及其制造方法、修理方法。其中,内窥镜具有如下结构:能够与照明用透镜抵接的光导无损伤地对顶端面从插入部顶端的开口露出,而后端面与光导的顶端面抵接或靠近的该照明用透镜进行更换。内窥镜的特征在于,具有照明用透镜(33a),其嵌入到设置于插入部顶端的框(33d)内,并通过粘接剂(100)使其外周的粘接部(33ac)固定于该框(33d)内;以及光导(33b),其设置在框(33d)内,以使出射端面(33bs)与上述照明用透镜(33a)的曲率面(33ak)抵接,在框(33d)内的照明用透镜(33a)的粘接部(33ac)和光导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形成有非粘接部(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该内窥镜在插入部顶端具有用于照明被检部位时的照明用透镜。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内窥镜在医疗领域等得到广泛利用。内窥镜通过将细长的插入部插入体腔内来对体腔内的脏器进行观测,或者根据需要使用插入到处置具插入通道内的处置具进行各种处置。在插入部顶端设有弯曲部和顶端部,操作内窥镜的操作部,使弯曲部弯曲,从而能够使顶端部内设置的观察光学系统的物镜的观察方向改变。另外,在顶端部设有用于对被检部位(例如体腔内的观察部位)进行照明的照明用透镜。具体而言,照明用透镜固定于覆盖顶端部的罩部件和顶端部主体,该照明用透镜的顶端面,从罩部件上形成的开口部露出。并且,照明用透镜也可以嵌入并固定于罩部件和顶端部主体上固定的框。另外,照明用透镜的后端面,与设置于内窥镜插入部的细长的光导(light guide)的顶端面抵接或靠近。光导的后端部由光源装置供给照明光,因此照明用透镜使从光源装置供给光导,进而从光导射出的照明光向体腔内照射。这里,上述照明用透镜在罩部件和顶端部主体上的固定,为容易固定,通常采用粘接剂。而并不仅限于粘接剂,也提出了如下结构通过对照明用透镜和罩部件的形状进行研究,提进一步加强固定。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结构照明用透镜通过使顶端部的直径比后端部的直径小而将透镜外周面形成为锥状,而该照明用透镜嵌入开口部直径比照明用透镜后端部直径小的罩部件的开口部,并且,照明用透镜后端部的外周使用粘接剂固定于顶端部主体,从而使照明用透镜固定于罩部件和顶端部主体。根据该结构,照明用透镜的锥状的周面与开口部内周抵接,从而能够限制照明用透镜沿着插入方向的移动,因此与仅通过粘接剂进行固定相比,能够进一步加强照明用透镜与罩部件所设的开口部和顶端部主体的固定。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853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当照明用透镜上发生缺口或损伤等透镜缺陷时,必须更换照明用透镜。此时,照明用透镜如上所述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开口部和顶端部主体,因此在更换时难以确保透镜形状。由此,公知有如下方法在对使用粘接剂固定的照明用透镜进行更换时,使用钻头等切削刀具对照明用透镜进行切削,从而除去照明用透镜的粘接部,将照明用透镜从顶端部取出。并且如上所述,光导的顶端面与照明用透镜的后端面抵接或靠近。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照明用透镜后端部的外周粘接固定于顶端部主体。因此,为了将照明用透镜从顶端部取出,使用钻头除去粘接部时,使钻头进入到照明用透镜的后端部,则可能导致光导的顶端面被钻头损伤。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如下结构的,该结构为能够对顶端面从插入部顶端开口露出而后端面与光导顶端面抵接或靠近的照明用透镜,不使与该照明用透镜抵接的光导受损地进行更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的特征在于,具有照明用透镜,其设置为嵌入设置于插入部顶端的框内而使顶端面露出,并通过粘接剂使其外周的粘接部相对于上述框的内周固定;以及光导,其使顶端面朝向上述照明用透镜的后端面而设置于上述框内,在上述框内的上述照明用透镜的粘接部和上述光导的顶端面之间,形成有防止粘接剂附着的非粘接部。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在设置于插入部顶端的框的内周上形成透镜嵌入周面;在上述框的内周即上述透镜嵌入周面的后方连续地形成直径比该透镜嵌入周面大的周槽;在上述透镜嵌入周面上涂布临时固定用粘接剂;将照明透镜的后端面朝向设置在上述周槽上的光导的顶端面而使后端部卡合于上述周槽,从而在上述框的透镜嵌入周面上嵌入照明用透镜,以使射出照明光;以及在通过上述临时固定用粘接剂临时固定的上述照明用透镜的外周和上述框的透镜嵌入周面之间,通过浸渍正式固定用粘接剂而将上述照明用透镜固定于上述框的内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的修理方法,该内窥镜具有框,在框的内周上形成有透镜嵌入周面和周槽,而该周槽在该透镜嵌入周面后方连续地形成,且该周槽直径比该透镜嵌入周面直径大,在该框内的透镜嵌入周面上通过粘接剂固定有照明用透镜,该内窥镜的修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透镜嵌入周面的范围内切削上述照明用透镜,除去上述透镜嵌入周面和上述照明用透镜之间的粘接剂的工序。本专利技术的,能够对顶端面从插入部顶端开口露出而后端面与光导顶端面抵接或靠近的照明用透镜,不使与该照明用透镜抵接的光导受损地进行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对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的内窥镜概略结构进行表示的主视图。图2是图1内窥镜的插入部顶端面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沿图2中III-III线的顶端部的结构概略的剖面图。图4是对图3中光导单元的顶端侧进行放大表示的剖面图。图5是对图4中光导单元的照明用透镜与框的固定进行表示的放大剖面图。图6是对图5中照明用透镜使用该透镜的外周与光导的出射端面抵接的照明用透镜时的该照明用透镜与框的固定进行表示的放大剖面图。图7是表示图4中光导单元的结构变形例的放大剖面图。图8是对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光导单元顶端侧进行放大表示的剖面图。图9是对图8中光导单元的照明用透镜与框的固定进行表示的放大剖面图。图10是对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光导单元顶端侧进行放大表示的剖面图。图11是对图10中光导单元的照明用透镜与框的固定进行表示的放大剖面图。图12是对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光导单元顶端侧进行放大表示的分解剖面图。图13是对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光导单元顶端侧进行放大表示的剖面图。标号说明1内窥镜;3插入部;10顶端部;33a照明用透镜;33ac光导;33ak曲率面;33b光导;33bs出射端面;33d框;33dn透镜嵌入用周面;33dm周槽;70非粘接部;100(正式固定用)粘接剂;133d框;133dn透镜嵌入用周面;133dp槽部;170非粘接部;201内窥镜;270非粘接部;301内窥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在下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的内窥镜为,在其观察光学系统配有视场角例如为140度以上的广角透镜。(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对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的内窥镜结构概略进行表示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内窥镜1具有进行弯曲操作和管路系统控制的操作部2、其后端侧与操作部2连接而插入体腔内的插入部3、从操作部2延伸并且顶端具有连接部41的通用塞绳(universal cord)3a。连接部41经由规定的连接器与未图示的光源装置等连接。在插入部3上设有具有挠性的管8、设置于该管8顶端侧的弯曲部9、设置于该弯曲部9顶端侧的顶端部10。顶端部10中内置有未图示的摄像元件,其用于对非检部位例如体腔内的部位进行拍摄。在操作部2上设有未图示的弯曲操作把手,用于远程地使弯曲部9弯曲。通过对该操作把手进行操作,使插入部3内所插入的操作线(未图示)张紧或松弛,其结果,能够使弯曲部9朝四个方向弯曲。图2是图1的内窥镜的插入部顶端面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在内窥镜插入部3的顶端部10的顶端面10m上设有物镜32a;例如作为照明光学系统的三个照明用透镜33a;处置具等开口部24;送气送水用喷嘴25,其在将顶端部10插入体腔内时进行送气和送水,从而对物镜32a或者三个照明用透镜33a的污迹进行清洗;以及,对体腔内患部的血液、粘液等进行清洗的前方送水口26。因此,在顶端部10的顶端面10m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具有:照明用透镜,其设置为嵌入到设置于插入部顶端的框内而使顶端面露出,并通过粘接剂使其外周的粘接部相对于上述框的内周固定;光导,其设置于上述框内,使得顶端面朝向上述照明用透镜的后端面, 该内窥镜在上述框内的上述照明用透镜的粘接部和上述光导的顶端面之间形成有防止粘接剂附着的非粘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城正明森山宏树高濑精介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