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发送和接收结构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231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频发送和接收结构体,包括由金属隔离层分隔而成的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上部腔体包括中频电路腔和供电腔,中频电路腔内设置有中频电路,供电腔内设置有为中频电路供电的供电电路,下部腔体包括一个射频接收通道和三个射频发射通道,以及与射频接收通道和射频发射通道连接的电源腔,射频接收通道内设置有射频接收电路,射频发射通道内设置有射频发射电路,电源腔内设置有为射频接收电路和射频发射电路供电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和供电电路通过一个贯穿金属隔离层的贯穿接头电连接。该射频发送和接收结构体体积小、结构紧凑,具备较高的隔离屏蔽度,具有小型化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A R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发送和接收结构体


[0001]本技术属于通信结构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发送和接收结构体。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通信结构体,例如射频通道结构体大多体积较大,其壳体内部的结构较为复杂,接口设计零散,这使得壳体的内部空间利用率较低,无法实现壳体的小型化,同时壳体内部由于各种器件的汇聚,极易引起器件之间的相互辐射影响,不能有效的将器件相互隔离开来,容易导致通道内隔离度的下降,这会影响射频通道内电路的性能。
[0003]同时现有壳体大多为一体化结构,不具有分层可拆卸的结构,这样易导致电路的排布较为集中,电路间的区域划分不明确,对后续电路的排查和维修造成困难。
[0004]因此,如何让通信结构体在小型化的同时分层拆卸组装,并提高其空间利用率,以及保证壳体屏蔽性和壳体内电路的隔离度是本
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射频发送和接收结构体,解决现有技术中通信结构体体积大、隔离度低、屏蔽性能差,无法满足小型化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发送和接收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金属隔离层分隔而成的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上部腔体包括中频电路腔和供电腔,所述中频电路腔内设置有中频电路,所述供电腔内设置有为所述中频电路供电的供电电路,所述下部腔体包括一个射频接收通道和三个射频发射通道,以及与所述射频接收通道和射频发射通道连接的电源腔,所述射频接收通道内设置有射频接收电路,所述射频发射通道内设置有射频发射电路,所述电源腔内设置有为所述射频接收电路和射频发射电路供电的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和供电电路通过一个贯穿所述金属隔离层的贯穿接头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发送和接收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腔体内设置有可从所述上部腔体内拆卸分离的凹陷板,所述凹陷板上的金属隔离壁将所述凹陷板分割为所述中频电路腔,在所述凹陷板靠近所述供电腔的一侧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供电腔的缺口,所述金属隔离壁贴近所述射频发送和接收结构体的壳体侧壁的位置开设有接头孔,所述壳体侧壁上设置有中频输出接头,所述中频电路通过所述接头孔电连接所述中频输出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发送和接收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接收通道和射频发射通道为相互平行且具有间隔的直线型通道,所述射频接收通道远离所述壳体侧壁的一端为用于接收本振信号的本振接收端,靠近所述壳体侧壁的一端为射频接收端,且所述射频接收端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的接收接头电连接;所述射频发射通道远离所述壳体侧壁的一端为用于接收本振信号的本振接收端,靠近所述壳体侧壁的一端为射频输出端,且所述射频输出端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的输出接头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发送和接收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接收通道为Ka频段射频接收通道,且从所述本振接收端到所述射频接收端包括依次设置的倍频区、混频区、滤波区、放大区以及隔离区,在所述Ka频段射频接收通道的侧壁还开设有用于和所述电源电路电连接的电源通道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发送和接收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发射通道包括Ku频段射频发射通道、Ka频段射频发射通道以及X频段射频发射通道,所述每个射频发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屹信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