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包括咬合体、第一镊臂和第二镊臂,第一镊臂包括第一臂体、第一镊头和放电指示单元,放电指示单元设于第一臂体中,第一镊头设于第一臂体的一端,咬合体连接于第一臂体的另一端,第一镊头和放电指示单元电性连接,咬合体也和放电指示单元电性连接,第二镊臂包括第二臂体和第二镊头,第二臂体一端连接咬合体,另一端连接第二镊头,咬合体与第二镊头电性连接,咬合体采用金属导电体制成,第一镊臂和第二镊臂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构建方便,不但能够对电容进行安全无损伤带发光指示放电,而且给从业从员的检测电器带来便捷和高效。从员的检测电器带来便捷和高效。从员的检测电器带来便捷和高效。
A kind of discharge tweezers with luminous ind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
[0001]本技术涉及镊子,特别涉及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
技术介绍
[0002]电容是各种用电仪器和设备常用的器件,一经通电,就会存储电荷,在检修或测试过程中若事先不放电,若手碰触易使人受到电伤,或由此引起的二次损伤,故在检测电路时,对从业人员来说,通常对电路板上的电容,采用“先放电,再检修”的策略。当前给电容放电的工具普遍采用镊子、起子和导线等进行人为放电,特别是电容容量越大时,若采用直接放电方式,由于金属阻抗很小,电流相对较大,易烧蚀电路板和放电的工具,若采用专用的放电工具,携带不便,使用不经济。当前市场上缺少即能安全、无损伤、带发光指示,并且又便捷高效的放电工具。有鉴于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用于解决上述指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包括咬合体、第一镊臂和第二镊臂,所述第一镊臂包括第一臂体、第一镊头和放电指示单元,所述放电指示单元设于所述第一臂体中,所述第一镊头设于所述第一臂体的一端,所述咬合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臂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镊头和所述放电指示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咬合体也和所述放电指示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镊臂包括第二臂体和第二镊头,所述第二臂体一端连接所述咬合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镊头,所述咬合体与所述第二镊头电性连接,所述咬合体采用金属导电体制成,所述第一镊臂和所述第二镊臂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000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放电指示单元包括第一分压电阻、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镊头和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二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咬合体连接。
[000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放电指示单元包括第三限流电阻、第二放电电阻、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发光二极管和第六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限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镊头,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咬合体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放电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放电电阻另一端连接。
[000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镊臂还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镊头,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电指示单元,所述第二引脚的一端连接所述放电指示单元,另一端连接所述咬合体。
[000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镊臂还包括第三放电电阻,所述第三放电电阻分别与所述第二镊头和所述咬合体电性连接。
[001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镊臂还包括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第三引脚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镊头,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放电电阻,所述第四引脚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放电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咬合体。
[001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咬合体包括咬合部和连接于所述咬合部上的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连接所述第一臂体,所述第二开口部连接所述第二臂体。
[001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镊头和所述第二镊头上的护套。
[0013]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护套上设有由其一端向其内部深入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沿其深度方向排布的第一抱紧段、导向段和第二抱紧段,所述导向段的侧壁上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上设有磁铁。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在正常使用时,放电镊子的两个镊头搭在电容两引脚之间,形成一个放电回路,由于放电镊子内部有阻抗,可以消耗电容上的能量,不会烧蚀电路板,另外手接触位置是位于绝缘的镊瓣处,对人体也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并且在放电时并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以提供警示,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放电镊子,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构建方便,不但能够对电容进行安全无损伤带发光指示放电,而且给从业从员的检测电器带来便捷和高效。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的放电指示单元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的放电指示单元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的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的护套的总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咬合体1;第一臂体2;第一镊头3;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放电指示单元6;第一分压电阻7;第一限流电阻8;第二限流电阻9;第一发光二极管10;第二发光二极管11;第三限流电阻12;第二放电电阻13;第三发光二极管14;第四发光二极管15;第五发光二极管16;第六发光二极管17;第二臂体18;第二镊头19;第三放电电阻20;第三引脚21;第四引脚22;护套23;容纳腔24;第一抱紧段25;导向段26;安置槽27;磁铁28;第二抱紧段29。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包括咬合体1、第一镊臂和第二镊臂18,所述第一镊臂包括第一臂体2、第一镊头3和放电指示单元6,所述放电指示单元6设于所述第一臂体2中,所述第一镊头3设于所述第一臂体2的一端,所述咬合体1连接于所述第一臂体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镊头3和所述放电指示单元6电性连接,所述咬合体1也和所述放电指示单元6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镊臂18包括第二臂体和第二镊头19,所述第二臂体一端连接所述咬合体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镊头19,所述咬合体1与所述第二镊头19电性连接,所述咬合体1采用金属导电体制成,所述第一镊臂和所述第二镊臂18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在正常使用时,放电镊子的两个镊头搭在电容两引脚之间,形成一个放电回路,由于放电镊子内部有阻抗,可以消耗电容上的能量,不会烧蚀电路板,另外手接触位置是位于绝缘的镊瓣处,对人体也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并且在放电时并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以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咬合体、第一镊臂和第二镊臂,所述第一镊臂包括第一臂体、第一镊头和放电指示单元,所述放电指示单元设于所述第一臂体中,所述第一镊头设于所述第一臂体的一端,所述咬合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臂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镊头和所述放电指示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咬合体也和所述放电指示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镊臂包括第二臂体和第二镊头,所述第二臂体一端连接所述咬合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镊头,所述咬合体与所述第二镊头电性连接,所述咬合体采用金属导电体制成,所述第一镊臂和所述第二镊臂采用绝缘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指示单元包括第一分压电阻、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镊头和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二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咬合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发光指示的放电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指示单元包括第三限流电阻、第二放电电阻、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发光二极管和第六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限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镊头,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咬合体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杨,胡正国,钟美文,李斯宇,耿艺佳,张豹,
申请(专利权)人:彭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