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水下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983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水下加药装置。所述水污染治理用水下加药装置包括顶部设为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开设有搅拌腔和运作腔,所述搅拌腔位于所述运作腔的上方,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引导管,两个所述引导管均与所述搅拌腔相连通,所述箱体的上方设有圆筒,所述圆筒内开设有两个储药腔,所述圆筒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出料口一,两个所述出料口一均与对应的所述储药腔相连通,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污染治理用水下加药装置具有能够加快药粉扩散速度,能使清水与药粉之间混合均匀,提高药液与污水混合度的优点。点。点。

An underwater dosing device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水下加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污染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水下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丧失了原来使用功能的水简称为污水。主要是生活上使用后的水,其含有有机物较多,在污水的治理过程中,会有较多的步骤,包括过滤、沉淀、pH值调整和药物杀菌等步骤,而在药物杀菌过程中,人们多是直接将配比好的药粉直接从上而下的加入一定比例的清水中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的药液直接倒入污水内,从而达到杀菌目的。
[0003]然而,这种传统的加药方式在使用发现,由于药粉是从清水的顶部倒入,并且大多是一次性倾倒完毕,这就导致药粉扩散到清水底部的时间较长,降低了药液的制取速度,从而导致污水治理效率较慢,并且,一次性的倾倒药粉,容易使药粉在清水中结块,使得药液中含有较多的块状物,也会导致药粉分布不均匀,不能很好的与清水充分混合,进而在药液进入污水时降低了药液的杀菌效果。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水污染治理用水下加药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加快药粉扩散速度,能使清水与药粉之间混合均匀,提高药液与污水混合度的水污染治理用水下加药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水污染治理用水下加药装置包括:顶部设为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开设有搅拌腔和运作腔,所述搅拌腔位于所述运作腔的上方,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引导管,两个所述引导管均与所述搅拌腔相连通,所述箱体的上方设有圆筒,所述圆筒内开设有两个储药腔,所述圆筒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出料口一,两个所述出料口一均与对应的所述储药腔相连通,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安装有环套,所述圆筒贯穿所述环套并与所述环套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环套上开设有两个出料口二,两个所述出料口二均与对应的所述出料口一相连通,所述搅拌腔 内设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顶端贯穿所述盖板并与所述盖板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杆,所述运作腔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泵体,所述箱体的下方设有布液管,所述布液管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管,所述泵体的进液口上固定安装有进液管的一端,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搅拌腔相连通,所述布液管上固定安装有连通管,所述泵体的出液口上固定安装有出液管的一端,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连通管内并与所述连通管的内壁转动密封连接,且所述出液管贯穿所述运作腔的底部。
[0007]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与所述圆筒固定连接,所述圆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加药斗,两个所述加药斗均与对应的所
述储药腔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齿轮一,所述环套上固定套设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一与所述齿轮二相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与所述中心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与所述搅拌腔相连通。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支管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水孔。
[0011]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的输出轴所述连通管上均固定套设有齿轮三,两个所述齿轮三相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钣金连接件。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水污染治理用水下加药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水下加药装置,通过设置的出料口一与出料口二之间的配合,并在环套的旋转下,便可将药粉一点一点的加入清水内混合,从而能够提高药粉与清水之间的充分混合率,避免了因药粉一次性倒入过多而导致出现结块的现象,保证了药液的杀菌性能,然后利用两个可以在污水内旋转的支管,以及其上设置的多个透水孔,将充分混合的药液贯穿式的通入污水内部,从而能够在搅拌状态下与整体污水之间进行最大限度上的混合工作,这样便可使药液与污水之间的混合更加充分,有效提高了对污水治理的杀菌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水污染治理用水下加药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箱体;2、搅拌腔;3、运作腔;4、盖板;5、引导管;6、圆筒;7、储药腔;8、出料口一;9、支撑架;10、环套;11、出料口二;12、电机一;13、齿轮一;14、齿轮二;15、中心杆;16、搅拌杆;17、泵体;18、布液管;19、支管;20、进液管;21、连通管;22、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水污染治理用水下加药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水污染治理用水下加药装置包括:顶部设为开口的箱体1,箱体1内开设有搅拌腔2和运作腔3,在箱体1的外侧开设有与运作腔3连通的检修口,且在检修口内设有检修门,这样便可对应着其内部的泵体17,以方便后续对其进行检修维护,搅拌腔2位于运作腔3的上方,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4,盖板4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引导管5,两个引导管5均与搅拌腔2相连通,箱体1的上方设有圆筒6,圆筒6内开设有两个储药腔7,储药腔7的底部内壁形似沙漏外形,从而能够使其内部的药粉顺利的流出,圆筒6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出料口一8,两个出料口一8均与对应的储药腔7相连通,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9,支撑架9上
转动安装有环套10,圆筒6贯穿环套10并与环套10的内壁转动连接,圆筒6的外部与环套10的内壁为接触式的转动状态,二者贴合紧密,环套10上开设有两个出料口二11,两个出料口二11均与对应的出料口一8相连通,出料口二11的口径略大于出料口一8的口径,这样便使得药粉的流出更加顺利,搅拌腔 2内设有中心杆15,中心杆15的顶端贯穿盖板4并与盖板4转动连接,中心杆15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杆16,运作腔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泵体17,箱体1的下方设有布液管18,布液管18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管19,两个支管19为对称设计,以保证药液流出的均匀度,泵体17的进液口上固定安装有进液管20的一端,进液管20的另一端与搅拌腔2相连通,布液管18上固定安装有连通管21,泵体17的出液口上固定安装有出液管22的一端,出液管22的另一端延伸至连通管21内并与连通管21的内壁转动密封连接,二者通过密封轴承形成转动密封关系,从而保证药液不会溢出,且出液管22贯穿运作腔3的底部。
[0021]盖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顶端均与圆筒6固定连接,圆筒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加药斗,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水下加药装置,包括顶部设为开口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开设有搅拌腔和运作腔,所述搅拌腔位于所述运作腔的上方,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引导管,两个所述引导管均与所述搅拌腔相连通,所述箱体的上方设有圆筒,所述圆筒内开设有两个储药腔,所述圆筒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出料口一,两个所述出料口一均与对应的所述储药腔相连通,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安装有环套,所述圆筒贯穿所述环套并与所述环套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环套上开设有两个出料口二,两个所述出料口二均与对应的所述出料口一相连通,所述搅拌腔 内设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顶端贯穿所述盖板并与所述盖板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杆,所述运作腔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泵体,所述箱体的下方设有布液管,所述布液管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管,所述泵体的进液口上固定安装有进液管的一端,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搅拌腔相连通,所述布液管上固定安装有连通管,所述泵体的出液口上固定安装有出液管的一端,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连通管内并与所述连通管的内壁转动密封连接,且所述出液管贯穿所述运作腔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巍卓惠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晨源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