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运输提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74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米运输提升机,包括提升仓、进料装置和输送管,输送管安装在提升仓的左侧上端并与提升仓内部连通,进料装置安装在提升仓的左侧下端,提升仓内设有提升装置,进料装置包括阀板、复位弹簧、L型的进料管和推杆,进料管的下端与提升仓连通,进料管靠近连通处开设有条形插孔,阀板下半部分穿过条形插孔置于进料管中,上半部分置于出料管上方,推杆滑动插接在提升仓的侧壁上,且一端与阀板的上端右侧相抵触,复位弹簧置于推杆的下方,且两端分别与一阀板和提升仓外侧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控制每次大米的进料量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进料过多,减少浪费。减少浪费。减少浪费。

A rice transportation hoi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米运输提升机


[0001]本技术涉及大米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大米运输提升机。

技术介绍

[0002]前我国加工高精度等级的大米主要包括以下流程:稻谷、清理、去石、砻谷、谷糙分离、糙米精选、多级轻碾、白米分级、多级抛光、白米精选、色选提纯、包装以及入库,在大米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将大米从低处提升至高处,其提升设备大多采用提升机,市场上大米用提升机基本采用皮带传动装置,这种皮带传动装置是在皮带外侧面固定连接多个畚斗,皮带轮转动,带动皮带运动,从而带动畚斗运动,皮带一侧的畚斗从下向上运动,将谷物从低处提升至高处,将谷物从卸料口卸出。
[0003]如申请号为CN201821671780.2所述的“一种新型大米加工用提升机”中,在皮带上固定多个收集盒,并在下端开设进料口,利用进料口的调节式大米输送斗结构,来能控制进料的量,装有大米的收集盒随传送带向上移动,当收集盒越过最上方时,收集盒逐渐翻转,将乘装的大米倒入输送管内;但是调节式大米输送斗结构只能手动去控制,且比较难控制大米的进料量,进料量过多,会导致收集盒无法全部承载,会导致大米落到收集盒之外的地方,导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米运输提升机,能够自动控制每次大米的进料量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进料过多,减少浪费。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大米运输提升机,包括提升仓、进料装置和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安装在提升仓的左侧上端并与提升仓内部连通,所述进料装置安装在提升仓的左侧下端并与提升仓内部连通,所述提升仓内设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将进料装置中的物料抬升并倒入输送管中,所述进料装置包括阀板、复位弹簧、L型的进料管和推杆,所述进料管的截面为矩形,所述进料管的下端与提升仓连通,所述进料管靠近连通处开设有条形插孔,所述阀板下半部分穿过条形插孔置于进料管中且可封闭进料管,上半部分置于出料管上方,所述阀板的中部前后两侧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条形插孔的前后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推杆滑动插接在提升仓的侧壁上且可左右滑动,所述推杆的一端与阀板的上端右侧相抵触,另一端置于提升仓内并可在某一时刻与提升装置相抵触,所述复位弹簧置于推杆的下方,且一端与阀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提升仓外侧壁固定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多个抬升槽和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传送轮,两个传送轮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抬升槽固定在传送带上且均匀分布,所述抬升槽可在某一时刻与推杆置于提升仓内的一端相抵触。
[0007]优选地,所述抬升槽的上侧和左侧开口,所述抬升槽的左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倾斜的引导板,且在转轴处设有扭簧,所述引导板可封闭抬升槽的左侧,且在封闭时引导板高于抬升槽,所述抬升槽的前后两侧的左端均固定有薄膜,所述薄膜的自由端与引导板固
定连接,所述引导板绕转轴转动到某一时刻时可与出料管相抵触,所述引导板可封闭抬升槽左侧。
[0008]优选地,所述出料管与提升仓的连接处还设有压杆,所述压杆能在某一时刻与引导板的上端相抵触,所述压杆的长度远小于引导板的宽度。
[0009]优选地,所述提升仓的底部安装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可沿提升仓前侧推拉。
[00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在进料装置中倒入需运输的大米,此时隔板封闭出料管,大米无法流入抬升槽,启动提升装置,使传送带顺时针带动抬升槽运动,第一个抬升槽抵触并挤压推杆,会使阀板逆时针转动,大米侧从阀板与出料管的间隙中流出并流进第二个抬升槽中,第一个抬升槽继续上升直至不再挤压推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阀板复位,封闭出料管,以此可使每次大米的进料量都在一个合适的范围,避免过多的大米流进,堵塞提升装置或者从间隙中落到提升仓中,导致浪费,另外带装有大米的抬升槽向上移动到出料口附近时,抬升槽的引导板的上端会与压杆相抵触,并开始逆时针运动,直至上端与出料管管口相抵触,此时抬升槽的左侧打开,其中的大米沿引导板流入输送管内,且在薄膜的作用下,不会向两侧流出,同时因为压杆的长度远小于引导板的宽度,所以压杆也不会阻碍大米进入输送管,以此可在出料时,减少大米落入输送管的高度差,控制大米平稳快速地进入输送管内,减少浪费;控制传送带的运动速度,当大米全部流入输送管时,引导板刚好脱离输送管和压杆,在扭簧的作用下,引导板复位,封闭抬升槽的左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提升机结构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提升机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A位置的放大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B位置的放大图;
[001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抬升槽的结构图。
[0017]上述附图中:提升仓1、出料管2、进料管3、传送轮4、收集盒5、阀板6、复位弹簧7、推杆8、引导板9、薄膜10、压杆11、抬升槽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大米运输提升机,包括提升仓1、进料装置和输送管,输送管安装在提升仓1的左侧上端并与提升仓1内部连通,进料装置安装在提升仓1的左侧下端并与提升仓1内部连通,提升仓1内设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用于将进料装置中的物料抬升并倒入输送管中。
[0020]进料装置包括阀板6、复位弹簧7、L型的进料管3和推杆8,进料管3的截面为矩形,进料管3的下端与提升仓1连通,进料管3靠近连通处开设有条形插孔,阀板6下半部分穿过条形插孔置于进料管3中且可封闭进料管3,上半部分置于出料管2上方,阀板6的中部前后两侧均设有转轴,转轴与条形插孔的前后两侧壁转动连接,条形插孔的尺寸可以让阀板6绕转轴摆动,从而打开或者关闭进料管3,推杆8滑动插接在提升仓1的侧壁上且可左右滑动,
推杆8的一端与阀板6的上端右侧相抵触,另一端置于提升仓1内并可在某一时刻与提升装置相抵触,复位弹簧7置于推杆8的下方,且一端与阀板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提升仓1外侧壁固定连接;提升装置能间歇性地抵触挤压推杆8并使其向左滑动(具体工作原理在下文描述),带动阀板6在条形插孔内摆动从而间歇性地打开出料管3,之后阀板3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关闭进料管3,使大米每次流入的量都控制在的合适的范围内,避免过多的大米流进,堵塞提升装置或者从间隙中落到提升仓1中,导致浪费。
[0021]提升装置包括多个抬升槽12和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传送轮4,两个传送轮4通过传送带连接,抬升槽12固定在传送带上且均匀分布,抬升槽12可在某一时刻与推杆8置于提升仓1内的一端相抵触并推动8向左侧移动,抬升槽12的上侧和左侧开口,抬升槽12的左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倾斜的引导板9,且在转轴处设有扭簧,引导板9可封闭抬升槽12的左侧,且在封闭时引导板9高于抬升槽12,抬升槽12的前后两侧的左端均固定有薄膜10,薄膜10的自由端与引导板9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运输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仓、进料装置和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安装在提升仓的左侧上端并与提升仓内部连通,所述进料装置安装在提升仓的左侧下端并与提升仓内部连通,所述提升仓内设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将进料装置中的物料抬升并倒入输送管中,所述进料装置包括阀板、复位弹簧、L型的进料管和推杆,所述进料管的截面为矩形,所述进料管的下端与提升仓连通,所述进料管靠近连通处开设有条形插孔,所述阀板下半部分穿过条形插孔置于进料管中且可封闭进料管,上半部分置于出料管上方,所述阀板的中部前后两侧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条形插孔的前后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推杆滑动插接在提升仓的侧壁上且可左右滑动,所述推杆的一端与阀板的上端右侧相抵触,另一端置于提升仓内并可在某一时刻与提升装置相抵触,所述复位弹簧置于推杆的下方,且一端与阀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提升仓外侧壁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运输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春霞朱波
申请(专利权)人:当阳市民天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