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自捕式海参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513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自捕式海参礁,包括水下收集部和水上作业部,所述水下收集部包括海参礁主体和信息采集系统,所述水上作业部包括通过抽吸管道与捕捞管道相连接的抽吸水泵,抽吸水泵连接有漏斗,所述水上作业部还包括信息控制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牧场建设技术领域,该智能自捕式海参礁,无需人工潜水捕捞,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并且捕捞过程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可适用多种自然水域地理情况,实施全天候捕捞作业。将氧气的流动作为推动饵料或药物输送的动力,定时自动投送饵料,无需人工喂养,促进海参生长,控制海参病害。病害。病害。

Intelligent self trapping sea cucumber ree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自捕式海参礁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牧场建设
,具体为一种智能自捕式海参礁。

技术介绍

[0002]海参养殖是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水产养殖产业,养殖产值不断增大,海参的人工养殖除了小部分为在自然水域增养殖外,其余大部分养殖分布于沿海有适合水力条件的潮间带围堰养殖和滩涂地区池塘养殖,随着养殖面积逐步扩大,沿海地区适合海参人工养殖的地域面积逐步减少,可新增海参养殖地域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较为紧张,同时,随着养殖面积的大幅增加,海参苗种的需求量大幅攀升,急需海参育苗场的大量建设。
[0003]现有的海参的人工养殖时,需要人工喂饵,不能定时定量的科学化养殖,并且无法监测海参的生长状态,同时,最具问题的是,在捕捞时需要人工下海捕捞,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是,捕捞效率低下,捕捞时间及条件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自捕式海参礁,解决了海参养殖过程中无法科学养殖和自动捕捞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自捕式海参礁,包括水下收集部和水上作业部,所述水下收集部包括海参礁主体、连接于海参礁主体上的捕捞管道和供养管道,所述水上作业部包括通过抽吸管道与捕捞管道相连接的抽吸水泵,所述抽吸水泵上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插接于过滤组件上,所述水上作业部还包括定时投饵器和供氧泵,所述投饵器和供氧泵的输出端均通过供给管道与供养管道相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海参礁主体的外表面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海参礁主体的上表面为波浪曲面,所述海参礁主体的内腔底面为弧形面,是海参礁主体的外侧壁底面为锯齿面,所述海参礁主体的侧壁设置有入口。
[0007]优选的,所述入口为喇叭形,所述入口的小口径端设置于海参礁主体的外侧面,所述入口的大口径端设置于海参礁主体的内侧面。
[0008]优选的,所述入口的数量为4个,分布于所述海参礁主体的侧壁四面。
[0009]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漏斗,所述漏斗的上方设置有筛网,所述漏斗的下方连通有排液管。
[0010]优选的,所述水下收集部还包括信息采集系统,所述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和采集组件,所述数据采集器电连接有太阳能供电组件和定位器,所述数据采集器电连接有数据传输单元;
[0011]所述水上作业部还包括信息控制处理系统,所述信息控制处理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定时投饵器和供氧泵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电连
接有数据接收单元,所述数据接收单元与数据传输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数据存储器和处理器。
[0012]优选的,所述采集组件包括设置于内侧壁的水下摄像头、流速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盐度传感器、氨氮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所述水下摄像头、流速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盐度传感器、氨氮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分别与数据采集器电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和太阳能供电组件固接于供养管道的上方、且突出于水平面。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自捕式海参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智能自捕式海参礁,无需人工潜水捕捞,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并且捕捞过程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可适用多种海洋地理情况,实施全天候捕捞作业。将氧气的流动作为推动饵料或药物输送的动力,定时自动投送饵料,无需人工喂养,促进海参生长,控制海参病害。时刻检测海参的生长状态和水的流速、水温、盐度值、氨氮含量以及水的PH数值,保证海参生长环境处于健康态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海参礁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原理框图。
[0019]图中:1、海参礁主体,2、捕捞管道,3、供养管道,4、数据采集器,5、太阳能供电组件,6、抽吸管道,7、供给管道,8、定时投饵器,9、供氧泵,10、抽吸水泵,11、输送管,12、筛网,13、漏斗,14、排液管,15、条形凹槽,16、水下摄像头,17、波浪曲面,18、流速传感器,19、入口,20、水温传感器,21、盐度传感器,22、氨氮传感器,23、PH值传感器,24、弧形面,25、锯齿面,26、数据传输单元,27、数据接收单元,28、控制器,29、发电机,30、数据存储器,31、处理器,32、定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0022]实施例:
[0023]由图1

3可知,一种智能自捕式海参礁:
[0024]包括水下收集部和水上作业部;水上作业部可设置于陆地或船上。
[0025]水下收集部包括海参礁主体1、连接于海参礁主体1上的捕捞管道2和供养管道3;
[0026]海参礁主体1的材料主要为混凝土与玻璃纤维以及PVC纤维复合而成,具备质量轻、强度高和耐久度高的优点。
[0027]水上作业部包括通过抽吸管道6与捕捞管道2相连接的抽吸水泵10,抽吸水泵10上连通有输送管11,输送管11的一端插接于过滤组件上;过滤组件包括漏斗13,漏斗13的上方设置有筛网12,漏斗13的下方连通有排液管14;
[0028]启动抽吸水泵10,负压作用在抽吸管道6和捕捞管道2内,海参礁主体1内的海参通过捕捞管道2和抽吸管道6以及输送管11输送至漏斗13内,并由筛网12将海参筛选,水通过排液管14回流至自然水域。采用这种结构设计,可在连接抽吸管道6和捕捞管道2后,直接进行自动捕捞,无需人工潜水捕捞,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并且捕捞过程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只要水域地质条件允许,超过35米以外的深水区均可实施全天候捕捞作业。
[0029]水上作业部还包括定时投饵器8和供氧泵9,投饵器8和供氧泵9的输出端均通过供给管道7与供养管道3相连通,控制器28同时启动定时投饵器8和供氧泵9,饵料在氧气的流动的情况下,通过供给管道7和供养管道3输送至海参礁主体1内;
[0030]通过供氧泵9和定时投饵器8的组合式设计,在输送氧气的同时,将氧气的流动作为推动饵料输送的动力,定时自动投送饵料,无需人工喂养,促进海参生长。并且,在需要施加药物治疗海参时,也可直接将药物放入至定时投饵器8内,将药物输送至海参礁主体1内,控制海参病害。
[003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海参礁主体1的外表面设有条形凹槽15,海参礁主体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自捕式海参礁,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下收集部和水上作业部;所述水下收集部包括海参礁主体(1)、连接于海参礁主体(1)上的捕捞管道(2)和供养管道(3);所述水上作业部包括通过抽吸管道(6)与捕捞管道(2)相连接的抽吸水泵(10),所述抽吸水泵(10)上连通有输送管(11),所述输送管(11)的一端插接于过滤组件上;所述水上作业部还包括定时投饵器(8)和供氧泵(9),所述投饵器(8)和供氧泵(9)的输出端均通过供给管道(7)与供养管道(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捕式海参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参礁主体(1)的外表面设有条形凹槽(15),所述海参礁主体(1)的上表面为波浪曲面(17),所述海参礁主体(1)的内腔底面为弧形面(24),是海参礁主体(1)的外侧壁底面为锯齿面(25),所述海参礁主体(1)的侧壁设置有入口(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自捕式海参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19)为喇叭形,所述入口(19)的小口径端设置于海参礁主体(1)的外侧面,所述入口(19)的大口径端设置于海参礁主体(1)的内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自捕式海参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19)的数量为4个,分布于所述海参礁主体(1)的侧壁四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捕式海参礁,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漏斗(13),所述漏斗(13)的上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延发孙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钓鱼岛海洋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