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分料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29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生分料带,涉及花生分料技术领域。包括分料外框,所述分料外框内侧活动连接有分流传送轴,所述分流传送轴外侧传动连接有隔条传送带,所述隔条传送带之间固定连接有物料推动板,所述分料外框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导板,所述分料外框顶端固定连接有分流隔板,所述隔条传送带一端传动连接有从动传送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隔条传送带的设置,利用隔条传送带之间的空隙对花生仁进行筛选,同时利用分料传送电机带动隔条传送带进行攀升,配合物料推动板带动隔条传送带上的花生仁放置在隔条传送带上方一同上升,不会卡在传送带空隙中,同时将分料和传送结合起来,使得筛选后的花生能够自然脱离。后的花生能够自然脱离。后的花生能够自然脱离。

A peanut dividing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生分料带


[0001]本技术涉及花生分料
,具体为一种花生分料带。

技术介绍

[0002]刚刚完成粗加工的花生往往各种大小混在一起,而要完成进一步加工需要将不同大小的花生分离开,用于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而传统的花生分离装置通过具有不同尺寸筛孔的多层筛网进行分离,通过强烈的震动使得花生通过筛孔,而分离后的花生较难取出,且可能卡在筛孔中。因此开发一种花生分料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生分料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花生分料带,包括分料传送带,所述分料传送带包括分料外框,所述分料外框内侧活动连接有分流传送轴,所述分流传送轴外侧传动连接有隔条传送带,所述隔条传送带之间固定连接有物料推动板,所述分料外框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导板,所述分料外框顶端固定连接有分流隔板,所述隔条传送带一端传动连接有从动传送轴,所述从动传送轴两侧和出料斜坡转动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分料外框一侧固定连接有分料传送电机,所述分料传送电机输出端连通至分料外框内侧,且所述分料传送电机输出端和分流传送轴转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分料外框一侧固定连接有余料传送带,所述余料传送带包括余料泄露坡,所述余料泄露坡两侧固定连接有侧边下落通道,所述侧边下落通道底端固定连接有放料斗。
[0007]优选的,所述侧边下落通道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侧固定连接有提升支架,所述提升支架一侧固定连接有余料排出板,所述提升支架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余料阻拦板。
[0008]优选的,所述提升支架顶端固定连接有放料支撑架,且所述放料支撑架一侧和出料斜坡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提升支架内侧转动连接有提升传送带,所述提升支架一侧固定连接有提升电机,且所述提升电机输出端和提升传送带转动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该花生分料带,通过隔条传送带的设置,利用隔条传送带之间的空隙对花生仁进行筛选,同时利用分料传送电机带动隔条传送带进行攀升,配合物料推动板带动隔条传送带上的花生仁放置在隔条传送带上方一同上升,不会卡在传送带空隙中,同时将分料和传送结合起来,使得筛选后的花生能够自然脱离。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等轴侧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拉伸图。
[0015]图中:1、分料传送带;101、进料导板;102、分流隔板;103、物料推动板;104、隔条传送带;105、出料斜坡;106、分料传送电机;107、分流传送轴;108、分料外框;2、余料传送带;201、余料泄露坡;202、侧边下落通道;203、放料斗;204、提升传送带;205、余料阻拦板;206、提升支架;207、余料排出板;208、放料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19]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花生分料带,包括分料传送带1,分料传送带1包括分料外框108,分料外框108内侧活动连接有分流传送轴107,分流传送轴107外侧传动连接有隔条传送带104,在本实施例中,隔条传送带104由数条较窄的传送带构成,并均匀分布在分流传送轴107上,从而在隔条传送带104之间留下均匀的空隙。需要注意的是,该空隙的尺寸和所要筛选的花生仁尺寸一致,因此大于该尺寸的花生仁会会隔条传送带104所挡住,尺寸小于该空隙的花生仁则会自空隙中落下。而在各个隔条传送带104之间固定连接有物料推动板103,在本实施例中,物料推动板103高度略超过隔条传送带104顶端,且具有一定的弹性。需要注意的是,隔条传送带104的运行方向为斜上上方,并从分料外框108内部伸出,因此在隔条传送带104和分料外框108的交界处,隔条传送带104顶端和分料外框108内侧相接触,确保分料外框108上放置的花生不会从两者的衔接处漏出。分料外框108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导板101,分料外框108顶端固定连接有分流隔板102,在本实施例中,分流隔板102一侧互相接触,从而占据了分料外框108的整个截面,对自分料外框108该侧流下的花生仁进行截流,而分流隔板102的另一侧两两一队进行收束,从而形成数个进料通道,且上述进料通道和隔条传送带104的空隙一一对应,使得花生仁能够被排列成较细的队列被隔条传送带104搬运,使得花生仁能够充分和隔条传送带104中的空隙相接
触,从而使得比较小的花生仁能够被充分分离。隔条传送带104一端传动连接有从动传送轴,从动传送轴两侧和出料斜坡105转动连接。当隔条传送带104被抬升至出料斜坡105处时,花生仁已经被充分分离,剩下的尺寸合格的花生仁通过出料斜坡105被导向一侧。
[0021]分料外框108一侧固定连接有分料传送电机106,分料传送电机106输出端连通至分料外框108内侧,且分料传送电机106输出端和分流传送轴107转动连接。通过分料传送电机106的运行,带动分流传送轴107转动。分料外框108一侧固定连接有余料传送带2,余料传送带2包括余料泄露坡201,在本实施例中,漏下的尺寸较小的花生仁都被被余料泄露坡201接住,且余料泄露坡201顶端向两边倾斜,使得小花生仁可以向两边滑动。而余料泄露坡201的一端和分料外框108相接触,使得余料只能向两侧滑动。余料泄露坡201两侧固定连接有侧边下落通道202,侧边下落通道202底端固定连接有放料斗203。在本实施例中,放料斗203底端设置由开合门,可以将余料暂时储存在放料斗203中。侧边下落通道202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内侧固定连接有提升支架206,提升支架206一侧固定连接有余料排出板207,提升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分料带,包括分料传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传送带(1)包括分料外框(108),所述分料外框(108)内侧活动连接有分流传送轴(107),所述分流传送轴(107)外侧传动连接有隔条传送带(104),所述隔条传送带(104)之间固定连接有物料推动板(103),所述分料外框(108)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导板(101),所述分料外框(108)顶端固定连接有分流隔板(102),所述隔条传送带(104)一端传动连接有从动传送轴,所述从动传送轴两侧和出料斜坡(105)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生分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外框(108)一侧固定连接有分料传送电机(106),所述分料传送电机(106)输出端连通至分料外框(108)内侧,且所述分料传送电机(106)输出端和分流传送轴(107)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生分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外框(108)一侧固定连接有余料传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轶凡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老街口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