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驱体转化制备连续陶瓷纤维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9121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先驱体转化制备连续陶瓷纤维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熔融纺丝机、不熔化处理箱、高温烧成炉以及收丝机;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将先驱体聚合物加入熔融纺丝机中,通过控制熔融纺丝温度、氮气流速和出丝口口径进行熔融纺丝,纺出的先驱体纤维从出丝口进入不熔化处理设备,经牵伸和绕丝,使先驱体纤维从不熔化处理设备最左端绕至最右端,过程中通过控制两个不熔化处理设备的温度、并通入臭氧和紫外灯管辐照实现先驱体纤维的不熔化处理;之后进入高温烧成设备进行高温烧成,最后使用收丝机收集得到连续先驱体陶瓷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连续陶瓷纤维直径可调可控,纤维缺陷少强度高,连续陶瓷纤维的获得是连续完成的。连续陶瓷纤维的获得是连续完成的。连续陶瓷纤维的获得是连续完成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先驱体转化制备连续陶瓷纤维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先驱体转化陶瓷纤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先驱体转化制备连续陶瓷纤维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连续硅基陶瓷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抗氧化、与陶瓷基符合材料优良好的相容性等特点,通常用作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以解决陶瓷基体的脆性问题,是目前航空航天、军事武器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增强体材料之一。
[0003]目前,制备连续硅基陶瓷纤维的方法主要为先驱体转化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先驱体的合成,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和高温烧成四大工序。但现有的技术存在不熔化处理时间长或不熔化处理设备价格昂贵、处理效率低、制备工艺很难实现连续等问题。如申请号为201010280856.0的专利《连续碳化硅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生产装置》公开了一种连续碳化硅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不熔化处理升温速率10~50℃/h,因此升至聚碳硅烷纤维不熔化处理的目标温度需要很长的时间,且升至目标温度后保温长达3~50小时。其效率不仅低,且由于处理时间长使其很难实现工艺工程的连续性。申请号为2017114480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先驱体转化制备连续陶瓷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纺丝设备(1)、不熔化处理设备(2)、高温烧成设备(3)和收丝设备(4);纺丝设备(1)包括高压气瓶(1.1)、控温箱(1.12)和纺丝机;纺丝机包括纺丝筒(1.5)、保温筒和出丝口(1.10),纺丝筒(1.5)底部设置有出丝口(1.10),纺丝筒(1.5)外侧面套装有保温筒,保温筒包括从内到外设置的保温内壁(1.9)、电阻丝(1.8)、热电偶(1.7)和保温外壁(1.6);控温箱(1.12)与电阻丝(1.8)、热电偶(1.7)电连接;高压气瓶(1.1)通过气体导管(1.4)连接至纺丝筒(1.5);不熔化处理设备(2)由两个左右相通的箱体(2.8)组成,两个箱体(2.8)内部布置有多根垂直固定于箱体(2.8)后壁的导丝杆(2.4),所有导丝杆(2.4)端部相连后呈正/余弦波形;在不熔化处理设备(2)顶部的左侧或右侧边缘位置设置有通孔,纺丝筒(1.5)的出丝口(1.10)由上至下伸入箱体(2.8)通孔;高温烧成设备(3)包括炉膛(3.2)、石英管(3.3);炉膛(3.2)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石英管(3.3),石英管(3.3)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进气口和法兰出气口;通过炉膛(3.2)为进入石英管(3.3)内的纤维提供高温烧成条件;收丝设备(4)包括金属箱(4.4)和安装于金属箱(4.4)上的可伸缩导丝杆(4.2)、收丝筒(4.1)和调速器(4.3),可伸缩导丝杆(4.2)位于收丝筒(4.1)上方,调速器(4.3)连接至收丝筒(4.1)的转轴,通过调速器(4.3)控制收丝筒(4.1)的收丝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驱体转化制备连续陶瓷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2.8)内部的其中两根导丝杆(2.4)设置于靠近通孔位置处,从出丝口(1.10)流出的先驱体纤维从靠近通孔的两根导丝杆(2.4)之间穿出后,先驱体纤维在其余导丝杆(2.4)的导向支撑作用下沿正/余弦波路线从不熔化处理设备(2)一侧设置的导丝杆绕至另一侧的导丝杆;先驱体纤维经不熔化处理设备(2)伸入高温烧成设备(3)高温烧成:纤维从石英管(3.3)的法兰进气口伸入,经高温区域烧成后从另一端的法兰出气口牵出;再经可伸缩导丝杆(4.2)环绕至收丝筒(4.1)上,通过收丝筒(4.1)转动为纤维提供牵引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驱体转化制备连续陶瓷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的不熔化处理设备(2):在两个箱体(2.8)后壁均布有多根加热管(2.3),通过两个控温箱分别控制箱体(2.8)温度;在两个箱体(2.8)内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金属筛网(2.7),金属筛网(2.7)靠近后壁设置的加热管(2.3)布置;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军李晓鸿罗小雨鲍之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