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耀锋专利>正文

一种低损耗的直流无刷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97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损耗的直流无刷电机,涉及直流无刷电机技术领域,包括直流无刷电机本体,所述直流无刷电机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强度壳体机构,所述强度壳体机构包括竖槽板,所述强度壳体机构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减振柱机构,所述减振柱机构包括伸缩减振环机构,所述连接盘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除尘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启动马达工作带动扇叶组转动,加速左侧的空气进入到内管中,吸附球、小吸附六边环和大吸附六边环形成框架吸附结构,将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吸附消除,活性炭板进一步吸附,解决灰尘在进入到转动缝隙后,增加了转动的摩擦力,导致能耗变大的问题,达到除尘净化,减少灰尘干扰转动,提高能量转化率的效果。转化率的效果。转化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损耗的直流无刷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直流无刷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低损耗的直流无刷电机。

技术介绍

[0002]无刷直流电机由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无刷电机是指无电刷和换向器(或集电环)的电机,又称无换向器电机,无刷直流电机具有响应快速、较大的起动转矩、从零转速至额定转速具备可提供额定转矩的性能,应用十分广泛,如汽车、工具、工业工控、自动化以及航空航天等等。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技术的直流无刷电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是固定在设备某一处的,在设备受到晃动后,容易引起直流无刷电机产生共振,使得直流无刷电机的转动受到影响,转动不平稳,额定转矩下降,电能消耗较大;
[0004]2、现有技术的直流无刷电机在受到外部较大载荷力的撞击后,外壳容易出现变形扭曲,使得转动出现卡顿,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内部结构受损,同时内部长时间会积聚灰尘,灰尘在进入到转动缝隙后,增加了转动的摩擦力,导致能耗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损耗的直流无刷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低损耗的直流无刷电机,包括直流无刷电机本体,所述直流无刷电机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强度壳体机构,所述强度壳体机构包括竖槽板,所述竖槽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球形连接块。
[0008]所述强度壳体机构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减振柱机构,所述减振柱机构包括伸缩减振环机构,所述伸缩减振环机构包括梯台。
[0009]所述连接盘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小吸附六边环,所述小吸附六边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吸附球。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球形连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槽板,所述横槽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玻璃纤维网机构,所述玻璃纤维网机构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绝缘漆层。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槽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铁板,所述玻璃纤维网机构包括玻璃纤维网,所述玻璃纤维网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左端与竖槽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柱的外表面与横槽板的内部固定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梯台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圈弹簧,所述梯台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内圈弹簧,所述梯台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下侧与外圈弹簧的上侧和内圈弹簧的上侧固定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柱的外表面上部搭接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外侧上部固定连接有波浪形弹片,所述贴合板的外侧下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弹
簧。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锥形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减振壳体,所述减振壳体的内壁与波浪形弹片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的外表面与减振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壳体的内壁与梯台的外侧搭接。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小吸附六边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大吸附六边环,所述连接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风管,所述海绵层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外侧与内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板,所述活性炭板的外侧与内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管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柱套,所述柱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扇叶组,所述连接管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损耗的直流无刷电机,采用铁板、竖槽板、球形连接块、横槽板、缓冲层、绝缘漆层、玻璃纤维网和加强柱的配合,通过铁板包裹内部结构,竖槽板加强竖向承受载荷的能力,横槽板加强横向承受载荷的能力,通过球形连接块和加强柱将两者连接形成强度层,玻璃纤维网提高形变回复力,缓冲层缓冲受力,绝缘漆层起到一定绝缘保护,解决受到外部较大载荷力的撞击后,外壳容易出现变形扭曲,影响内部结构的问题,达到提高受力强度,减少受损的效果。
[0019]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损耗的直流无刷电机,采用减振壳体、波浪形弹片、锥形弹簧、贴合板、活动柱、支杆、外圈弹簧、内圈弹簧和梯台的配合,通过连接盘的四角分别连接减振壳体,梯台固定在载体上,发生上下晃动时,活动柱在梯台中部滑动,使得内圈弹簧和外圈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弹力变化缓冲上下晃动力,发生左右晃动时,活动柱四周的贴合板挤压波浪形弹片和锥形弹簧发生形变产生弹力,弹力减弱左右晃动力,解决受到晃动后,直流无刷电机产生共振,转动不平稳,额定转矩下降,电能消耗较大的问题,达到减少振动,保证转动平稳,节省电能的效果。
[002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损耗的直流无刷电机,采用连接管、支撑杆、柱套、马达、扇叶组、固定座、吸附球、小吸附六边环、大吸附六边环、活性炭板、过滤板、海绵层、出风管、内管和连接轴的配合,通过启动马达工作带动扇叶组转动,加速左侧的空气进入到内管中,吸附球、小吸附六边环和大吸附六边环形成框架吸附结构,将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吸附消除,活性炭板进一步吸附,过滤板过滤吸附后的空气,从出风管中排出,海绵层阻止灰尘回流,解决灰尘在进入到转动缝隙后,增加了转动的摩擦力,导致能耗变大的问题,达到除尘净化,减少灰尘干扰转动,提高能量转化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强度壳体机构局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玻璃纤维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减振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伸缩减振环机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除尘机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直流无刷电机本体;
[0028]2、强度壳体机构;21、铁板;22、竖槽板;23、球形连接块;24、横槽板;25、玻璃纤维网机构;251、玻璃纤维网;252、加强柱;26、缓冲层;27、绝缘漆层;
[0029]3、减振柱机构;31、减振壳体;32、波浪形弹片;33、锥形弹簧;34、伸缩减振环机构;341、活动柱;342、支杆;343、外圈弹簧;344、内圈弹簧;345、梯台;35、贴合板;
[0030]4、连接盘;
[0031]5、除尘机构;51、连接管;52、支撑杆;53、柱套;54、马达;55、扇叶组;56、固定座;57、吸附球;58、小吸附六边环;59、大吸附六边环;510、活性炭板;511、过滤板;512、海绵层;513、出风管;5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损耗的直流无刷电机,包括直流无刷电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无刷电机本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强度壳体机构(2),所述强度壳体机构(2)包括竖槽板(22),所述竖槽板(2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球形连接块(23);所述强度壳体机构(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盘(4),所述连接盘(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减振柱机构(3),所述减振柱机构(3)包括伸缩减振环机构(34),所述伸缩减振环机构(34)包括梯台(345);所述连接盘(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除尘机构(5),所述除尘机构(5)包括小吸附六边环(58),所述小吸附六边环(5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吸附球(5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损耗的直流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连接块(2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槽板(24),所述横槽板(2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玻璃纤维网机构(25),所述玻璃纤维网机构(2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26),所述缓冲层(2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绝缘漆层(2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损耗的直流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槽板(2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铁板(21),所述玻璃纤维网机构(25)包括玻璃纤维网(251),所述玻璃纤维网(25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柱(252),所述加强柱(252)的左端与竖槽板(2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柱(252)的外表面与横槽板(24)的内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损耗的直流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台(34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圈弹簧(343),所述梯台(345)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内圈弹簧(344),所述梯台(34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柱(341),所述活动柱(34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杆(342),所述支杆(342)的下侧与外圈弹簧(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耀锋
申请(专利权)人:黄耀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