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8929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埋装置,预埋装置包括:预埋组件,具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中心孔,预埋组件包括多个条形杆,多个条形杆的内侧壁共同围成中心孔的孔壁;弹性套,套设在多个条形杆的外侧,弹性套的下端为封闭结构;滑动杆,可移动地穿设于中心孔,滑动杆的外侧壁和中心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胀缩结构,滑动杆能够通过胀缩结构驱动多个条形杆沿预埋组件的径向方向移动。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预埋管不易拔出或者拔出后影响观测数据的问题。后影响观测数据的问题。后影响观测数据的问题。

Embedde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开采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研究煤矿开采作业过程对煤层顶底板岩层、地表构筑物等的影响,经常采用物理相似模拟试验作为常规研究手段。物理相似模拟试验又分为二维和三维两种方式,三维相似模拟试验相比于二维相似模拟试验更贴近真实情况,能够获得煤炭开采过程中沿岩层走向、倾向和埋深各个维度的丰富数据。
[0003]在相关技术中,为了能够研究随开采过程中覆岩的变化规律,目前主要通过在模型中部预留水平、垂直或者斜交的监测孔,开采作业时通过专用设备比如孔内窥视仪等观察岩层的变化规律。其中,在模型内部施工监测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铺设模型时预先埋入一根管子,待模型铺设完毕后抽出管子形成监测孔;另一种是模型铺设完毕后采用小型的钻孔设备施工监测孔。采用钻孔设备施工监测孔时施工人员站位比较困难,极易踩坏模型;钻孔施工过程中岩屑排出比较困难,容易埋钻;当钻孔较深时很难保证钻头沿直线前进,影响观测设备的安设与数据的分析判断。
[0004]然而,采用预先埋设管子施工监测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子在铺设模型时被压实,后期模型材料干燥后不易拔出或者拔出后对模型监测孔周围岩土扰动严重,影响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埋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预埋管不易拔出或者拔出后影响观测数据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埋装置,预埋装置包括:预埋组件,具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中心孔,预埋组件包括多个条形杆,多个条形杆的内侧壁共同围成中心孔的孔壁;弹性套,套设在多个条形杆的外侧,弹性套的下端为封闭结构;滑动杆,可移动地穿设于中心孔,滑动杆的外侧壁和中心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胀缩结构,滑动杆能够通过胀缩结构驱动多个条形杆沿预埋组件的径向方向移动。
[0007]进一步地,胀缩结构包括相配合的球形凸起和弧形槽,球形凸起设置于滑动杆的外侧壁,弧形槽设置于中心孔的孔壁,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弧形槽的横截面尺寸先增大后减小。
[0008]进一步地,每一个条形杆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凹槽,多个凹槽共同形成弧形槽。
[0009]进一步地,滑动杆的外侧壁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球形凸起,中心孔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弧形槽。
[0010]进一步地,预埋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具有避让孔,条形杆的上端穿过避让孔并搭设于支撑架。
[0011]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平板和翻边,翻边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竖直段的上端与平
板的边沿连接,水平段的外边沿与竖直段的内侧壁连接,水平段的内侧壁围成避让孔,条形杆的上端搭设于水平段的上表面。
[0012]进一步地,条形杆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下表面搭设于水平段的上表面。
[0013]进一步地,滑动杆具有外螺纹,平板具有与外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0014]进一步地,预埋装置还包括夹持件,夹持件套设于滑动杆的上端并与滑动杆限位配合。
[0015]进一步地,夹持件包括限位螺母以及位于限位螺母上方的操作螺母,限位螺母和操作螺母均与滑动杆螺纹连接。
[0016]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预埋装置包括预埋组件、弹性套以及滑动杆,利用胀缩结构驱动多个条形杆沿预埋组件的径向朝向远离滑动杆的方向移动,使预埋装置处于膨胀状态,在铺设模型时,将弹性套设于多个条形杆的外侧,并将预埋装置埋设于模型材料中,在模型材料干燥后,利用胀缩结构驱动多个条形杆沿预埋组件的径向朝向靠近滑动杆的方向移动,使预埋装置处于收缩状态,由于预埋孔的孔径比收缩状态的预埋装置的外径更大,可以轻易地将预埋装置取出,并且不会对模型监测孔周围岩土造成扰动,进而不会影响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判断。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装置处于收缩状态的剖视图;
[0019]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装置处于膨胀状态的剖视图;
[0020]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装置的爆炸图;
[0021]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装置的又一爆炸图;
[0022]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装置的预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装置的预埋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装置的预埋组件的剖视图;
[0025]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装置的滑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埋装置的支撑架的剖视图。
[002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8]10、预埋组件;11、中心孔;12、条形杆;121、环形凸台;
[0029]20、弹性套;
[0030]30、滑动杆;
[0031]40、胀缩结构;41、球形凸起;42、弧形槽;
[0032]50、支撑架;51、平板;52、翻边;521、竖直段;522、水平段;
[0033]60、夹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埋装置,预埋装置包括预埋组件10、弹性套20以及滑动杆30,预埋组件10具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中心孔11,预埋组件10包括多个条形杆12,多个条形杆12的内侧壁共同围成中心孔11的孔壁,弹性套20套设在多个条形杆12的外侧,弹性套20的下端为封闭结构,滑动杆30可移动地穿设于中心孔11,滑动杆30的外侧壁和中心孔11的孔壁之间设置有胀缩结构40,滑动杆30能够通过胀缩结构40驱动多个条形杆12沿预埋组件10的径向方向移动。
[0036]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预埋装置包括预埋组件10、弹性套20以及滑动杆30,利用胀缩结构40驱动多个条形杆12沿预埋组件10的径向朝向远离滑动杆30的方向移动,使预埋装置处于膨胀状态,在铺设模型时,将弹性套20设于多个条形杆12的外侧,并将预埋装置埋设于模型材料中,在模型材料干燥后,利用胀缩结构40驱动多个条形杆12沿预埋组件10的径向朝向靠近滑动杆30的方向移动,使预埋装置处于收缩状态,由于预埋孔的孔径比收缩状态的预埋装置的外径更大,可以轻易地将预埋装置取出,并且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装置包括:预埋组件(10),具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中心孔(11),所述预埋组件(10)包括多个条形杆(12),多个所述条形杆(12)的内侧壁共同围成所述中心孔(11)的孔壁;弹性套(20),套设在多个所述条形杆(12)的外侧,所述弹性套(20)的下端为封闭结构;滑动杆(30),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中心孔(11),所述滑动杆(30)的外侧壁和所述中心孔(11)的孔壁之间设置有胀缩结构(40),所述滑动杆(30)能够通过所述胀缩结构(40)驱动多个所述条形杆(12)沿所述预埋组件(10)的径向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缩结构(40)包括相配合的球形凸起(41)和弧形槽(42),所述球形凸起(41)设置于所述滑动杆(30)的外侧壁,所述弧形槽(42)设置于所述中心孔(11)的孔壁,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弧形槽(42)的横截面尺寸先增大后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条形杆(12)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凹槽,多个所述凹槽共同形成所述弧形槽(4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30)的外侧壁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球形凸起(41),所述中心孔(11)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弧形槽(42)。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龙李雪佳王惠风刘刚张国军刘新杰赵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