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储式即配饮料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89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储式即配饮料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顶部设有带外螺纹的瓶颈,所述瓶体通过瓶颈螺纹连接有瓶盖;所述瓶体的底部设有带外螺纹的螺纹接口,所述瓶体通过螺纹接口螺纹连接有下盖;所述下盖包括与所述螺纹接口螺纹连接的带内螺纹的圆筒和沿螺纹接口伸入所述瓶体内的内筒,所述圆筒与内筒的底部无缝连接;所述内筒内设有用于封装配料的料筒,所述料筒为顶端封闭底端开口结构,所述料筒靠近顶端封口的位置沿周向设有多个出口,所述内筒与料筒紧密贴合并将所述出口封堵;所述料筒的底部设有密封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瓶盖存储配料,头重脚轻,在无人机售货的货道上不稳且容易卡机的问题。在无人机售货的货道上不稳且容易卡机的问题。在无人机售货的货道上不稳且容易卡机的问题。

A lower storage instant beverage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储式即配饮料瓶


[0001]本技术涉及饮料包装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下储式即配饮料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们对于饮料追求的多样化,即配式瓶装饮料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例如蜂蜜等饮品不易长期泡于水中,易变质,应该即冲即饮。可以将蜂蜜等不便于预先与水或溶液混合的配料与液体分隔分别盛装,喝之前即时调配饮用。现有技术中的即配式饮料瓶多将用于存储配料的配料仓设置在瓶盖上,这使得瓶盖偏高偏长,并造成头重脚轻的情况,在无人机货道上不稳容易卡机。并且传统的将储料仓设置于瓶盖上的装置,要将瓶盖的配料与瓶中的液体混合,瓶中往往要预留空间,不能将瓶中液体装满,这样产品在市场终端陈列中往往未装满液体的那一节,受温差的影响,会出现水珠或水蒸气吸附在瓶壁上,影响消费感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储式即配饮料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即配饮料瓶头重脚轻、在无人机货道上不稳且容易卡机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下储式即配饮料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顶部设有带外螺纹的瓶颈,所述瓶体通过瓶颈螺纹连接有瓶盖;
[0006]所述瓶体的底部设有带外螺纹的螺纹接口,所述瓶体通过螺纹接口螺纹连接有下盖;
[0007]所述下盖包括与所述螺纹接口螺纹连接的带内螺纹的圆筒和沿螺纹接口伸入所述瓶体内的内筒,所述圆筒与内筒的底部无缝连接;
[0008]所述内筒内设有用于封装配料的料筒,所述料筒为顶端封闭底端开口结构,所述料筒靠近顶端封口的位置沿周向设有多个出口,所述内筒与料筒紧密贴合并将所述出口封堵;
[0009]所述料筒的底部设有密封盖。
[0010]进一步地,所述料筒的外侧壁设有多圈凸棱,所述内筒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多圈凸棱相配合的多圈凹槽。
[0011]进一步地,所述料筒顶部的外圆周上固定连接有一圈开口朝下的外圈,所述外圈与料筒的外侧壁围成一插槽,当所述下储式即配饮料瓶处于封装状态时,所述内筒的顶部紧密插设于所述插槽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包括一圆形盖板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盖板一侧的环形卡板,所述盖板的直径大于所述料筒的内径且小于等于料筒的外径,所述环形卡板伸入所述料筒内并与所述料筒内壁密闭卡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卡板的外壁设有一圈凸棱,所述料筒的底部内壁设有与所述
凸棱配合的凹槽。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下盖还包括环绕在所述圆筒外的外筒,所述圆筒与外筒的底部通过一环形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外筒的直径与所述瓶体底部直径相当。
[0015]进一步地,所述瓶体的底部设有一圈限位挡板,当所述下盖与所述瓶体处于拧紧状态时,所述限位挡板位于所述外筒内侧并与所述外筒接触。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在瓶体底部设置螺纹接口,并通过螺纹接口连接下盖,将盛装配料的料筒装配于下盖上,即用即配,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瓶盖存储配料,头重脚轻,在无人机售货的货道上不稳且容易卡机的问题。
[0018]此外,本技术将存储配料的料筒装配于瓶体底部的下盖上,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存储配料的料筒装配于瓶盖上,装配于下盖可使料筒拥有更大的直径,更多的空间;并且在装完配料后还可预留一定空间,便于配料溶解混匀,而无需在瓶体内预留过多空间,避免了出售前瓶体上方预留空间内产生水珠或水蒸气影响消费感官的问题。
[0019]本技术第一次提出将料筒设置在瓶体底部,相比设置在头部的结构,底部设置料筒直径可以做的更大,在保证存储量的情况下,高度增加不大,对传统瓶体形状改变极小,瓶子整体形状更加协调美观;同时,便于设计大容量的饮料瓶,完全解决了因配料存储体积受限无法设计大容量饮料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下储式即配饮料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下储式即配饮料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下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料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瓶体;101、瓶颈;102、螺纹接口;103、限位挡板;2、瓶盖;3、下盖;301、圆筒;302、内筒;303、外筒;304、环形面板;4、料筒;401、出口;402、外圈;5、密封盖;501、盖板;502、环形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0028]参照图1

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下储式即配饮料瓶,包括瓶体1,瓶体1的顶部设有带外螺纹的瓶颈101,瓶体1通过瓶颈101螺纹连接有瓶盖2;
[0029]瓶体1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向外凸出的带外螺纹的螺纹接口102,螺纹接口102为与瓶体1同轴心的圆筒状结构,瓶体1通过螺纹接口102螺纹连接有下盖3;
[0030]下盖3包括与螺纹接口102螺纹连接的带内螺纹的圆筒301和环绕在圆筒301外与圆筒301同轴心的外筒303,圆筒301与外筒303的底部通过一环形面板304固定连接,外筒303的直径与瓶体1底部直径相当;下盖3还包括沿螺纹接口102伸入瓶体1内的内筒302,圆筒301与内筒302的底部无缝连接,当下盖3与瓶体1处于拧紧状态时,螺纹接口102的底面与
圆筒301和内筒302底部的连接部紧密抵接,以防止瓶体1内的液体沿螺纹接口102处渗漏;
[0031]内筒302内设有用于封装配料的料筒4,料筒4为顶端封闭底端开口结构,料筒4靠近顶端封口的位置沿周向设有多个出口401,内筒302与料筒4紧密贴合并将出口401封堵;
[0032]优选的,料筒4顶部的外圆周上固定连接有一圈开口朝下的外圈402,外圈402与料筒4的外侧壁围成一插槽,当下储式即配饮料瓶处于封装状态时,内筒302的顶部紧密插设于插槽内;为使装配了料筒4的内筒302能顺利伸入瓶体1内,优选的,料筒4顶部外圈402的外径小于螺纹接口102的内径;
[0033]进一步优选的,为保证配制饮料时料筒4内的配料能顺畅的从出口401进入瓶体1,外圈402的底面不低于出口401的最高点;此外,为进一步保证料筒4的密封性,防止瓶体1内的液体进入料筒4,料筒4的外侧壁设有多圈凸棱,内筒302的内壁设有与多圈凸棱相配合的多圈凹槽。
[0034]料筒4的底部设有密封盖5,密封盖5包括一圆形盖板501和固定设置于盖板501一侧的环形卡板502,盖板501的直径大于料筒4的内径且小于等于料筒4的外径,环形卡板502伸入料筒4内并与料筒4内壁密闭卡接,为保证密封盖5的密封性,环形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储式即配饮料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的顶部设有带外螺纹的瓶颈(101),所述瓶体(1)通过瓶颈(101)螺纹连接有瓶盖(2);所述瓶体(1)的底部设有带外螺纹的螺纹接口(102),所述瓶体(1)通过螺纹接口(102)螺纹连接有下盖(3);所述下盖(3)包括与所述螺纹接口(102)螺纹连接的带内螺纹的圆筒(301)和沿螺纹接口(102)伸入所述瓶体(1)内的内筒(302),所述圆筒(301)与内筒(302)的底部无缝连接;所述内筒(302)内设有用于封装配料的料筒(4),所述料筒(4)为顶端封闭底端开口结构,所述料筒(4)靠近顶端封口的位置沿周向设有多个出口(401),所述内筒(302)与料筒(4)紧密贴合并将所述出口(401)封堵;所述料筒(4)的底部设有密封盖(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储式即配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4)的外侧壁设有多圈凸棱,所述内筒(302)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多圈凸棱相配合的多圈凹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储式即配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4)顶部的外圆周上固定连接有一圈开口朝下的外圈(402),所述外圈(402)与料筒(4)的外侧壁围成一插槽,当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国蜂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