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桂明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无痕双面胶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859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无痕双面胶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纳米无痕双面胶及其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原材料准备,选取OPP聚丙烯、PET聚酯、PI聚酰亚胺、PVC聚氯乙烯其中一种作为基材,选取聚氨酯原料和亚克力丙烯酸原料作为胶粘剂。该纳米无痕双面胶及其制备工艺,通过设置研磨机构,实现采用离心的方式将聚氨酯原料从输料筒内排出,使聚氨酯原料均匀的进入到输料筒与研磨块之间的研磨间隙内被研磨,避免聚氨酯原料在输料筒出现堆积现象,通过第二气缸带动连接套沿壳体的高度方向实现升降动作,进而方便后续对研磨机构进行清洗的效果。洗的效果。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无痕双面胶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无痕双面胶生产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无痕双面胶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纳米无痕双面胶的生产流程为:原材料准备

乳化

涂胶

裁切,其中原材料准备工序的具体操作流程是,选取棉纸、无纺布、泡棉、薄膜其中一种作为基材,选取聚氨酯原料和亚克力丙烯酸原料作为胶粘剂,而在选取完聚氨酯原料后需要先通过反应锅对其进行研磨,只有在聚氨酯原料研磨达标后,才能将聚氨酯原料与亚克力丙烯酸原料进行加热乳化,但在通过现有反应锅对聚氨酯原料进行研磨时,存在以下缺陷:
[0003]由于聚氨酯加热时不会熔化,因此,对聚氨酯原料来说,聚氨酯原料的细度直接决定其与亚克力丙烯酸原料的乳化效果,因此,聚氨酯原料的细度越好,相应地与亚克力丙烯酸原料的乳化效果也越好,现有对于聚氨酯的研磨方式都是先将配比好的聚氨酯原料加入至反应锅的研磨腔内,再采用切割刀对聚氨酯原料进行研磨,此方式会由于原料堆积而造成研磨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影响生产的纳米无痕双面胶品质较差的现象。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纳米无痕双面胶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现有的反应锅的研磨方式会由于原料堆积而造成研磨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影响生产的纳米无痕双面胶品质较差现象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纳米无痕双面胶及其制备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纳米无痕双面胶及其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原材料准备,选取OPP聚丙烯、PET聚酯、PI聚酰亚胺、PVC聚氯乙烯其中一种作为基材,选取聚氨酯原料和亚克力丙烯酸原料作为胶粘剂;
[0008]S2,通过反应锅将聚氨酯原料研磨成纳米粉末,制得纳米聚氨酯,通过乳化设备对纳米聚氨酯和S1中的亚克力丙烯酸原料进行加热乳化,制得胶粘剂,乳化完成后将胶粘剂添加到涂胶设备中,准备涂覆;
[0009]S3,通过涂胶设备将S2中制得的胶粘剂涂覆到选用的基材上,对基材先进行一面涂覆,再进行另一面的涂覆;
[0010]S4,在涂布完成的基材一侧表面贴上隔离纸并送入到反应釜设备中进行胶体的凝固,凝固完成后制成卷状并进行分割,进而制得纳米无痕双面胶成品;
[0011]其中,S2中的所述反应锅包括研磨机构、过滤机构、循环机构和变速机构;
[0012]所述研磨机构包括原料筒、输料筒和研磨块,将所述原料筒内的聚氨酯原料螺旋输送至所述输料筒内部,控制所述输料筒转动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位于所述原料筒内的聚氨酯原料输送到输料筒与研磨块之间的研磨间隙内,对其进行研磨动作;
[0013]所述过滤机构位于研磨机构的下方,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筛网,通过所述筛网对经
研磨机构研磨后的聚氨酯原料实现筛选动作;
[0014]所述循环机构位于过滤机构的右侧,所述循环机构包括真空上料机,通过所述真空上料机将由所述过滤机构筛选出的不合格聚氨酯原料进行吸取,并输送至所述原料筒内;
[0015]所述变速机构位于研磨机构的右侧,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同步带、第一气缸和啮合块,所述第一气缸伸缩驱动啮合块与同步带实现啮合后,通过所述第一气缸一伸一缩动作实现对同步带的移动速度实现变速。
[0016]优选地,所述研磨机构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中心处通过轴承安装有延伸至所述壳体内部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开设有转换槽,所述原料筒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传动杆的顶端中心处,所述转换槽的内底壁呈倾斜状,所述转换槽的内底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输料筒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外表面,所述螺旋槽的出口端开设有流动腔,所述流动腔的内壁开设有延伸至所述传动杆外表面的第一出料孔;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流动腔和第一出料孔配合使用,使位于流动腔内的聚氨酯原料可以均匀流动至输料筒内。
[0018]优选地,所述输料筒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出料孔,所述第一出料孔和第二出料孔的内壁均呈向下倾斜状,所述壳体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呈圆环形状的连接套,通过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带动所述连接套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实现升降动作;
[0019]所述连接套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研磨块固定安装在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一端上实现径向伸缩,所述输料筒位于所述研磨块的内侧,且所述输料筒与研磨块之间留有用于对聚氨酯原料研磨的研磨间隙;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三气缸的行程,带动研磨块组成一个整圆,实现对由输料筒流出的聚氨酯原料进行圆周式研磨。
[0021]优选地,所述筛网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壁,所述筛网的内底壁呈倾斜状,所述壳体的右侧内壁开设有用于容纳不合格纳米聚氨酯的存料槽;
[0022]所述循环机构还包括吸料管,所述吸料管的顶端与所述真空上料机的进料端固定连通。
[0023]优选地,所述吸料管的底端贯通并延伸至存料槽的内顶壁,通过所述真空上料机将流入所述存料槽内的不合格纳米聚氨酯,吸入至所述吸料管内;
[00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真空上料机和吸料管配合使用,方便将位于存料槽内不合格的纳米聚氨酯粉末吸出。
[0025]优选地,所述真空上料机的出料端固定连通有延伸至原料筒内壁的循环送料管,通过所述真空上料机将位于所述吸料管内的不合格纳米聚氨酯输送至所述原料筒内;
[00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将不合格的纳米聚氨酯重新送回至原料筒内,对其进行再研磨动作。
[0027]优选地,所述变速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呈弧形状的支撑块,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块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传动轴;
[002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带动传动轴进行圆周运动。
[0029]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缸分别固定安装在传动轴和传动杆的外表面径向方向上,所述啮合块固定安装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一端上实现径向伸缩;
[00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在线无极变速,提高传动杆工作转速的效果。
[0031]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纵截面呈L形状,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与原料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
[0032]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开设有用于对合格的纳米聚氨酯粉末进行排出的排料孔,所述排料孔的内壁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料管,所述第一排料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排料管;
[003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电磁阀对第一排料管和第二排料管的连通状态进行控制。
[0034]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
[0035]1、通过设置研磨机构,实现采用离心的方式将聚氨酯原料从输料筒内排出,使聚氨酯原料均匀的进入到输料筒与研磨块之间的研磨间隙内被研磨,避免聚氨酯原料在输料筒出现堆积现象,通过第二气缸带动连接套沿壳体的高度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无痕双面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原材料准备,选取OPP聚丙烯、PET聚酯、PI聚酰亚胺、PVC聚氯乙烯其中一种作为基材,选取聚氨酯原料和亚克力丙烯酸原料作为胶粘剂;S2,通过反应锅将聚氨酯原料研磨成纳米粉末,制得纳米聚氨酯,通过乳化设备对纳米聚氨酯和S1中的亚克力丙烯酸原料进行加热乳化,制得胶粘剂,乳化完成后将胶粘剂添加到涂胶设备中,准备涂覆;S3,通过涂胶设备将S2中制得的胶粘剂涂覆到选用的基材上,对基材先进行一面涂覆,再进行另一面的涂覆;S4,在涂布完成的基材一侧表面贴上隔离纸并送入到反应釜设备中进行胶体的凝固,凝固完成后制成卷状并进行分割,进而制得纳米无痕双面胶成品;其中,S2中的所述反应锅包括研磨机构、过滤机构、循环机构和变速机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原料筒(1)、输料筒(2)和研磨块(3),将所述原料筒(1)内的聚氨酯原料螺旋输送至所述输料筒(2)内部,控制所述输料筒(2)转动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位于所述原料筒(1)内的聚氨酯原料输送到输料筒(2)与研磨块(3)之间的研磨间隙内,对其进行研磨动作;所述过滤机构位于研磨机构的下方,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筛网(4),通过所述筛网(4)对经研磨机构研磨后的聚氨酯原料实现筛选动作;所述循环机构位于过滤机构的右侧,所述循环机构包括真空上料机(5),通过所述真空上料机(5)将由所述过滤机构筛选出的不合格聚氨酯原料进行吸取,并输送至所述原料筒(1)内;所述变速机构位于研磨机构的右侧,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同步带(6)、第一气缸(7)和啮合块(8),所述第一气缸(7)伸缩驱动啮合块(8)与同步带(6)实现啮合后,通过所述第一气缸(7)一伸一缩动作实现对同步带(6)的移动速度实现变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无痕双面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构还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的上表面中心处通过轴承安装有延伸至所述壳体(101)内部的传动杆(102),所述传动杆(102)的顶端开设有转换槽(103),所述原料筒(1)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传动杆(102)的顶端中心处,所述转换槽(103)的内底壁呈倾斜状,所述转换槽(103)的内底壁开设有螺旋槽(104),所述输料筒(2)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杆(102)位于所述壳体(101)内的外表面,所述螺旋槽(104)的出口端开设有流动腔(105),所述流动腔(105)的内壁开设有延伸至所述传动杆(102)外表面的第一出料孔(1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无痕双面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筒(2)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出料孔(107),所述第一出料孔(106)和第二出料孔(107)的内壁均呈向下倾斜状,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桂明
申请(专利权)人:俞桂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