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粒径无粘性土空心圆柱扭剪试验的饱和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岩土特性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粒径无粘性土空心圆柱扭剪试验的饱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岩土工程学科的发展,大粒径无粘性土如钙质砂、砂卵石等做为建筑材料、坝体反滤料、地基处理用料等在现实生活、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愈发广泛。空心圆柱形试样因其能够实现波浪、交通、地震等荷载所产生的主应力轴连续旋转等复杂循环荷载条件,为探索各种复杂应力条件下筑坝料、地基处理用料的静、动力特性提供了比较完备的实验技术条件。试验过程中试样的饱和度是影响试验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0003]目前室内空心圆柱扭剪试验中无粘性土试样的饱和方法常采用反压饱和法,通过增加试样内部反压使试样内空气压缩,同时增加围压使有效围压保持在较低水平,然后在试样内空气压缩稳定后打开排气阀门将气体向外排出。
[0004]其中,反压饱和方法在排气泡的过程中反压瞬间降至大气压,而围压仍处于较高水平,从而有效围压突然增大,试样会产生预固结,影响试样的试验状态从而影响后续试验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粒径无粘性土空心圆柱扭剪试验的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圆柱扭剪仪,所述空心圆柱扭剪仪内下部的底座与上部的耦合传感器之间安装有试样,所述试样外套设有橡皮膜,所述橡皮膜的两端分别套接在底座与耦合传感器上并用密封圈箍紧密封,所述试样的中心空腔形成内压力室,所述橡皮膜与空心圆柱扭剪仪的外壁之间形成外压力室,所述试样的顶端通过带阀门的第一管路与空心圆柱扭剪仪外的第一密封箱连通,所述第一密封箱的顶端通过带阀门的第二管路与第一真空泵连接,所述试样的底端通过带阀门的第三管路与空心圆柱扭剪仪外的第二密封箱连通,所述第二密封箱的顶端通过带阀门的第四管路与第二真空泵连接,所述外压力室的底端通过带阀门的第五管路与空心圆柱扭剪仪外的第一围压机构连接,所述内压力室的底端通过带阀门的第七管路与空心圆柱扭剪仪外的第二围压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粒径无粘性土空心圆柱扭剪试验的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压机构包括第三密封箱,所述外压力室的底端通过第五管路与第三密封箱连通,所述第三密封箱的顶端通过带阀门的第六管路与第三真空泵连接,所述第二围压机构包括第四密封箱,所述内压力室的底端通过第七管路与第四密封箱连通,所述第四密封箱的顶端通过带阀门的第八管路与第四真空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粒径无粘性土空心圆柱扭剪试验的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箱、第二密封箱、第三密封箱以及第四密封箱的顶端均设置有带阀门的排气管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粒径无粘性土空心圆柱扭剪试验的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箱与第二密封箱之间通过带阀门的水循环通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粒径无粘性土空心圆柱扭剪试验的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伸入第一密封箱的长度大于第一密封箱深度的80%,所述第三管路伸入第二密封箱的长度大于第二密封箱深度的80%,所述水循环通道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密封箱和第二密封箱的长度均大于相对密封箱深度的8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粒径无粘性土空心圆柱扭剪试验的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弘毅,郑金海,张继生,翟秋,王华坤,韩爽,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