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入侵植物和蜗牛信息素的非洲大蜗牛诱杀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8591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入侵植物和蜗牛信息素的非洲大蜗牛诱杀剂及制备方法。所述非洲大蜗牛诱杀剂按质量配比包括:五爪金龙提取液8%~10%,薇甘菊提取液4%~6%,信息素提取液4%~6%,余量面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诱杀剂使非洲大蜗的死亡时间提前,死亡率增加,取得了协同增效的技术效果。这些组分都易获取,均为天然物质,安全环保无毒,在保证使用入侵植物防治入侵种非洲大蜗牛,达到以害治害的同时,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任何危害,复配了蜗牛信息素作为食诱,可用定点定量投放取代覆盖性喷洒,兼备了特异性和经济性,适合推广使用。广使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入侵植物和蜗牛信息素的非洲大蜗牛诱杀剂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入侵植物和蜗牛信息素的非洲大蜗牛诱杀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非洲大蜗牛是世界性的检疫有害螺类,主要危害热带和亚热带的园林绿化植物和农林作物,入侵我国南方多省后,造成较大危害。现阶段最主要的防治方法主要集中在四聚乙醛、杀螺胺等化学药剂的应用。这些化学农药存在严重杀伤非靶标生物的问题,且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0003]环保型植物源杀螺剂的开发,不仅能减少害虫危害,而且能促进农业发展,还能减少农药危害。通过绿色植保技术,减少农药用量,从而真正实现绿色生产。基于入侵植物的杀螺剂,更是遵循了生态安全、变害为宝,及以害抑害的原则,在无残留、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防治大蜗牛。
[0004]利用非洲大蜗牛食量大、食性广的习性,使用诱杀技术在大蜗牛取食补充营养时进行毒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防治手段。传统杀螺剂需要大规模的喷洒实施,而诱杀剂则可以集中释放并有效减少使用量,不仅降低环境危害,同时也可以控制防治成本。前期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洲大蜗牛诱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洲大蜗牛诱杀剂按质量配比包括:五爪金龙提取液8%~10%,薇甘菊提取液4%~6%,信息素提取液4%~6%,余量面粉,其中,所述五爪金龙和薇甘菊提取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薇甘菊和五爪金龙分别洗净风干、研磨,取研磨后的植物样品用乙醇在60℃下浸泡4h,经旋转蒸发得到浓缩提取物,所述信息素提取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得:取下蜗牛腹足部的腺体,将腺体放入重蒸正己烷中,25℃条件下浸提0.5h,将浸提液过滤,经浓缩得到所需信息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洲大蜗牛诱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薇甘菊提取物的浓度为1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洲大蜗牛诱杀剂,其特征在于,五爪金龙提取物的浓度2g/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洲大蜗牛诱杀剂,其特征在于,研磨后的植物样品用乙醇浸泡3次,混合三次浸泡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洲大蜗牛诱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为浓度95%的乙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洲大蜗牛诱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万强刘聪辉王新峰李在园乔曦万方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