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面漂浮物汲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849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12
一种液面漂浮物汲取装置,包括汲水部分、污物过滤部分、净水排出部分;汲水部分包括汲水口;防撞护垫;粗滤网;汲水泵A;汲水泵B;汲水泵C;汲水泵D。防撞护垫牢固安装于粗滤网,粗滤网牢固安装于汲水口,汲水泵A;汲水泵B;汲水泵C;汲水泵D安装于汲水口内部;污物过滤部分包括细滤网;排污嘴;排污道;排污泵;排污管。细滤网底部设有排污嘴,排污道将净水腔与排污泵连接;净水排出部分包括净水腔;净水排水管A;净水排水泵A;净水排水管B;净水排水泵B;净水排水管C;净水排水泵C;净水排水管D。净水排水管D。净水排水管D。

A liquid level floating object extra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面漂浮物汲取装置


[0001]本装置主要用于液面漂浮物汲取,通过对液面进行主动吸入并过滤,以去除液面漂浮物,可用于电力、工业、化工等领域,对液体中杂质控制要求较高的液面漂浮物收集与打捞,亦可进行江河湖海水面漂浮生物、垃圾与废油收集与打捞等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工业、化工等领域,对液体中杂质控制要求较高,部分开放式容器、坑、池内的液面易落入漂浮性杂质,漂浮性杂质的积累与沉降将导致液体品质下降,甚至对液体所供系统造成影响;而在生态保护领域,江河湖海水面漂浮生物、垃圾与废油对生态系统产生极大损害。因此需持续或定期关注液面漂浮物情况并及时打捞,以保证液体品质。传统打捞为人工打捞方式或撇沫打捞方式,人工打捞方式仅适用于小型容器、坑、池内的液面漂浮性杂质打捞,需新增人工成本,且在打捞过程中易产生二次杂质与废弃物,另外不同人员打捞标准不一致;撇沫打捞方式需在设计阶段进行考虑,系统设备较多且庞大复杂,系统内设备维修与维护成本较高,运转时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本装置弥补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面漂浮物汲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汲水部分、污物过滤部分、净水排出部分;汲水部分包括汲水口(1);防撞护垫(2);粗滤网(3);汲水泵A(13);汲水泵B(16);汲水泵C(19);汲水泵D(22);防撞护垫(2)牢固安装于粗滤网(3),粗滤网(3)牢固安装于汲水口(1),汲水泵A(13);汲水泵B(16);汲水泵C(19);汲水泵D(22)安装于汲水口(1)内部;污物过滤部分包括细滤网(5);排污嘴(6);排污道(7);排污泵(8);排污管(9);细滤网(5)底部设有排污嘴(6),排污道(7)将净水腔(4)与排污泵(8)连接;净水排出部分包括净水腔(4);净水排水管A(11);净水排水泵A(12);净水排水管B(14);净水排水泵B(15);净水排水管C(17);净水排水泵C(18);净水排水管D(20);净水排水泵D(21);净水排水泵A(12)、净水排水泵B(15)、净水排水泵C(18)、净水排水泵D(21)安装于净水腔(4)内部,且净水排水泵A(12)、净水排水泵B(15)、净水排水泵C(18)、净水排水泵D(21)水泵半径延伸方向设有净水排水管A(11)、净水排水管B(14)、净水排水管C(17)、净水排水管D(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面漂浮物汲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电池(10),太阳能电池(10)位于汲水部分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面漂浮物汲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汲水泵A(13);汲水泵B(16);汲水泵C(19);汲水泵D(22)以圆周90
°
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卓群江致远晏雨实陈凯崔凌飞李刚陈思明金卫阳秦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