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面板
[0001]本公开涉及触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0002]触控显示面板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中,用于进行触控操作,实现人机交互。目前,在触控显示面板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触控故障,甚至失效。
[000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触控面板。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0006]触控层,设于显示基板一侧,所述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外的外围区;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电极和外围走线,所述触控电极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外围走线位于所述外围区;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触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层,设于显示基板一侧,所述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外的外围区;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电极和外围走线,所述触控电极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外围走线位于所述外围区;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所述外围走线包括第一走线、第二走线、第一屏蔽线和第二屏蔽线;所述第一走线设于所述显示区外且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屏蔽线设于所述第一走线外,所述第二走线设于所述第一屏蔽线外且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屏蔽线设于所述第二走线外;所述第一屏蔽线与所述第一走线之间的间隙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宽度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二走线与所述第一屏蔽线之间的间隙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宽度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二屏蔽线与所述第二走线之间的间隙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宽度为第三间距;所述第三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且大于所述第二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的两倍,且小于所述第二间距的两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绑定区;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所述第一屏蔽线和所述第二屏蔽线均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且位于所述绑定区外,所述延伸部延伸至所述绑定区内;所述第一屏蔽线与所述第一走线的主体部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为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一屏蔽线与所述第二走线的主体部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为所述第二间距;所述第二屏蔽线与所述第二走线的主体部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为第三间距;所述第一屏蔽线与所述第一走线的延伸部之间的间隙的至少部区域的宽度为第四间距;所述第一屏蔽线与所述第二走线的延伸部之间的间隙的至少部区域的宽度为第五间距;所述第二屏蔽线与所述第二走线的延伸部之间的间隙的至少部区域的宽度为第六间距;所述第六间距大于所述第四间距,且大于所述第五间距;所述第六间距大于所述第三间距,所述第五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所述第四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间距大于所述第五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绑定区;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所述第一屏蔽线和所述第二屏蔽线均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且位于所述绑定区外,所述延伸部延伸至所述绑定区内;所述第一屏蔽线与所述第一走线的主体部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为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一屏蔽线与所述第二走线的主体部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为所述第二间距;所述第二屏蔽线与所述第二走线的主体部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为第三间距;所述第一屏蔽线与所述第一走线的延伸部之间的间隙的至少部区域的宽度为第四间距;所述第一屏蔽线与所述第二走线的延伸部之间的间隙的至少部区域的宽度为第五间距;所述第二屏蔽线与所述第二走线的延伸部之间的间隙的至少部区域的宽度为第六间
距;所述第四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伟,范文金,张卫,董钊,李必生,李保然,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