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43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属于外泌体提取技术领域。它包括离心管体、密封盖和滤芯,密封盖可拆卸安装于离心管体的开口处,滤芯包括滤芯部分和滤芯部分上侧设置的翻边,翻边安装于离心管体侧壁的上端;滤芯部分包括第一滤膜、第二滤膜和第三滤膜,滤芯部分下侧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滤膜,滤芯部分的底边设置有第二滤膜,滤芯部分内腔设置有第三滤膜,第三滤膜高于第一滤膜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离心管从血小板样本中提取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滤芯部分设置的多层滤膜,从而对体液进行多次过滤,实现了在无菌条件下提取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提高了提取过程的效率。高了提取过程的效率。高了提取过程的效率。

Centrifuge tube for separating platelet rich plasma derived exosom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


[0001]本技术属于外泌体提取
,涉及一种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

技术介绍

[0002]富血小板血浆(PRP)是自体全血经离心后得到的血小板浓缩物,其中含大量生长因子及蛋白质,可促进组织愈合和组织再生。外泌体(Exosomes)是由细胞向外分泌的双层囊泡小体,可携带多种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在体液中循环,具有物质“运输载体”的作用,能够将内含物质运输到周围细胞中进行细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从而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学过程。Exos内不含有 DNA片段,但是含有与其来源细胞相似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蛋白质、脂质、编码或非编码RNA等生物活性物质,在调控细胞生理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递呈抗原、促进肿瘤生长与迁移、修复损伤组织等。提取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现有技术中缺少操作简单且能实现无菌操作的离心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5]一种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包括离心管体、密封盖和滤芯,密封盖可拆卸安装于离心管体的开口处,滤芯部分安装于离心管体的内腔;滤芯部分包括第一滤膜、第二滤膜和第三滤膜,滤芯部分下侧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滤膜,滤芯部分的底边设置有第二滤膜,第三滤膜设在滤芯部分的内腔且与第二滤膜平行。
[0006]在上述的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中,密封盖包括加液口,加液口上侧设有盖子,加液口下方连接有加液导管。
[0007]在上述的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中,加液导管呈倾斜设置,加液导管的下侧开口较其上侧更靠近滤芯的内侧壁,从而将液体沿着滤芯的内侧壁进入离心管体。
[0008]在上述的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中,加液导管的开口处设置为斜切面。
[0009]在上述的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中,加液口的个数为两个,且沿密封盖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
[0010]在上述的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中,密封盖设有取液口,取液口设在密封盖的中间位置。
[0011]在上述的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中,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的滤孔小于第三滤膜的滤孔。
[0012]在上述的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中,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的滤
孔相同。
[0013]在上述的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中,第三滤膜高于第一滤膜的上端。
[0014]在上述的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中,第一滤膜的下侧与第二滤膜的边缘相连且设置为一体。
[0015]在上述的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中,滤芯还包括其上侧设置的翻边,翻边安装于离心管体侧壁的上端。
[0016]在上述的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中,第二滤膜的形状为曲面。
[00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本技术的离心管从血小板样本中提取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滤芯设置的多层滤膜,从而对体液进行多次过滤,实现了在无菌条件下提取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提高了提取过程的效率。离心管体的开口处安装的密封盖,保证了在无菌条件下提取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
[0019]本技术中,加液导管呈倾斜设置,使液体可沿滤芯的内侧壁进入离心管体。
[0020]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滤芯翻边的位置示意图。
[0023]图中:离心管体1、密封盖2、滤芯3、滤芯部分31、第一滤膜311、第二滤膜312、第三滤膜313、加液口21、盖子22、加液导管23、取液口24、翻边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

2所示,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包括离心管体1、密封盖2和滤芯3,密封盖2可拆卸安装于离心管体1的开口处,滤芯3安装于离心管体1的内腔;滤芯部分31 包括第一滤膜311、第二滤膜312和第三滤膜313,滤芯部分31 下侧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滤膜311,滤芯部分31的底边设置有第二滤膜312,第三滤膜313设在滤芯部分31的内腔且与第二滤膜312 平行。本技术的离心管从血小板样本中提取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离心管体1的开口处安装的密封盖2,保证了在无菌条件下提取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滤芯3设置的多层滤膜,从而对体液进行多次过滤,实现了在无菌条件下提取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提高了提取过程的效率。
[0026]优选方案,密封盖2包括加液口21、盖子22和加液导管23,加液口21上侧设有盖子22,加液口21下方连接有加液导管23。密封盖2上设置的加液口21及其配套的盖子22结构,保证了在无菌条件下提取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提高了提取外泌体的质量。
[0027]优选方案,加液导管23呈倾斜设置,加液导管23的下侧开口较其上侧更靠近滤芯3的内侧壁,从而将液体沿着滤芯3的内侧壁进入离心管体1。加液导管23呈倾斜设置,使液体可沿滤芯 3的内侧壁进入离心管体1。
[0028]优选方案,加液导管23的开口处设置为斜切面。加液导管 23的开口处的斜切面便于体液样本的加入。
[0029]优选方案,加液口21的个数为两个,且沿密封盖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沿密封盖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的两个加液口21,一方面方便样本加入到离心管;另一方面使离心时,离心管更加平稳。
[0030]优选方案,密封盖2设有取液口24,取液口24设在密封盖2 的中间位置。设置在密封盖2中间位置的取液口24保证离心管在离心过程中更加平稳。
[0031]优选方案,第三滤膜313高于第一滤膜311的上端。第一滤膜311的下侧与第二滤膜312的边缘相连且设置为一体。第一滤膜311和第二滤膜312的滤孔小于第三滤膜313的滤孔。第一滤膜311和第二滤膜312的滤孔相同。第一滤膜311和第二滤膜312 的滤孔相同,而第一滤膜311和第二滤膜312的滤孔小于第三滤膜313的滤孔,从样本中的大颗粒经过两次过滤分离出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即离心过滤后,样本中的大颗粒留在滤膜上侧,滤膜下侧为离心和过滤后的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以上提到的滤膜分布结构及滤膜孔径大小分布实现了两次过滤,对样本中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分离效果更佳。据此得到的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更纯,便于排出样本中的干扰因子,利于观察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对腱骨愈合的效果。
[0032]优选方案,滤芯3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管体(1)、密封盖(2)和滤芯(3),密封盖(2)可拆卸安装于离心管体(1)的开口处,滤芯(3)安装于离心管体(1)的内腔;滤芯部分(31)包括第一滤膜(311)、第二滤膜(312)和第三滤膜(313),滤芯部分(31)下侧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滤膜(311),滤芯部分(31)的底边设置有第二滤膜(312),第三滤膜(313)设在滤芯部分(31)的内腔且与第二滤膜(312)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密封盖(2)包括加液口(21),加液口(21)上侧设有盖子(22),加液口(21)下方连接有加液导管(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加液导管(23)呈倾斜设置,加液导管(23)的下侧开口较其上侧更靠近滤芯(3)的内侧壁,从而将液体沿着滤芯(3)的内侧壁进入离心管体(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来源性外泌体的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加液导管(23)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伟利韩雷胡云根汪灿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