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抗病性的鉴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麦抗病性育种
,尤其涉及一种小麦抗病性的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小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基本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小麦在种植的过程中时常会受到病害侵扰,轻则造成大量减产,重则造成颗粒无收,增强小麦品种的抗病虫能力一直是小麦改良的重要目标,大量的研究表明,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受到病害侵扰最经济、有效和安全可靠的途径,而品种的抗病性鉴定是提高小麦抗病性研究的基础,目前对于小麦抗病性的鉴定通常是采用田间接种方式单一测定小麦的麦种或麦苗的病菌为害率,以此判定小麦的抗病性,但小麦的抗病性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时是不一致的,有些在发芽期抗病,苗期感病,有些在发芽期感病,苗期是抗病的,由此可见,目前以单一测定小麦的麦种或麦苗的病菌为害率判定小麦的抗病性极易造成鉴定结果误差大、不准确,影响对小麦抗病性的研究进程,因此,怎样解决以单一测定小麦的麦种或麦苗的病菌为害率判定小麦的抗病性极易造成鉴定结果误差大、不准确的问题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r/>[0003]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抗病性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种
→
种子处理
→
育苗
→
发芽率测定
→
病菌接种
→
成苗率测定
→
计算病菌为害率
→
抗病性判定,所述的鉴定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选种:在同一品种的小麦种子中随机选取三份种子,每份种子至少十五粒麦种,所述的三份种子分别记录为A组、B组、C组;第二步:种子处理:将A组、B组的小麦种子均在水中浸泡5
‑
12个小时,将C组的小麦种子在病菌菌液中浸泡5
‑
12个小时;第三步:育苗:在室内温度为15
‑
25℃和95%以上湿度的条件下,将A组、B组、C组的小麦种子分别均匀种植在三个直径至少为12cm的花盆中;第四步:发芽率测定:分别统计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光,毛新国,王玉玺,张珂,孙军伟,王怀平,曹廷杰,付蔚雯,张俊灵,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