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珉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开启的安瓿瓶放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833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开启的安瓿瓶放置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方便推动安瓿瓶移动,自动夹紧固定安瓿瓶,自动转安瓿瓶割开安瓿瓶口,自动控制定量推出安瓿瓶并割开其瓶口的便于开启的安瓿瓶放置装置。一种便于开启的安瓿瓶放置装置,包括有底板,底板上部连接有外壳,外壳上部一侧间隔均匀开有五个槽孔;放置机构,设置在底板上部;磨砂机构,设置在放置机构上;磨砂块,均设置在磨砂机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便于开启的安瓿瓶放置装置具有轻松推动安瓿瓶移动、自动夹紧固定安瓿瓶、自动驱动磨砂块转动割开安瓿瓶口和自动为转盘定位,方便定量推出并开启安瓿瓶的优点。方便定量推出并开启安瓿瓶的优点。方便定量推出并开启安瓿瓶的优点。

An ampoule bottle placing device convenient for op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开启的安瓿瓶放置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开启的安瓿瓶放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安瓿瓶,是常用的盛装药液小型玻璃容器,主要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及疫苗、血清等,也用于口服液的包装,药物相关的安瓿瓶被统一存放在一起。
[0003]现有的安瓿瓶放置和开启技术,一般是将安瓿瓶统一放置在一起,需要使用安瓿瓶内药物时,则手动利用磨砂块在安瓿瓶口割开痕迹,再按压瓶口开启安瓿瓶,然而如此操作,首先不断移动取用安瓿瓶,过程重复繁琐,其次在割开安瓿瓶口时,安瓿瓶未被固定,并且手动利用磨砂块割开安瓿瓶,部件费时费力,且具有一定危险性,最后无法控制定量的取用安瓿瓶并割开其瓶口。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方便推动安瓿瓶移动,自动夹紧固定安瓿瓶,自动转安瓿瓶割开安瓿瓶口,自动控制定量推出安瓿瓶并割开其瓶口的便于开启的安瓿瓶放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推动安瓿瓶移动,自动夹紧固定安瓿瓶,自动转安瓿瓶割开安瓿瓶口,自动控制定量推出安瓿瓶并割开其瓶口的便于开启的安瓿瓶放置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第一方面,一种便于开启的安瓿瓶放置装置,包括有:底板,底板上部连接有外壳,外壳上部一侧间隔均匀开有五个槽孔;放置机构,设置在底板上部;磨砂机构,设置在放置机构上;磨砂块,均设置在磨砂机构两侧。
[0007]进一步地,放置机构包括有:放置框,连接在底板上部;限位板,对称连接在放置框一侧;限位杆,连接在限位板中部一侧,限位杆一侧均与放置框相连接;导向块,连接在底板上部一侧。
[0008]进一步地,磨砂机构包括有:转杆,对称转动式连接在放置框一侧;扭簧,均连接在转杆与放置框之间,扭簧套在转杆上;固定块,均上下对称连接在转杆下部内侧,两侧固定块内侧之间均与磨砂块转动式连接。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下料组件,下料组件包括有:第一导向杆,对称连接在外壳内下部一侧与放置框之间;连接块,均滑动式连接在第一导向杆上;第一弹簧,均连接在连接块与放置框之间,第一弹簧套在第一导向杆上;推块,连接在连接块内侧之间,推块与放置框滑动式连接;固定杆,连接在推块上部一侧;棘齿条,滑动式连接在固定杆一侧;复位弹簧,对称连接在棘齿条与固定杆之间;安装座,连接在外壳上部一侧;转轴,转动式连接在外壳上部一侧,转轴与安装座转动式连接;棘齿轮,连接在转轴下部,棘齿轮位于安装座内侧,棘齿轮与棘齿条相互配合。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夹紧组件,夹紧组件包括有:异形杆,均连接在连接块上部外
侧;第二导向杆,对称滑动式连接在放置框下部一侧,第二导向杆与异形杆相互配合;夹块,均连接在第二导向杆内侧;第二弹簧,均连接在夹块与放置框之间,第二弹簧套在第二导向杆上。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包括有:全齿轮,均连接在转杆上部;第三导向杆,连接在放置框内上部一侧;连接杆,滑动式连接在第三导向杆上;第三弹簧,连接在连接杆与放置框之间,第三弹簧套在第三导向杆上;缺齿条,均连接在连接杆两侧,缺齿条与全齿轮相互配合;卡块,间隔均匀滑动式连接在固定杆上部,卡块与连接杆相互配合;第四弹簧,均连接在卡块与固定杆之间。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卡住组件,卡住组件设置在转轴上部。
[0013]进一步地,卡住组件包括有:转盘,连接在转轴上部;第四导向杆,连接在转盘下部一侧;卡扣,滑动式连接在第四导向杆上,卡扣与外壳相互配合;第五弹簧,连接在卡扣与第四导向杆之间。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转轴和棘齿轮,带动棘齿条向前移动,带动固定杆、推块向前移动,推动安瓿瓶向前移动,达到轻松推动安瓿瓶移动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接块带动异形杆向前移动,与第二导向杆配合,推动夹块向内侧移动,将安瓿瓶夹紧固定住,达到自动夹紧固定安瓿瓶的效果;(3)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杆带动卡块向前移动,推动连接杆和缺齿条向前移动,带动全齿轮向内侧转动,从而带动转杆、固定块和磨砂块向内侧转动,达到自动驱动磨砂块转动割开安瓿瓶口的效果;(4)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转盘,带动卡扣和转轴转动,卡扣与外壳配合,使得转盘在转动一定角度后被固定住,达到自动为转盘定位的效果,方便定量推出并开启安瓿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放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磨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磨砂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下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下料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夹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专利技术夹紧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专利技术推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专利技术推动组件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专利技术推动组件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13为本专利技术卡住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4为本专利技术卡住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底板,2、外壳,3、磨砂块,4、放置机构,41、放置框,42、限位板,43、限位杆,44、导向块,5、磨砂机构,51、转杆,52、固定块,53、扭簧,6、下料组件,61、推块,62、连接块,63、第一导向杆,64、第一弹簧,65、棘齿条,66、安装座,67、转
轴,68、棘齿轮,69、固定杆,610、复位弹簧,7、夹紧组件,71、异形杆,72、第二导向杆,73、夹块,74、第二弹簧,8、推动组件,81、全齿轮,82、第三导向杆,83、连接杆,84、缺齿条,85、第三弹簧,86、卡块,87、第四弹簧,9、卡住组件,91、转盘,92、第四导向杆,93、卡扣,94、第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31]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开启的安瓿瓶放置装置,包括有底板1、外壳2、磨砂块3、放置机构4和磨砂机构5,底板1上部连接有外壳2,外壳2上部左前侧间隔均匀开有五个槽孔,底板1上部设有放置机构4,放置机构4上设有磨砂机构5,磨砂机构5左右两侧均设有磨砂块3。
[0032]放置机构4包括有放置框41、限位板42、限位杆43和导向块44,底板1上部连接有放置框41,放置框41后侧左右对称连接有限位板42,限位板42中部前侧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开启的安瓿瓶放置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底板(1),底板(1)上部连接有外壳(2),外壳(2)上部一侧间隔均匀开有五个槽孔;放置机构(4),设置在底板(1)上部;磨砂机构(5),设置在放置机构(4)上;磨砂块(3),均设置在磨砂机构(5)两侧。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开启的安瓿瓶放置装置,其特征是,放置机构(4)包括有:放置框(41),连接在底板(1)上部;限位板(42),对称连接在放置框(41)一侧;限位杆(43),连接在限位板(42)中部一侧,限位杆(43)一侧均与放置框(41)相连接;导向块(44),连接在底板(1)上部一侧。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开启的安瓿瓶放置装置,其特征是,磨砂机构(5)包括有:转杆(51),对称转动式连接在放置框(41)一侧;扭簧(53),均连接在转杆(51)与放置框(41)之间,扭簧(53)套在转杆(51)上;固定块(52),均上下对称连接在转杆(51)下部内侧,两侧固定块(52)内侧之间均与磨砂块(3)转动式连接。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开启的安瓿瓶放置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下料组件(6),下料组件(6)包括有:第一导向杆(63),对称连接在外壳(2)内下部一侧与放置框(41)之间;连接块(62),均滑动式连接在第一导向杆(63)上;第一弹簧(64),均连接在连接块(62)与放置框(41)之间,第一弹簧(64)套在第一导向杆(63)上;推块(61),连接在连接块(62)内侧之间,推块(61)与放置框(41)滑动式连接;固定杆(69),连接在推块(61)上部一侧;棘齿条(65),滑动式连接在固定杆(69)一侧;复位弹簧(610),对称连接在棘齿条(65)与固定杆(69)之间;安装座(66),连接在外壳(2)上部一侧;转轴(67),转动式连接在外壳(2)上部一侧,转轴(67)与安装座(66)转动式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珉
申请(专利权)人:周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