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8111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采暖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总成、换热器、蓄热式电锅炉、控制器,所述太阳能集热总成包括太阳能集热部件、进风管、出风管,所述太阳能集热部件安装在被加热空间外部的上方,所述进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部件,另一端伸入到被加热空间,所述出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部件,另一端伸入到被加热空间,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出风管连接,所述蓄热式电锅炉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太阳能集热总成、所述换热器、所述蓄热式电锅炉连接。本实施例还公开采用该采暖装置的采暖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保证被加热空间恒温、低耗、效率高,满足各工况、场合的要求,适应性强。适应性强。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暖装置及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采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厂化育苗以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现代化温室和先进的工程装备是工厂化育苗最重要的基础,育苗设施由育苗温室、播种车间、催芽室、计算机管理控制室等组成,工厂化育苗最重要的设施是育苗温室,在中国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生产条件下,工厂化育苗所选择的温室类型有塑料钢管大棚、日光温室和现代温室三大类型,不同类型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配置差异较大,对环境的监测和控制能力亦有差异。
[0003]已知不同的温度对不同植物、植物的不同时期均存在影响;如蔬菜育苗中出苗期:喜温蔬菜苗床温度控制在25~30℃,喜凉蔬菜20~25℃;小苗期:通风降温。延长光照。尽量不浇水;成苗期:使土壤见干见湿;浇水宜选择晴天的上午进行。
[0004]例如黄瓜育苗,黄瓜:生长适宜温度:15~30℃;幼苗期晴天白天温度:20~30℃夜间:13~15℃;阴天白天温度:17~25℃夜间:12~14℃;超过35℃或低于10℃的温度都会影响幼苗正常生长与发育。
[0005]种子发芽:最低温度:12~13℃;发芽适温:25~28℃;苗龄:一般在30

35天。
[0006]苗期的管理:

发芽期:4

5天。棚室温度白天:25~26℃,夜间:20~22℃;或白天:30~32℃,夜间:14~16℃;地温白天:25℃,夜间:20℃。
②<br/>子叶展开期:3

4天。保持发芽期温度;给予更多的光照;保证较充足的空气;不干旱不需浇水。

子叶期:3

4天。白天:20~22℃,夜间:12~13℃;苗床湿度:75%左右。

真叶期:20

25天。晴天白天保持22~25℃,夜间12~14℃;阴天18~22℃较强的光照强度;较长的光照时间;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

炼苗期:7

10天炼苗。白天15~20℃,夜间12℃左右;零下霜冻低温需采取保温措。
[0007]在采暖行业中,热源的选择对采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用不同的热源会有不同的采暖效果。
[0008]目前采暖使用的热源主要有电加热或太阳能单一的加热方式,电加热的方式初装时虽然成本较低,但使用成本较高,耗能严重;太阳能初装时需要大量光伏板,故初装成本较高,适应性差,但使用成本很低,且清洁无污染。因此,需要一种适应性更强、更加低耗的采暖装置。
[0009]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育苗车间保温方式存在耗能高、适应性差的问题。
[0011]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12]采暖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总成、换热器、蓄热式电锅炉、控制器,所述太阳能集热总成包括太阳能集热部件、进风管、出风管,所述太阳能集热部件安装在被加热空间外部的上方,所述进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部件,另一端伸入到被加热空间,所述出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部件,另一端伸入到被加热空间,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出风管连接,所述蓄热式电锅炉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太阳能集热总成、所述换热器、所述蓄热式电锅炉连接。
[0013]本技术通过太阳能集热部件吸收太阳能,当室内温度较低且太阳能集热部件内温度达到设定的启动温度时,进风管通过将被加热空间的冷风引入太阳能集热部件,加热后的风通过出风管进入被加热空间,从而实现对被加热空间的加热;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且太阳能集热部件内温度达到启动温度时,控制器打开换热器,将部分热风引入换热器后进入蓄热式电锅炉,将热量存储,用另一部分热风保持室内温度;当太阳能集热部件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打开蓄热式电锅炉,将积蓄的热量释放给换热器,通过换热器加热风;当蓄热仍不足以加热室内温度时,蓄热电锅炉通过电加热进行加热提高出风温度;通过上述采暖装置,可以保证被加热空间恒温,同时采暖装置可以用于育苗、家庭、车间等,满足各工况、场合的要求,适应性强。
[0014]优选的,还包括冷风风机、热风风机,所述冷风风机连接所述进风管,所述热风风机连接所述出风管。
[0015]优选的,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连接在所述进风管上,或者所述过滤器连接在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上。
[0016]过滤器能够对空气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太阳能集热部件,影响其寿命。
[0017]优选的,所述太阳能集热部件包括双通管、联箱、塞头,所述双通管通过所述联箱并联或串联,所述塞头与联箱不与外部相通的一端连接,所述联箱包括沿联箱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贯穿孔以及沿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第二贯穿孔连通,所述双通管为沿长度方向贯穿的管,所述双通管与所述第二贯穿孔连接。
[0018]双通管可以让加热介质直接在真空管内部通过,流体直接与真空管内壁换热。同时,内部具备扰流结构,使介质在通过的时候能充分的吸热。该结构极大地提高了真空管的效率。该双通管内部口径较大,可通过串并联达到我们需要的风量和风温,适应性强。该双通管内可以走水,也可以走空气。通过强制循环可以将真空管内空气直接加热吹出来,将真空管内的热量全部带出,系统实际获得的热量可以达到太阳辐照总量的50%以上。
[0019]优选的,所述出风管包括出风总管和出风分管,所述出风分管上包括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分管布置在室内的底部,所述出风总管竖直布置,所述出风总管的顶端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部件,所述出风总管的底端连接所述出风分管。
[0020]出风分管能够将热量分散在室内底部各个空间,热风上升,对加热室内温度,能够将热量均匀分布。
[0021]优选的,所述太阳能集热总成通过支架倾斜的安装在被加热空间的顶部。
[0022]优选的,还包括截止阀,所述截止阀连接在所述出风管上,在沿出风方向设置在所述换热器进风端的前方,所述截止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23]优选的,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蓄热式电锅炉之间的管
道上,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24]优选的,还包括消声箱,所述消声箱连接在所述进风管或/和出风管。
[0025]消声箱能够降低风速带来的声音,提高适应舒适度。
[0026]本技术还提供采用上述采暖装置的采暖系统,包括多个采暖装置,多个采暖装置以相同的安装方式间隔布置。
[0027]采暖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采暖装置,以达到所需室内温度。该采暖系统具有供暖效果良好、启动快、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免维护等优点。
[0028]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总成、换热器、蓄热式电锅炉、控制器,所述太阳能集热总成包括太阳能集热部件、进风管、出风管,所述太阳能集热部件安装在被加热空间外部的上方,所述进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部件,另一端伸入到被加热空间,所述出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部件,另一端伸入到被加热空间,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出风管连接,所述蓄热式电锅炉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太阳能集热总成、所述换热器、所述蓄热式电锅炉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风风机、热风风机,所述冷风风机连接所述进风管,所述热风风机连接所述出风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连接在所述进风管上,或者所述过滤器连接在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部件包括双通管、联箱、塞头,所述双通管通过所述联箱并联或串联,所述塞头与联箱不与外部相通的一端连接,所述联箱包括沿联箱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贯穿孔以及沿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第二贯穿孔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鹿李文鹏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合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