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耦合观察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08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耦合观察镜,涉及观察放大镜头技术领域,包括沿光束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目镜组、反射片和物镜组,目镜组,包括呈双凸结构且焦距为正的第一透镜、呈双凸结构且焦距为正的第二透镜和呈双凹结构且焦距为负的第三透镜,第二透镜位于第一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且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为胶合透镜;物镜组,包括呈双弯月结构且焦距为正的第四透镜和呈双凸结构且焦距为正的第五透镜,且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为胶合透镜。有益效果:镜头公差良好,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该光纤耦合观察镜的工作波长为4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耦合观察镜


[0001]本技术涉及观察放大镜头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光纤耦合观察镜。

技术介绍

[0002]在光纤的使用过程中,光纤线路的耦合对于其中光功率的传输至关重要。
[0003]其中存在两种主要的系统问题,具体如下:
[0004]1.如何将光功率从一个光纤发射出来后经过特定的装置耦合进入另外一根光纤;
[0005]2.如何从多种类型的光源将光功率耦合进一根特定的光纤。
[0006]上述两个系统问题的第一个问题,主要是用到光纤耦合器完成。上述问题第二个问题则需要用到耦合镜头将光纤出射的光汇聚成一个点,该点也被称为光束的束腰半径。将光束束腰半径与光纤入射端面对准,且光纤的接光能力与耦合光束锥角对应即可实现光纤耦合。
[0007]因此,亟需一种光纤耦合观察镜,解决光束束腰半径与光纤入射端面对准问题。
[0008]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光纤耦合观察镜,通过采用目镜组和反射片以及物镜组的组合方式,帮助操作人员放大观察光纤端面与激光束腰,出瞳距离远观察舒适,成像清晰畸变小,能够完成激光设备或激光器调试过程中光纤耦合观察对准的需要,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光束束腰半径与光纤入射端面对准的技术问题。
[0010]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1]一种光纤耦合观察镜,包括沿光束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目镜组、反射片和物镜组,其中;/>[0012]所述目镜组,包括呈双凸结构且焦距为正的第一透镜、呈双凸结构且焦距为正的第二透镜和呈双凹结构且焦距为负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为胶合透镜;
[0013]所述物镜组,包括呈双弯月结构且焦距为正的第四透镜和呈双凸结构且焦距为正的第五透镜,且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为胶合透镜。
[0014]进一步的,所述目镜组和所述反射片为同一水平线,且反射片倾斜45
°
设置,所述物镜组设置于所述反射片的上方。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两侧的曲率半径R1和R2分别为R1=31.89mm和R2=

12.543mm,且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d1为3.4mm。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透镜一侧的曲率半径R5为R5=3000mm,且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d3为5mm。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透镜两侧的曲率半径R4和R5分别为R4=

9.29mm和R5=
3000mm,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d4为1mm。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五透镜一侧的曲率半径R8为R8=

46.13mm,且所述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d7为1.5mm。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五透镜两侧的曲率半径R7和R8分别为R7=33.73mm和R8=

46.13mm,且所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d8为5mm。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留有间隙d2,且间隙d2=0.5mm。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反射片之间留有间隙d5,且间隙d5=59.6mm。
[0022]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片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留有间隙d6,且间隙d6=20.23mm。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通过采用目镜组和反射片以及物镜组的组合方式,帮助操作人员放大观察光纤端面与激光束腰,出瞳距离远观察舒适,成像清晰畸变小,能够完成激光设备或激光器调试过程中光纤耦合观察对准的需要;且镜头公差良好,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该光纤耦合观察镜的工作波长为400

750nm,具有高清晰度、高放大倍率、像散畸变小等特点,能够满足高精度加工应用需求且公差良好加工难度低。
[0025]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光纤耦合观察镜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光纤耦合观察镜的光线追迹示意图。
[0030]图中:
[0031]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第五透镜;6、目镜组;7、反射片;8、物镜组;9、观察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耦合观察镜。
[0034]实施例一
[0035]如图1

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为:
[0036]一种光纤耦合观察镜,包括沿光束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目镜组6、反射片7和物镜组8,其中;
[0037]所述目镜组6,包括呈双凸结构且焦距为正的第一透镜1、呈双凸结构且焦距为正的第二透镜2和呈双凹结构且焦距为负的第三透镜3,所述第二透镜2位于所述第一透镜1和所述第三透镜3之间,且所述第二透镜2与所述第三透镜3为胶合透镜;
[0038]所述物镜组8,包括呈双弯月结构且焦距为正的第四透镜4和呈双凸结构且焦距为正的第五透镜5,且所述第四透镜4与所述第五透镜5为胶合透镜。
[0039]借助于上述方案,通过采用目镜组6和反射片7以及物镜组8的组合方式,帮助操作人员放大观察光纤端面与激光束腰,出瞳距离远观察舒适,成像清晰畸变小,能够完成激光设备或激光器调试过程中光纤耦合观察对准的需要;且镜头公差良好,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0040]实施例二
[0041]如图1

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为:
[0042]一种光纤耦合观察镜,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
[0043]所述目镜组6和所述反射片7为同一水平线,且反射片7倾斜45
°
设置,所述物镜组8设置于所述反射片7的上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耦合观察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束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目镜组(6)、反射片(7)和物镜组(8),其中;所述目镜组(6),包括呈双凸结构且焦距为正的第一透镜(1)、呈双凸结构且焦距为正的第二透镜(2)和呈双凹结构且焦距为负的第三透镜(3),所述第二透镜(2)位于所述第一透镜(1)和所述第三透镜(3)之间,且所述第二透镜(2)与所述第三透镜(3)为胶合透镜;所述物镜组(8),包括呈双弯月结构且焦距为正的第四透镜(4)和呈双凸结构且焦距为正的第五透镜(5),且所述第四透镜(4)与所述第五透镜(5)为胶合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耦合观察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目镜组(6)和所述反射片(7)为同一水平线,且反射片(7)倾斜45
°
设置,所述物镜组(8)设置于所述反射片(7)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耦合观察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两侧的曲率半径R1和R2分别为R1=31.89mm和R2=

12.543mm,且所述第一透镜(1)的中心厚度d1为3.4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耦合观察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3)一侧的曲率半径R5为R5=3000mm,且所述第二透镜(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驰程张辰凡梁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英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