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横通道应急防护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特别地,涉及一种隧道横通道应急防护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发力和高质量城市发展的需要,越江隧道、蕴含大量水体的复杂山区隧道等高风险项目逐渐增多。现行隧道建设方案一般为上下行分离的左右洞方案,在施工期紧张时,经常利用超前施工的洞室经横通道以增加施工作业面,并通行车辆、人员、物资的调配运输。下穿江河湖泊、水库及蕴含大量水体的地层时,可能会因地层突变导致大量水体泄露淹没隧道的极端情况,如某隧道下穿水库段施工时,由于一侧洞室发生透水事故,导致水体迅速进入另一侧的洞室内,造成多名施工人员伤亡。
[0003]由于现阶段规范仅规定运营期隧道左右洞室分区防火的要求,对施工及运营期的防淹无明确规定,因此市面上暂无具有应急防淹及防火隔烟双重功能的隧道横通道应急防护门,无法实现利用一套防护门系统实现施工期间的挡水防淹、运营期防火隔烟两个功能需求,以实现隧道横通道应急防护门的永临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横通道应急防护门,横通道(10)连通于左右两侧的主洞(20)之间,其特征在于,应急防护门分设于所述横通道(10)的两端内且靠近对应侧的所述主洞(20)处;所述应急防护门包括用于挡水且可防火的防护门板(30)、用于驱动所述防护门板(30)动作的动作驱动装置(40)、用于遇水后触发所述动作驱动装置(40)动作的遇水触发装置(50);所述防护门板(30)安装于所述横通道(10)内设置的门洞处;所述遇水触发装置(50)设置于所述防护门板(30)与对应侧的所述主洞(20)之间,且与所述动作驱动装置(40)相连,以用于在所述横通道(10)内涌水深度达到设定值时触发所述动作驱动装置(40)启动;所述动作驱动装置(40)设置于所述横通道(10)的顶部且与所述防护门板(30)相连,以用于在所述遇水触发装置(50)的触发下启动,使收卷于所述门洞上方的所述防护门板(30)下放封闭所述门洞,进而阻断所述横通道(10)内的涌水通过所述横通道(10)涌入另一侧的所述主洞(2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横通道应急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驱动装置(40)包括设置于所述门洞上方的卷轴(41)、沿所述卷轴(4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装设于所述卷轴(41)上的卷轮(42)、连接于所述卷轴(41)一端的外置电机(43);所述卷轴(41)沿所述门洞的宽度方向布设,以用于在隧道的施工期配合所述卷轮(42)卷绕所述防护门板(30);所述外置电机(43)设置于两扇所述防护门板(30)之间的所述横通道(10)的顶部,且与所述遇水触发装置(50)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横通道应急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触发装置(50)包括设置于所述横通道(10)底端墙壁上且上下依次布设的上液位检测器和下液位检测器,及与所述上液位检测器和所述下液位检测器分别相连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外置电机(43)相连;或者所述遇水触发装置(50)包括设置于所述横通道(10)底端墙壁上的液位检测器,及与所述液位检测器相连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外置电机(43)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横通道应急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触发装置(50)包括设置于所述横通道(10)底端墙壁上的外盒体(51),相对间隔设置于所述外盒体(51)内的两个吸水膨胀柱(52)、连接于两个所述吸水膨胀柱(52)顶端的可移动限位条(53)、连接弹簧(54)、卷绕有丝线(56)的轮轴(57)、滑轮组(55),及设置于所述外盒体(51)外的铁块(58);所述外盒体(51)镂空设置,以使所述横通道(10)内的涌水涌入所述外盒体(51)内;所述轮轴(57)转动设置,其上设有带沟槽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弹簧(54)位于所述可移动限位条(53)的上方,且所述连接弹簧(54)的一端连接所述外盒体(51)的内壁面,其相对的另一端钩挂于所述连接块的沟槽中,以对所述轮轴(57)的转动进行限位;所述滑轮组(55)分设于所述外盒体(51)内外,所述丝线(56)缠绕于所述轮轴(57)上,且其自由端分别绕设所述滑轮组(55)后端部悬吊连接所述铁块(58),所述铁块(58)悬吊于所述外置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智雄,杨子汉,杨坚,罗桂军,帅建国,张立,陈泽,郭弘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建五局绿色市政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