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显控台和激光打击操控台的一体化模拟操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771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显控台和激光打击操控台的一体化模拟操控系统,该系统包括显控台、激光打击操控台、两个显示器以及计算机;显控台包括机柜、设置于机柜顶部的台面以及固定安装于机柜顶部的显示器支架;台面设置有与激光打击操控台形状配合的嵌槽;激光打击操控台可拆卸地嵌设于台面的嵌槽中,激光打击操控台的控制面板与台面共面设置;两个显示器沿竖直方向排列,并固定安装于显示器支架;计算机放置于机柜内,并与激光打击操控台和两个显示器均信号连接。上述操控系统将显控台和激光打击操控台完美融合且结合为一体,无需在两个操作台之间进行切换,方便激光打击操控台的拆装,提高了集成度,优化了人机工程。优化了人机工程。优化了人机工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显控台和激光打击操控台的一体化模拟操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激光模拟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显控台和激光打击操控台的一体化模拟操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激光打击模拟操控平台是集成显控台、激光打击操控台、计算机、显示器、通信设备组成的操控系统,用于模拟训练系统激光打击席位的人机交互设备。系统启动时,操作员通过显控台上的鼠标键盘实现系统初始化和参数设置。激光瞄准打击操作时,操作员采用操控台模拟训练控制光束定向分系统捕获、跟踪和打击目标操作。
[0003]激光打击模拟操控平台的布局为:显控台内部拥有电源接口,计算机放置于显控台机箱内部,并安装有操控软件,通过屏幕支架将两个显示屏固定于操控台上方,计算机通过线缆与显示屏连接实现双屏显示。激光打击操控台为单独台位,并放置于桌面上进行操作,通过RS422串口与计算机连接,将操控面板的操控指令发送给计算机,模拟激光打击的操作过程,通过USB数据线与计算机连接,将操控面板的鼠标指令发送给计算机。
[0004]但是,现有激光打击模拟操控系统的激光打击操控台和显控台单独摆放,在操控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激光打击操控台和显控台之间来回切换;由于激光打击操控台属于精密仪器,在近距离变更部署位置时,需要将激光打击操控台和显控台之间的连接线分离,将激光打击操控台放置于专用包装箱,抵达目的地后,再从包装箱中取出进行再次组装;因此,现有激光打击模拟操控系统具有集成度低和人机工程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显控台和激光打击操控台的一体化模拟操控系统,该操控系统将显控台和激光打击操控台完美融合且结合为一体,无需在两个操作台之间进行切换,方便激光打击操控台的拆装,提高了集成度,优化了人机工程。
[0006]本技术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0007]一种集成显控台和激光打击操控台的一体化模拟操控系统,该系统包括显控台、激光打击操控台、两个显示器以及计算机;
[0008]所述显控台包括机柜、设置于所述机柜顶部的台面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柜顶部的显示器支架;所述台面设置有与所述激光打击操控台形状配合的嵌槽;
[0009]所述激光打击操控台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台面的嵌槽中,所述激光打击操控台的控制面板与所述台面共面设置;
[0010]两个所述显示器沿竖直方向排列,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显示器支架;
[0011]所述计算机放置于所述机柜内,并与所述激光打击操控台和两个所述显示器均信号连接。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台面具有操作台面、与所述操作台面平行的顶板、以及连接于所述操作台面和所述顶板之间的斜面;所述操作台面与所述斜面之间形成135
°
的夹角;所述
操作台面和所述斜面均采用厚度为10mm的木板制成;所述顶板采用厚度为3mm的钢板制成;所述顶板高于所述操作台面;
[0013]所述激光打击操控台嵌设于所述操作台面和所述斜面;
[0014]所述显示器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机柜包括框架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外周侧的钢板;
[0016]所述台面安装于所述框架的顶部;
[0017]所述机柜的边缘均进行钝化或圆角处理;
[0018]所述机柜的后端设置有用于与墙体固定的结构件。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包括底部的承重架、两个承重横梁和对称的两个直角梯形支架;两个所述承重横梁固定安装于所述承重架的顶部;所述直角梯形支架的底边两端跨接于两个所述承重横梁的顶部;
[0020]所述斜面固定安装于所述直角梯形支架的斜边上;所述顶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直角梯形支架的顶边上;所述机柜的背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直角梯形支架的竖直边;
[0021]在两个所述直角梯形支架的内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用于支承所述激光打击操控台的角钢,在所述角钢与所述激光打击操控台之间安装有减震垫片。
[0022]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计算机连接的键盘和鼠标;
[0023]在所述操作台面的底面安装有放置键盘的可抽拉托盘;
[0024]所述操作台面的顶面设置有通过USB线与所述计算机信号连接的3个USB接口。
[0025]更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支架包括中空结构导管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中空结构导管的两个固定支架;
[0026]每个所述固定支架上均安装有一个所述显示器;
[0027]其中一个显示器通过DP(DisplayPort)线与所述计算机信号连接,另一个显示器通过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线与所述计算机信号连接,用于实现双屏显示;
[0028]两个所述显示器的电源线通过所述显示器支架连接电源。
[0029]更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打击操控台通过RS422线缆和USB数据线与所述计算机信号连接,并通过电源线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0030]更进一步地,所述显控台的底部设有与外部220V电源连接的电缆接口;
[0031]所述台面设置有所述电源电连接的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用于控制整个一体化模拟操控系统的电源供电。
[0032]更进一步地,所述机柜的前面和背面均设置有能够开闭的双开门,并且背面的双开门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厚度的散热孔。
[0033]更进一步地,所述机柜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滚轮;
[0034]所述机柜的高度为927.5mm、宽度为860mm、长度为849mm。
[0035]有益效果:
[0036]本技术的一体化模拟操控系统将激光打击操控台集成于显控台,在显控台的台面上设置有与激光打击操控台形状配合的嵌槽,并将激光打击操控台可拆卸地嵌设于台面的嵌槽中,并保持激光打击操控台的控制面板与台面共面设置;采用上述结构的显控台,可以保持显控台的台面以及显示器高度不变,确保一体化模拟操控系统的显控台与现有显
控台的台面以及显示器高度保持一致性;通过将激光打击操控台可拆卸地嵌设于台面的嵌槽中,并且激光打击操控台位于机柜的顶部,可以实现激光打击操控台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方便操控系统的维修和运输;操作台面与斜面之间形成135
°
的夹角,使得激光打击操控台能够完整嵌入到显控台中;同时,通过安装于角钢与激光打击操控台之间的减震垫片能够实现激光打击操控台的减震,能够确保在短途搬运过程中发生震动或碰撞时,避免设备损坏;因此,该操控系统实现了显控台和激光打击操控台的完美融合且结合为一体,无需操作人员在两个操作台之间进行切换,方便激光打击操控台的拆装,提高了集成度,优化了人机工程。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技术集成显控台和激光打击操控台的一体化模拟操控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图1中一体化模拟操控系统的后视图;
[0039]图3为图1中一体化模拟操控系统的左视图;
[0040]图4为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显控台和激光打击操控台的一体化模拟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控台、激光打击操控台、两个显示器以及计算机;所述显控台包括机柜、设置于所述机柜顶部的台面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柜顶部的显示器支架;所述台面设置有与所述激光打击操控台形状配合的嵌槽;所述激光打击操控台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台面的嵌槽中,所述激光打击操控台的控制面板与所述台面共面设置;两个所述显示器沿竖直方向排列,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显示器支架;所述计算机放置于所述机柜内,并与所述激光打击操控台和两个所述显示器均信号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模拟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具有操作台面、与所述操作台面平行的顶板、以及连接于所述操作台面和所述顶板之间的斜面;所述操作台面与所述斜面之间形成135
°
的夹角;所述操作台面和所述斜面均采用厚度为10mm的木板制成;所述顶板采用厚度为3mm的钢板制成;所述顶板高于所述操作台面;所述激光打击操控台嵌设于所述操作台面和所述斜面;所述显示器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模拟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包括框架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外周侧的钢板;所述台面安装于所述框架的顶部;所述机柜的边缘均进行钝化或圆角处理;所述机柜的后端设置有用于与墙体固定的结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模拟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底部的承重架、两个承重横梁和对称的两个直角梯形支架;两个所述承重横梁固定安装于所述承重架的顶部;所述直角梯形支架的底边两端跨接于两个所述承重横梁的顶部;所述斜面固定安装于所述直角梯形支架的斜边上;所述顶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直角梯形支架的顶边上;所述机柜的背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直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佳字朱峰王嘉鑫肖俊岩秦臻
申请(专利权)人:保利国防科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