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镁漂珠净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616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镁漂珠净化板,包括第一外层板、第一内层板、第二内层板和第二外层板,第一内层板与第二内层板的结构相同且互为对称设置,第一外层板卡接于第一内层板的顶端,第二外层板与第一外层板的结构相同,且第二外层板卡接于第二内层板的底端,第一外层板与第二外层板之间设有连接组件,第一内层板与第二内层板之间设有若干连接节。该种岩镁漂珠净化板,组装后的板材整体缝隙小,降低了板材清洗净化的难度,且板材可进行分装清洗,解决了板材使用过程中难以进行清洗,提高了板材的实用性能。的实用性能。的实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镁漂珠净化板


[0001]本技术涉及岩镁漂珠
,具体为一种岩镁漂珠净化板。

技术介绍

[0002]岩镁漂珠防火洁净板是以彩色涂层钢板为面材,以防火岩镁漂珠为芯材,通过板材成型、上胶、芯材填充、复合压制和成品码垛等工艺流程通过精确计量、智能控制实现,使洁净板的精度、强度、平整度和美观度得到极大的提升,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0003]但,传统的岩镁漂珠板为一体化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难以进行清洗,其净化效果较差。
[0004]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岩镁漂珠净化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岩镁漂珠净化板,包括第一外层板、第一内层板、第二内层板和第二外层板,所述第一内层板与所述第二内层板的结构相同且互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外层板卡接于所述第一内层板的顶端,所述第二外层板与所述第一外层板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二外层板卡接于所述第二内层板的底端,所述第一外层板与所述第二外层板之间设有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内层板与所述第二内层板之间设有若干连接节;
[0007]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上L型架和下L型架,所述上L型架和所述下L型架配合卡接,并相互呈中心对称,所述上L型架与所述第一外层板活动连接,所述下L型架与所述第二外层板活动连接;
[0008]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与所述连接组件的结构相同。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层板的底端开设有配位卡槽,所述第一内层板的上半段卡接于所述配位卡槽的内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层板的顶端开设有弧形槽,且所述弧形槽的弧形角度为90
°
,所述上L型架的上半段活动连接于所述弧形槽的内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槽的内壁一侧开设有内槽,所述上L型架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中心板,所述中心板卡接于所述内槽的内侧,且所述中心板的顶端中心固定有中心轴,所述中心板通过轴柱转动连接于内槽的内部。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L型架与所述下L型架位中心对称设置,且所述上L型架的一侧顶端固定设有磁柱,所述上L型架的一侧底端开设有槽口,位于所述上L型架上的所述磁柱与位于所述下L型架上的槽口配合卡接并相互磁吸,位于所述下L型架上的所述磁柱与位于所述上L型架上的槽口配合卡接并相互磁吸。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内层板和所述第二内层板的表面均卡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节卡接于所述通孔的内部,且所述连接节位“工”字型结构。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内层板和所述第二内层板均为T
型结构。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该种岩镁漂珠净化板,该板材分为第一外层板、第一内层板、第二内层板和第二外层板四个部分,且各部分之间通过独立方法进行连接,组装后的板材整体缝隙小,降低了板材清洗净化的难度,且板材可进行分装清洗,解决了板材使用过程中难以进行清洗,提高了板材的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岩镁漂珠净化板的整体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种岩镁漂珠净化板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一种岩镁漂珠净化板的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第一外层板;101、配位卡槽;102、弧形槽;1021、内槽;
[0023]2、第一内层板;201、通孔;
[0024]3、第二内层板;
[0025]4、第二外层板;
[0026]5、连接组件;501、上L型架;5011、中心板;5012、磁柱;5013、槽口;502、下L型架;
[0027]6、连接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实施例: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岩镁漂珠净化板,包括第一外层板1、第一内层板2、第二内层板3和第二外层板4,第一内层板2与第二内层板3的结构相同且互为对称设置,第一外层板1卡接于第一内层板2的顶端,第二外层板4与第一外层板1的结构相同,且第二外层板4卡接于第二内层板3的底端,第一外层板1与第二外层板4之间设有连接组件5,第一内层板2与第二内层板3之间设有若干连接节6;
[0030]连接组件5包括上L型架501和下L型架502,上L型架501和下L型架502配合卡接,并相互呈中心对称,上L型架501与第一外层板1活动连接,下L型架502与第二外层板4活动连接。
[0031]其中,第一外层板1的底端开设有配位卡槽101,第一内层板2的上半段卡接于配位卡槽101的内部,利用配位卡槽101对第一内层板2进行卡接限位,提高底第一外层板1与第一内层板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32]其中,第一外层板1的顶端开设有弧形槽102,且弧形槽102的弧形角度为90
°
,上L型架501的上半段活动连接于弧形槽102的内部,利用弧形槽102可以限制上L型架501的活动角度,同时为上L型架501提供承载空间,避免上L型架501突出第一外层板1的表面,提高了板材整体的美观性。
[0033]其中,弧形槽102的内壁一侧开设有内槽1021,上L型架50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中心板5011,中心板5011卡接于内槽1021的内侧,且中心板5011的顶端中心固定有中心轴,中心板5011通过轴柱转动连接于内槽1021的内部,利用内槽1021对上L型架501进行进一步限位,从而控制转动中心,同时避免上L型架501与第一外层板1之间出现脱离。
[0034]其中,上L型架501与下L型架502位中心对称设置,且上L型架501的一侧顶端固定设有磁柱5012,上L型架501的一侧底端开设有槽口5013,位于上L型架501上的磁柱5012与位于下L型架502上的槽口5013配合卡接并相互磁吸,位于下L型架502上的磁柱5012与位于上L型架501上的槽口5013配合卡接并相互磁吸,利用磁柱5012与槽口5013之间的配合卡接与磁吸,在上L型架501和下L型架502转动角度后,可以形成配位的相互连接,从而将第一外层板1、第一内层板2、第二内层板3和第二外层板4连接呈一个整体。
[0035]其中,第一内层板2和第二内层板3的表面均卡开设有通孔201,连接节6卡接于通孔201的内部,且连接节6位“工”字型结构,利用连接节6对两个通孔201进行连接,实现第一内层板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镁漂珠净化板,包括第一外层板(1)、第一内层板(2)、第二内层板(3)和第二外层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层板(2)与所述第二内层板(3)的结构相同且互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外层板(1)卡接于所述第一内层板(2)的顶端,所述第二外层板(4)与所述第一外层板(1)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二外层板(4)卡接于所述第二内层板(3)的底端,所述第一外层板(1)与所述第二外层板(4)之间设有连接组件(5),所述第一内层板(2)与所述第二内层板(3)之间设有若干连接节(6);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上L型架(501)和下L型架(502),所述上L型架(501)和所述下L型架(502)配合卡接,并相互呈中心对称,所述上L型架(501)与所述第一外层板(1)活动连接,所述下L型架(502)与所述第二外层板(4)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镁漂珠净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层板(1)的底端开设有配位卡槽(101),所述第一内层板(2)的上半段卡接于所述配位卡槽(10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镁漂珠净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层板(1)的顶端开设有弧形槽(102),且所述弧形槽(102)的弧形角度为90
°
,所述上L型架(501)的上半段活动连接于所述弧形槽(102)的内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新荣葛朗天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普菲特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