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529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7:00
一种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包含透明底纸层、胶层、离型纸层、第一油墨层以及第二油墨层。胶层设置于透明底纸层。离型纸层通过胶层设置于透明底纸层。第一油墨层设置于透明底纸层靠近离型纸层的一面或透明底纸层远离离型纸层的一面。第二油墨层设置于离型纸层靠近透明底纸层的一面或离型纸层远离透明底纸层的一面。离型纸层、第二油墨层与胶层在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的叠层方向上具有切纹。离型纸层、第二油墨层与胶层被切纹所围绕出的区域用以被移除以露出下方的透明底纸层与第一油墨层。被移除以露出下方的透明底纸层与第一油墨层。被移除以露出下方的透明底纸层与第一油墨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


[0001]本技术关于一种标签,特别是一种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贩卖的罐装饮料大多贴附有卷绕式的标签,以提供商品信息给消费者。
[0003]然而,这些市面上的卷绕式标签大多仅在印刷内容上进行变化,结构单一缺乏变化性,无法提供使用者趣味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具有部分可揭的结构,借以提供用户趣味性。
[0005]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包含透明底纸层、胶层、离型纸层、第一油墨层以及第二油墨层。胶层设置于透明底纸层。离型纸层通过胶层设置于透明底纸层。第一油墨层设置于透明底纸层靠近离型纸层的一面或透明底纸层远离离型纸层的一面。第二油墨层设置于离型纸层靠近透明底纸层的一面或离型纸层远离透明底纸层的一面。离型纸层、第二油墨层与胶层在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的叠层方向上具有切纹。离型纸层、第二油墨层与胶层被切纹所围绕出的区域用以被移除以露出下方的透明底纸层与第一油墨层。
[0006]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在切纹围绕区域内的离型纸层、第二油墨层与胶层可被撕除,以可被当作贴纸来粘贴在其他地方,借以提供趣味性。
[0007]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的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其部分层体被移除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0010]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0011]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0012]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0013]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再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请参照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00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10a,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10a例如为相对两端可相粘而可卷绕成为饮料罐等柱状商品外包装的标签,其还具有可分离的多层结构,将于以下详细描述。
[0016]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10a包含透明底纸层100、胶层200、离型纸层300、第一油墨层400以及第二油墨层500。透明底纸层100包含透明材料,如透明的双向拉伸聚丙烯(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且透明底纸层100的厚度为10至30微米,也可为20至30微米。胶层200设置于透明底纸层100上,且其厚度为8至20微米,也可为10至15微米。离型纸层300通过胶层200设置于透明底纸层100上,离型纸层300包含透明材料,如透明的双向拉伸聚丙烯,且离型纸层300的厚度为20至35微米。
[0017]第一油墨层400例如用印刷的方式设置于透明底纸层100远离离型纸层300的一面。第二油墨层500例如用印刷的方式设置于离型纸层300远离透明底纸层100的一面。也就是说,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10a沿叠层方向D由下往上依序为第一油墨层400、透明底纸层100、胶层200、离型纸层300与第二油墨层500的堆叠结构。当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10a相对两端相粘以卷绕成为环状标签时,第一油墨层400可位于内侧(或下方),而第二油墨层500可位于外侧(或上方)。第一油墨层400与第二油墨层500皆可具有图案化式样;举例来说,第一油墨层400与第二油墨层500可部分有印刷油墨而其余部分无印刷油墨以形成特定图案,而无印刷油墨的部分可透光。然而,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油墨层与第二油墨层也可全部皆有印刷油墨。
[0018]离型纸层300、第二油墨层500与胶层200在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10a的叠层方向D上具有切纹CL。被切纹CL所围绕出的区域定义为第一区域A1而其余区域定义为第二区域A2。胶层200在第一区域A1的材质包含不干胶、水性胶粘剂或热熔胶。在第一区域A1内的离型纸层300、第二油墨层500与胶层200可被使用者沿切纹CL撕除,根据第一区域A1内胶层200材质的不同,被撕除的部分可当作一般贴纸、纹身贴纸或热熔贴纸等等,以供粘贴在其他地方,借以提供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10a的趣味性。并且,胶层200在第二区域A2的材质可为粘合力比不干胶、水性胶粘剂或热熔胶还大的材质,以避免第二区域A2中的离型纸层300与第二油墨层500容易被移除。然而,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在部分实施例中,胶层在第二区域中的材质也可与第一区域中的材质相同。
[0019]请一并参照图2,为图1的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其部分层体被移除的侧面剖视示意图。当第一区域A1内的离型纸层300、第二油墨层500与胶层200沿切纹CL被撕除后,下方的透明底纸层100与第一油墨层400可暴露于外,以显现出第一油墨层400的图案。
[0020]具体来说,第一油墨层400与第二油墨层500可具有相同的图案,以在第一区域A1的第二油墨层500连同离型纸层300与胶层200被移除后仍能在整体视觉上保持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10a原本的外观。或者,第一油墨层400与第二油墨层500可具有不相同的图案,让用户移除第一区域A1的离型纸层300、第二油墨层500与胶层200后产生惊喜感,借以增加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10a的趣味性。又或者,第一油墨层400与第二油墨层500可具有不相同的图案,且第一油墨层400与第二油墨层500在第一区域A1内可有至少部分的图案不重叠;举
例来说,在移除离型纸层300、第二油墨层500与胶层200前,在第一区域A1的外观上可为黑马的图案,其中部分的黑色由第一油墨层400所提供,其余的黑色部分由第二油墨层500所提供;当第一区域A1的第二油墨层500连同离型纸层300与胶层200被移除后,黑马的图案则变成斑马的图案,借以进一步增加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10a的趣味性。同理,也可以让原本有斑纹的老虎图案在移除第二油墨层500后变成没有斑纹或仅有部分斑纹的白虎图案。
[0021]请参照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的侧面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10b,其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10a,以下仅就相异之处进行说明,其余部分将被省略。
[0022]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10b的第一油墨层400设置于透明底纸层100靠近离型纸层300的一面。也就是说,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10b中透明底纸层100和第一油墨层400的相对位置与第一实施例的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10a中透明底纸层100和第一油墨层400的相对位置相反,并能达到与可揭式双层卷绕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其特征在于,该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包含:透明底纸层;胶层,设置于该透明底纸层;离型纸层,通过该胶层设置于该透明底纸层;第一油墨层,设置于该透明底纸层靠近该离型纸层的一面或该透明底纸层远离该离型纸层的一面;以及第二油墨层,设置于该离型纸层靠近该透明底纸层的一面或该离型纸层远离该透明底纸层的一面;其中该离型纸层、该第二油墨层与该胶层在该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的叠层方向上具有切纹,且该离型纸层、该第二油墨层与该胶层被该切纹所围绕出的区域用以被移除以露出下方的该透明底纸层与该第一油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其特征在于,该离型纸层包含透明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油墨层与该第二油墨层至少部分的图案不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揭式双层卷绕标签,其特征在于,该离型纸层包含不透明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本洪廖俊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伟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