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釜及聚合反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717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釜及聚合反应系统,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表面连通有进料管,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搅拌机构,对原料进行搅拌的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反应釜本体的内部;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设置于反应釜本体的内部;通过设置辅助结构,能够在辅助结构的作用下消除产生的泡沫,进而减少了冲料现象,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在上浮时,能够被针状物扎破从而达到消除部分泡沫的效果,其余泡沫能够通过通孔导入连接板和压板之间,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杆使压杆旋转,进而达到间歇挤压导板和连接环下移的效果,进而带动压板对连接板上的泡沫压破的效果,进一步消除了泡沫减少了冲料的情况。进一步消除了泡沫减少了冲料的情况。进一步消除了泡沫减少了冲料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釜及聚合反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釜及聚合反应系统,属于钻井液助剂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钻井液共聚物如钻井液用抗高温降粘剂丙烯磺酸盐共聚物、钻井液用两性离子包被剂聚合物降粘剂、钻井液用两性离子聚合物强包被剂等是钻井液助剂。钻井液共聚物的原料需要在聚合反应装置聚合后得到相应的共聚物。目前,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时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进而容易导致冲料现象,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甚至导致安全事故,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釜及聚合反应系统,改善现有设备聚合反应中容易产生大量泡沫导致冲料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在反应釜本体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具有沿反应釜本体轴线设置的转动杆以及沿所述反应釜本体径向设置的若干搅拌杆,在该反应釜本体内部还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反应釜本体内壁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搅拌杆的上方,该连接板向下凹陷呈漏斗状,其上开设有以该连接板中心为中心呈辐射状排列的若干导槽,每个所述导槽内均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通孔,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通孔交错分布的针状物。
[0005]优选的,在所述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与连接板相匹配的压板,所述压板与反应釜本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贯穿反应釜本体并固定连接有位于该反应釜本体外侧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导板。
[0006]优选的,所述的导板两侧的顶面为向下倾斜的斜坡面。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外侧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反应釜本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下端与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辅助结构还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转动杆表面的压杆,所述压杆位于反应釜本体的顶部,所述压杆的表面与连接环的表面相接触。
[000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系统,包括加料装置和上述的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釜,在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上部连接有进料管,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和加料装置通过管道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通过设置辅助结构,能够在辅助结构的作用下消除产生的泡沫,进而减少了冲料现象,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在上浮时,能够被针状物扎
破从而达到消除部分泡沫的效果,其余泡沫能够通过通孔导入连接板和压板之间,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杆使压杆旋转,进而达到间歇挤压导板和连接环下移的效果,进而带动压板对连接板上的泡沫压破的效果,进一步消除了泡沫减少了冲料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釜的剖面立体图;
[0014]图3为本技术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釜的辅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釜的连接杆与搅拌杆的分布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系统的示意图。
[0017]图中:1、反应釜本体;2、搅拌机构;3、辅助结构;101、进料管;102、出料管;201、电机;202、转动杆;203、搅拌杆;204、连接杆;205、刮板;301、连接板;302、导槽;303、通孔;304、针状物;305、压板;306、支撑杆;307、弹簧;308、连接环;309、导板;310、压杆,4、原料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如图1~4所示的一种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反应釜本体1的表面连通有进料管101,反应釜本体1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102,出料管102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搅拌机构2,对原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2设置于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辅助结构3,辅助结构3设置于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通过设置进料管101能够将原料通过进料管101导入反应釜本体1内部进行反应,同时通过设置出料管102,能够通过出料管102将反应后的产品导出,电磁阀的设置用于控制出料管102的开合。
[0020]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搅拌机构2包括设置于反应釜本体1顶部的电机201,电机2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02,转动杆202与反应釜本体的轴线重合设置,转动杆202的下端贯穿反应釜本体1并与反应釜本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在电机201的驱动下转动杆202实现旋转,转动杆2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搅拌杆203,转动杆2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杆204,连接杆204位于搅拌杆203的下方,连接杆2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205,刮板205与反应釜本体1的内壁相接触,通过启动电机201,在电机201的作用下带动转动杆202旋转,转动杆202带动搅拌杆203同步旋转,从而对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原料搅拌混匀,使其更好的发生反应,在此过程中能够带动连接杆204带动刮板205同时转动,进而能够防止反应釜本体1内壁粘连原料导致反应不充分的情况。搅拌机构的设置,能够通过启动电机,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转动杆旋转,从而带动搅拌杆对反应釜本体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匀,使其反应更加充分,同时在转动杆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支撑杆旋转,进而带动刮板对反应釜本体的内壁进行刮取清理。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辅助结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反应釜本体1内壁的连接板301,
连接板301位于搅拌杆203的上方,连接板301与转动杆202转动连接,保证转动杆202正常工作,连接板301的形状为漏斗形,连接板301位于进料口101的上方,连接板301的顶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槽302,导槽302的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303,连接板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通孔303交错分布的针状物304,在聚合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泡沫会上浮,泡沫上浮过程中首先与连接板301底部的针状物304接触,从而在针状物304的作用下扎破泡沫,进而达到消除泡沫的数量,部分未被扎破的泡沫能够通过通孔303进入连接板301上方,连接板301的上方设置有与连接板301相匹配的压板305,压板305与反应釜本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压板3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杆306,支撑杆306的上端贯穿反应釜本体1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环308,连接环30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导板309,导板309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在反应釜本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所述搅拌机构(2)具有沿反应釜本体(1)轴线设置的转动杆(202)以及沿所述反应釜本体(1)径向设置的若干搅拌杆(203),其特征在于,在该反应釜本体(1)内部还设置有辅助机构(3),所述辅助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反应釜本体(1)内壁的连接板(301),所述连接板(301)位于搅拌杆(203)的上方,该连接板(301)向下凹陷呈漏斗状,其上开设有以该连接板(301)中心为中心呈辐射状排列的若干导槽(302),每个所述导槽(302)内均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通孔(303),所述连接板(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通孔(303)交错分布的针状物(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液用共聚物聚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板(301)的上方设置有与连接板(301)相匹配的压板(305),所述压板(305)与反应釜本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板(3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杆(306),所述支撑杆(306)的上端贯穿反应釜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基烨张晓航戚久艳汪薇周东光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隆驰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