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占云专利>正文

一种气管切开用温湿化吸氧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685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气管切开用温湿化吸氧接头,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一端伸入患者切开后的气管内、另一端连接供氧端的吸氧导管以及氧气温湿化机;氧气温湿化机构位于吸氧导管内,且由吸氧导管进入的氧气能够经过氧气温湿化机构,由吸氧导管的另一端排出,并使由吸氧导管排出的氧气温湿化;吸氧导管的两端能够分别直接连接氧源以及切开后的气管,并通过此吸氧接头能够改善氧气的干冷状态,并将其温湿化,进而更加适宜患者呼吸,避免出现气道炎症等问题,提高在气管切开后供氧的安全性;而此吸氧接头其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使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使得患者的治疗成本得到了极大变化,减轻患者负担,更加利于此吸氧接头的推广和使用。的推广和使用。的推广和使用。

A warm humidified oxygen absorbing joint for tracheotom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切开用温湿化吸氧接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管切开用温湿化吸氧接头。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厌氧菌感染、CO中毒、气栓病、减压病、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外伤、脑出血及脑梗塞等疾病的治疗时,如果病情较重,昏迷时间较长,则容易引发肺部感染,并且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下呼吸道痰液阻塞或呼吸困难、呼吸机制受损,为了呼吸道管理和救治病人,应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而切开的气管通过专门的呼吸导管连接供氧源,以使患者调整至正常的呼吸状态;而由于呼吸通道的改变,将呼吸套管插入喉部气管中供氧,并及时进行吸痰以防止气管堵塞;气管切开的病人根据病情恢复情况,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初始阶段病情较为危急,通过带有套囊的塑料气管切开插管进行供氧,套囊充气或充水后堵塞气管,防止口腔分泌物进入气管或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亦便于吸痰护理;第二阶段更换为金属气管套管,成人一般选用9mm大小的,如果肺部感染控制,痰液减少,且能自主咳嗽排痰,可进入第三阶段,更换8mm的金属气管套管,如果痰液极少或无痰时可先半堵套管,后全堵套管,直至拔除。在第二、三阶段,由于金属套管内端口没有套囊,且外径比气管内径小得多,所以呼吸时就有部分气体从口鼻进出。患者症状减轻时通过堵塞金属套管使患者仅通过口鼻进行呼吸。
[0003]对于带金属气管套管的病人行高压氧治疗时的吸氧方式,国内许多学者做了不少尝试,各有利弊,主要有以下几种:
[0004]1.直排导管给金属套管进行供氧,虽然吸氧操作方便,但直排的方式导致存在安全隐患。
[0005]2.部分医护人员通过一次性手套自制连接件,将手套两端开口并分别绑扎在供氧管道和套管上,实现无泄漏的吸氧,但是这种方式吸氧、吸痰操作不便,不符合医用材料及卫生学标准,不能大规模开展,同样存在口鼻分流问题,不能完全提高吸氧浓度。
[0006]3.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通过塑料头罩直接罩住患者头颈部,通过供氧管道直接向头罩内送氧,供病人呼吸,这种装置吸氧操作方便,但病人呼出的气体排在头罩内,造成吸氧浓度低,达不到国家要求标准;呼出的气体不能排除舱外,造成氧舱内氧浓度超过国家控制标准,同时吸痰操作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头罩内空气不流通,病人头面部闷热、出汗,导管送氧时噪声大,舒适度差;头罩多人重复使用,病人咳嗽或呼吸等遗留在头罩的污物不易清理,有交叉感染的风险。
[0007]4.目前较为理想的的吸氧方式是通过氧舱内气动呼吸机给氧,能有效提高吸氧浓度,降低氧舱内氧浓度,只适合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的重症病人,但是这种设备成本高,收费昂贵,且国内大多数医院尚未配置该装置。
[0008]综上,对于气管切开的病人行高压氧治疗时,大概分为二类:一类为带塑料气管切开插管的;另一类为带金属气管套管的;但其由于直接连接氧源,而所供的氧气没有经过口
鼻,导致其过于干冷,由此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气道炎症等问题;而目前的解决方式通常是氧源连接呼吸机或专门的氧疗装置,再由其输出氧气供患者呼吸,而此类设备的造价昂贵,由此使治疗成本大大增加,并不能为一般患者所接收。
[0009]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设计一种气管切开用温湿化吸氧接头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切开用温湿化吸氧接头,其两端能够分别直接连接氧源以及切开后的气管,并通过此吸氧接头能够改善氧气的干冷状态,并将其温湿化,进而更加适宜患者呼吸,避免出现气道炎症等问题,提高在气管切开后供氧的安全性;
[0011]而此吸氧接头其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使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使得患者的治疗成本得到了极大变化,减轻患者负担,更加利于此吸氧接头的推广和使用。
[001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用温湿化吸氧接头,其包括一端伸入患者切开后的气管内、另一端连接供氧端的吸氧导管;还包括氧气温湿化机构,所述氧气温湿化机构位于所述吸氧导管内,且由吸氧导管进入的氧气能够经过氧气温湿化机构,由所述吸氧导管的另一端排出,并使由吸氧导管排出的氧气温湿化;
[0014]所述吸氧导管远离供氧端的一侧还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有单向阀。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氧气温湿化机构包括与所述吸氧导管的内壁相连的两隔离层,且两所述隔离层之间形成封闭的温湿仓;
[0016]靠近吸氧导管连接供氧端的隔离层设置有进氧管,所述进氧管将温湿仓和靠近供氧端一侧的吸氧导管内部连通,且进氧管位于所述温湿仓内的一端靠近另一所述隔离层设置;
[0017]靠近吸氧导管另一端的隔离层设置有出氧管,所述出氧管将温湿仓和吸氧导管另一侧的内部连通,且出氧管位于所述温湿仓内的端部靠近另一所述隔离层设置;
[0018]温湿仓内还填充有温湿化介质,所述温湿化介质将所述进氧管位于所述温湿仓内的一端淹没,且出氧管位于所述温湿仓内的端部伸出温湿化介质的端面,所述温湿化介质并不能进入所述出氧管内。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温湿化仓还设置有能够更换、外排或添加温湿化介质的端口,且所述端口能够通过盖板密封。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吸氧导管的外壁还设置有对流仓,所述对流仓与所述温湿化仓连通;
[0021]所述对流仓内填充有与所述温湿化仓内部一致的温湿化介质,所述对流仓内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用于实现所述温湿化介质在所述温湿化仓和所述对流仓的内部对流。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对流仓内的两台微型泵;两台所述微型泵的输入端分别位于所述温湿化仓和所述对流仓内,且两台所述微型泵的输出端分别位于所述对流仓和所述温湿化仓内。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对流仓内设置有能够升高所述温湿化介质温度的加热器。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温湿化仓内设置有当所述温湿化介质即将没过出氧管的端口时,能够相互触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0025]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两所述微型泵均接入控制电路内,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两所述微型泵的运行,并在所述温湿化介质即将没过出氧管的端口时,控制两所述微型泵停止运行。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继电器KM;所述第一电极的端连接电源正极,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M线圈的一端,继电器KM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另一端在所述温湿化介质即将没过出氧管的端口时能够相互触接;
[0027]两所述微型泵分别与所述继电器KM的两组常闭触点形成回路。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所述温湿化仓的底端内壁和顶端内壁,且所述温湿化介质为导体。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温湿化仓的顶端内壁;所述温湿化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切开用温湿化吸氧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伸入患者切开后的气管内、另一端连接供氧端的吸氧导管;还包括氧气温湿化机构,所述氧气温湿化机构位于所述吸氧导管内,且由吸氧导管进入的氧气能够经过氧气温湿化机构,由所述吸氧导管的另一端排出,并使由吸氧导管排出的氧气温湿化;所述吸氧导管远离供氧端的一侧还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有单向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用温湿化吸氧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温湿化机构包括与所述吸氧导管的内壁相连的两隔离层,且两所述隔离层之间形成封闭的温湿仓;靠近吸氧导管连接供氧端的隔离层设置有进氧管,所述进氧管将温湿仓和靠近供氧端一侧的吸氧导管内部连通,且进氧管位于所述温湿仓内的一端靠近另一所述隔离层设置;靠近吸氧导管另一端的隔离层设置有出氧管,所述出氧管将温湿仓和吸氧导管另一侧的内部连通,且出氧管位于所述温湿仓内的端部靠近另一所述隔离层设置;温湿仓内还填充有温湿化介质,所述温湿化介质将所述进氧管位于所述温湿仓内的一端淹没,且出氧管位于所述温湿仓内的端部伸出温湿化介质的端面,所述温湿化介质并不能进入所述出氧管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用温湿化吸氧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化仓还设置有能够更换、外排或添加温湿化介质的端口,且所述端口能够通过盖板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用温湿化吸氧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导管的外壁还设置有对流仓,所述对流仓与所述温湿化仓连通;所述对流仓内填充有与所述温湿化仓内部一致的温湿化介质,所述对流仓内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用于实现所述温湿化介质在所述温湿化仓和所述对流仓的内部对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管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云
申请(专利权)人:张占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