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园区安全运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679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慧校园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慧园区安全运维系统,包括使用运维中心控制的物联网机房,所述物联网机房通过光纤/网络交换机连接至前端设备,所述物联网机房包括监控解码器、网络交换机、门禁控制器和电子围栏报警器。该智慧园区安全运维系统,通过将传统电子围栏支架更改为支撑管和斜拉杆活动连接的方式,并在斜拉杆的顶端设置带有探头的防水帽,并将探头与电子围栏的线路进行水平,在使用过程中探头能够对电子围栏的线路上下位置进行监控,从而在非法分子破坏和跨越电子围栏的时候对非法分子的特征进行记录,以方便进行取证和作为法律证据进行使用,达到了方便取证和识别非法分子的效果。证和识别非法分子的效果。证和识别非法分子的效果。

A smart park securit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园区安全运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校园
,具体为一种智慧园区安全运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园区指一般由政府(民营企业与政府合作)规划建设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道路、仓储及其它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且能够满足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需要的标准性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包括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都市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创意园区等。”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将互联网与智能一体化管理模式相结合,得到了很多智慧产物,智慧园区便是其中一种,智慧园区是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信息应用为支撑,实现园区基础设施优化、开发管理精细化、功能服务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的各类特色产业园和综合型产业园区。在本专利技术中,园区还包括校园,为了表述上的方便,统称为智慧园区。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12862118 B中公开了一种智慧园区安全运维系统,解决了园区中的基本安全问题,但是,非法分子进入园区一般都不会从配置有保安的大门进入,而是会选择保全相对薄弱的围墙进入,就算围墙上配置了电子围栏也无法避免非法分子破坏,非法分子在破坏电子围栏线路后会进入到园区,在破坏或翻越的时候,无法直接取证的话,一旦非法分子进入后将无法有效的对非法分子进行识别。
[0004]可见,亟需一种智慧园区安全运维系统,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薄弱点,在非法分子通过围墙进入园区或破坏电子围栏的时候进行取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慧园区安全运维系统,具备提升学生安全性等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电子围栏无法直接获得人物信息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园区安全运维系统,包括使用运维中心控制的物联网机房,所述物联网机房通过光纤/网络交换机连接至前端设备;
[0009]所述物联网机房包括监控解码器、网络交换机、门禁控制器和电子围栏报警器,且均通过网络交换机将数据传输至运维中心;
[0010]所述前端设备包括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组合型电子围栏及电子巡更系统,且各个系统均通过光纤或网线连接连接至光纤/网络交换;
[0011]所述组合型电子围栏包括安装机构、布线机构和取证机构,所述布线机构套接在安装机构的表面,所述取证机构固定连接在安装机构的顶部;
[0012]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斜拉杆,所述斜拉杆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斜拉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头;
[0013]所述布线机构包括高度环,所述高度环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围栏支架结构;
[0014]所述取证机构包括防水帽,所述防水帽的前后两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防水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探孔,所述防水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探头,所述防水帽的内顶部设置有设备接口。
[0015]使用的时候,在围栏支架结构上架设电子围栏导线并将电子围栏的信号传输至物联网机房进行信号交互,同时将探头的线路通过斜拉杆的内部延伸至预埋的管道与交换机进行连接,从而通过探头实时的对电子围栏的水平面进行监控,并实时的进行录像,因为探头的线路被斜拉杆保护并通过预埋的安管进行布线,因此不会被轻易的破坏,所以在非法分子通过围墙进入到园区的时候,探头能够捕捉到非法分子的特征并记录下来,从而方便安保人员在电子围栏报警后能够寻找到非法分子,且在出现恶意事件后能够通过视频资料作为法律证据或案件侦破的突破口,因为探头与电子围栏的线路始终保持水平,因此不会出现视角盲区;
[0016]前端设备的连接和使用均为现有技术,在各个产品的说明书中均有介绍,且布线和网络互连也属于弱电行业的公知常识,且本申请文件侧重与电子围栏的改进,以提升电子围栏的取证的能力,不涉及电子围栏的工作原理,因此,本申请文件不在进行线路连接和电子围栏本身工作原理的赘述;
[0017]组合型电子围栏在进行安装的时候,安装底座等距的安装在围栏的主体上,并将监控的线路通过斜拉杆内部空腔引出至斜拉杆的顶部,并调节斜拉杆至合适的角度使用螺栓进行角度定位,然后将高度环套接在斜拉杆的表面并调节所有高度环至同一水平面,再通过围栏支架结构与限位槽配合对高度环的位置进行限位,围栏支架结构与高度环的连接处可以使用垫片使卡线槽的朝向为上下垂直,然后对电子围栏进行布线,将电子围栏的线路卡接在卡线槽的内部,并延伸至多个安装底座之间的设备箱中进行串联,随后将电源线和网线插入到设备接口中,并将防水帽套接在固定头上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电源线和网线的另一端延伸至多个安装底座之间的设备箱或直接延伸至机房,如果直接使用网线避免信号衰减应该在不超过100米的位置通过交换机进行信号转接,或直接在中段使用光纤收发器将信号传输至各个探头中,以确保信号的稳定性。
[0018]优选的,所述支撑管和斜拉杆的轴心均设置有贯穿孔,所述斜拉杆的底部延伸至连接槽的内部,并通过螺栓连接。
[0019]支撑管和斜拉杆轴心的贯穿孔用于方便探头的线路引线,同时也能减轻支撑管和斜拉杆的重量,减少安装时候安装底座和固定安装底座的受重力。
[0020]优选的,所述高度环的内壁与斜拉杆的外表面搭接,所述限位孔与限位槽的位置相适配。
[0021]高度环的内壁与斜拉杆的外表面搭接,从而能够保证高度环套接在斜拉杆表面的时候不会晃动,而设置限位孔与限位槽的位置,从而能够通过围栏支架结构的端部挤压限位槽的内壁而对高度环进行位置限定。
[0022]优选的,所述围栏支架结构包括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线托,所述线托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卡线槽。
[0023]定位螺栓用于贯穿限位孔,并通过定位螺栓的端部与限位槽的内部进行挤压,从
而实现对高度环进行定位的效果,而通过线托对电子围栏的线路进行支撑同时使用卡线槽对电子围栏的线路进行夹持限位。
[0024]优选的,所述定位螺栓贯穿限位孔并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并与限位槽的内部搭接,所述线托为绝缘材料。
[0025]定位螺栓贯穿限位孔从而能够与限位槽配合对高度环进行安装位置的定位,因为电子围栏的线路会进行通电,因此将线托设置成绝缘材料,从而避免信号干扰或短路。
[0026]优选的,所述围栏支架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围栏支架结构位于高度环的同一侧,两个所述围栏支架结构安装高度相同。
[0027]设置两个围栏支架结构用于提升对电子围栏线路的支撑力度,避免单个围栏支架结构进行支撑的时候,围栏支架结构受到电子围栏线路拉力的时候发生转动偏移,并使电子围栏之间的线路保持平行。
[0028]优选的,所述防水帽的外径与斜拉杆的外径相同,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螺栓,固定孔内部的螺栓贯穿至固定头的内部。
[0029]防水帽用于对斜拉杆的顶端进行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园区安全运维系统,包括使用运维中心控制的物联网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机房通过光纤/网络交换机连接至前端设备;所述物联网机房包括监控解码器、网络交换机、门禁控制器和电子围栏报警器,且均通过网络交换机将数据传输至运维中心;所述前端设备包括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组合型电子围栏及电子巡更系统,且各个系统均通过光纤或网线连接连接至光纤/网络交换;所述组合型电子围栏包括安装机构(1)、布线机构(2)和取证机构(3),所述布线机构(2)套接在安装机构(1)的表面,所述取证机构(3)固定连接在安装机构(1)的顶部;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安装底座(101),所述安装底座(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管(102),所述支撑管(102)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103),所述连接槽(1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斜拉杆(104),所述斜拉杆(104)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05),所述斜拉杆(1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头(106);所述布线机构(2)包括高度环(201),所述高度环(201)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202),所述限位孔(20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围栏支架结构(203);所述取证机构(3)包括防水帽(301),所述防水帽(301)的前后两侧开设有固定孔(302),所述防水帽(30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探孔(303),所述防水帽(3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探头(304),所述防水帽(301)的内顶部设置有设备接口(3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园区安全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02)和斜拉杆(104)的轴心均设置有贯穿孔,所述斜拉杆(104)的底部延伸至连接槽(103)的内部,并通过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园区安全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环(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有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