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678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智能温控面板,涉及温控面板领域。智能温控面板,包括铝合金面板,所述铝合金面板的内部设置有上墙铁架,所述上墙铁架的底部设置有后盖;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设置在后盖的内部,所述电路组件包括前电路板,所述前电路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部设置有后电路板;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性能安全可靠、外观美观大方、操作方便实用的温控面板,采用KNX总线进行通讯,抗干扰能力强采用弱电30V电源,低压安全,同时面板采用铝合金面板,采用OLED屏显示效果好,可根据需求修改不同的界面,采用旋钮调节温度,操作方便,手感好,一块面板可控制多个设备。备。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温控面板


[0001]本技术涉及温控面板
,具体为智能温控面板。

技术介绍

[0002]人们通常把中央空调系统,地暖采暖系统中控制调节温度的温度控制器都可称为温控面板,温控面板可分为有机械膜盒式温控面板,液晶温控面板,带遥控功能温控面板,无线温控面板,可编程温控面板,不可编程的温控面板等;传统温控器是通过手动开关、模式设置和温度设定等功能,再根据探测的实时室内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之间的比较,来实现风盘的启停和档位的选择,这些都需要我们亲自动手操作,不能真正实现远程节能智能化控制;
[0003]传统温控面板多采用塑料面板制作,款式单调,不美观,易磨损老化,具有机械功能,容易出现机械故障,易受损,使用寿命短,需要大量的零线和火线,不便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智能温控面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智能温控面板,包括:
[0008]铝合金面板,所述铝合金面板的内部设置有上墙铁架,所述上墙铁架的底部设置有后盖;
[0009]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设置在后盖的内部,所述电路组件包括前电路板,所述前电路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部设置有后电路板。
[0010]优选的,所述铝合金面板的顶部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部且在上墙铁架的顶部设置有按键板,所述按键板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光圈。
[0011]优选的,所述光圈的外部设置有铝圈,所述光圈的内部设置有拖盘。
[0012]优选的,所述铝圈的顶部设置有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的正下方设置有LED屏。
[0013]优选的,所述上墙铁架的底部且位于前电路板的顶部设置有衬板。
[0014]本技术公开了智能温控面板,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该技术性能安全可靠、外观美观大方、操作方便实用的温控面板,采用KNX总线进行通讯,抗干扰能力强采用弱电30V电源,低压安全,同时面板采用铝合金面板。
[0016]2、该技术采用OLED屏显示效果好,可根据需求修改不同的界面,采用旋钮调节温度,操作方便,手感好,一块面板可控制多个设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正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外部结构侧视图。
[0020]图中:1、钢化玻璃;2、LED屏;3、铝圈;4、拖盘;5、光圈;6、按键板;7、铝合金面板;8、上墙铁架;9、衬板;10、前电路板;11、轴承;12、后电路板;13、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智能温控面板,如图1

3所示,包括:
[0022]铝合金面板7,铝合金面板7的内部设置有上墙铁架8,上墙铁架8对铝合金面板7起固定作用,上墙铁架8的底部设置有后盖13;
[0023]电路组件,电路组件设置在后盖13的内部,电路组件包括前电路板10,前电路板10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轴承11,轴承11的底部设置有后电路板12,其中前电路板10的正上方放置有衬板9,前电路板10、轴承11和后电路板12放置在前电路板10和衬板9组成的腔体内部。
[0024]铝合金面板7的顶部开设有方形孔,方形孔的内部且在上墙铁架8的顶部设置有按键板6,按键板6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光圈5,光圈5的底部和衬板9的顶部相接触。
[0025]光圈5的外部设置有铝圈3,光圈5的内部设置有拖盘4,其中铝圈3和拖盘4设置于铝合金面板7一侧的外部。
[0026]铝圈3的顶部设置有钢化玻璃1,钢化玻璃1的正下方设置有LED屏2,其中拖盘4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LED屏2设置在凹槽的内部,采用LED屏2显示效果好,可根据需求修改不同的界面。
[0027]上墙铁架8的底部且位于前电路板10的顶部设置有衬板9,且衬板9同时设置在后盖13的顶部。
[0028]实施例一:为本技术前板和后板的电路设计图,其中由电源电路、通讯电路、背光电路、按键电路、旋钮编码电路、显示电路及处理器等。
[0029]电源电路:输入24~30V直流电源,转换成5V和3.3V供内部使用。
[0030]通讯电路:对外通讯接口为KNX,在这里使用TPUART2接口芯片,将KNX信号与3.3V的TTL电平之间进行转换,以便处理器能够处理。
[0031]背光电路:四个按键使用同一组背光灯,旋钮使用另一组背光。
[0032]按键电路:各个按键经滤波电容接到处理器。
[0033]旋钮编码器电路:编码器可输出两组脉冲信号,根据信号的脉冲个数和先后顺序可以确定旋转的方向和转动的角度。
[0034]显示电路:显示部分使用OLED屏。
[0035]处理器:采用STM32F103C8T6,64KBflash,8KBRAM,工作频率72MHz。
[0036]实施方式:
[0037]硬件部分,本模块主要分为三部分:前板、后板和显示板,使用时将前板和后板插接在一起,并通过软排线将显示板转接到前板。对外的信号线:KNX正、KNX负、辅助电源正、辅助电源负,电源电压为DC24V~30V。
[0038]软件部分,在ETS软件上配置设备就可以正常使用。
[0039]工作原理:首先将后电路板12放置在后盖13的内部,再将轴承11放置在后电路板12的顶部,前电路板10放置在轴承11的顶部,在将衬板9连接在前电路板10的上方后盖13的顶部,同时衬板9安装在上墙铁架8的底部,再将按键板6在钢化玻璃1的方形孔内将光圈5放在按键板6的通孔内部,光圈5的底部安装在衬板9的顶部,其中拖盘4放在光圈5的内部,同时LED屏2安装在拖盘4的内腔,将钢化玻璃1固定在铝圈3的内壁,然后在将铝圈3安装在光圈5的外部,最后将铝合金面板7连接在上墙铁架8的外部。
[00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温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面板(7),所述铝合金面板(7)的内部设置有上墙铁架(8),所述上墙铁架(8)的底部设置有后盖(13);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设置在后盖(13)的内部,所述电路组件包括前电路板(10),所述前电路板(10)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的底部设置有后电路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面板(7)的顶部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部且在上墙铁架(8)的顶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辉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